減少私人載具,推廣使用大眾交通運輸系統或單車是正確的政策,我非常支持。不過政府的思維令我搞不懂,如果要提昇大眾交通運輸系統與單車,應該提供更方便的使用空間,提高大眾的使用意願才對。可是現在的捷運平日不讓單車進入,假日單車票價又較高,擺明只讓單車變成休閒工具,而非交通工具。與觀念完全是背道而馳。這不是很矛盾的作法嗎?
fayever wrote:減少私人載具,推廣使用大眾交通運輸系統或單車是正確的政策,我非常支持。不過政府的思維令我搞不懂,如果要提昇大眾交通運輸系統與單車,應該提供更方便的使用空間,提高大眾的使用意願才對。可是現在的捷運平日不讓單車進入,假日單車票價又較高,擺明只讓單車變成休閒工具,而非交通工具。與觀念完全是背道而馳。這不是很矛盾的作法嗎? 同意...自行車能上捷運政策一發佈...馬上就看出這盲點...
我家公園也有U-BIKE的租借站不過我家這邊是拿原有的腳踏車位去做的沒有占用到原本的機車位跟汽車位剛開始施工時,我還以為那是電動機車的充電站結果是一個租借腳踏車的系統感覺是很沒用的東西,似乎又是圖利某些廠商不如做電動機車充電站,還可以促進電動機車的發展
周大川0334 wrote:台北市本來就該禁機車通行,還應該提高汽車持有跟使用成本.提高停車費,提高牌照費,推行燃料費隨油徵收,5年以上加重牌照費及驗車費.我自己有一台1834cc車,已經有十年了,我也希望是這樣子做. 如果今天你的論點是, 每輛車行駛在路上都是高乘載(意即以一般小客車而言4人滿載), 那我還可能認同你的看法, 今天問題點就在於, 大多數的人開車上下班都是1~2人在車內而已, 但使用的道路面積卻遠遠大於一人騎的機車, 這才是造成道路塞車的主要原因不節制人民買車的數量也是一大原因(但其實這也很矛盾, 不給人民買車, 汽車業者就斷了生計, 反彈應該也不小), 地就這麼大, 每個人都想買機車、汽車, 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有車位有時看看鬧區的車位一位難求, 很多時候是因為鬧區附近的住家將自用車就乾脆停在公有免費停車格內長期占用, 從別的地方來的人當然就沒地方停@ @不是說開車不好, 開車當然有他的便利性、舒適性和安全性, 但在都市有限的空間下, 能做的就是盡量減少使用空間, 因為基本上人多、車多 這是個無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