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耿 wrote:未滿18時已確定會購...(恕刪) 搖臂製作很漂亮,車主您也很有心小弟fzr也改過搖臂因此有小小研究機車rear suspension系統,發現有多處設定是攸關品質、安全性、應力;設計rear suspension&swingarm比想像中的難很多!!以下是非常需要注意到的地方:1.中置單槍搖臂都有設計抗下沉,搖臂樞軸是比前尺軸還高。沒有此設計中置性能會大打折扣2.運動型車款的中置單槍採用連桿設計(六連桿為主);連桿設計能增加輪胎貼地性、避震作用細膩度、用槓桿原理使使避震受力比較少;而此六連桿(包括狗骨頭、連桿、上下避震座)長度、角度都是經過精密計算的,角度差一點、長度少一點受力完完全全不一樣3.中置避震上鎖點採用在主車架最強硬的地方,雙翼樑後端中間、雙翼樑前端接frontsuspension系統,並不是接在副車架上。副車架單單只承受騎乘者的靜載重或一些電係零件擺放處(中置避震車有沒有後車架對結構來說沒影響)4.運動車搖臂是設計越來越長、越來越強壯,但是軸距並沒有變(汽缸本體、case、變速箱整個越移越前面,甚至取消主車架上的搖臂樞軸)如果您有興趣看比賽會發現有改單槍、搖臂的愛將出彎並沒有原廠愛將來的穩,這就是設計上尺寸角度設計的差別,原廠還是有考慮到整體性與應力甚至去觀看fzr/fz組,大多是還是使用原廠rear suspension系統,即使是用重車原廠設計的swingarm也不好達到原廠設計所傳達的水準因為主車架、搖臂長度、避震角度、多連桿設計完完全全和原廠不一樣很難達到原本rear suspension系統設計的應力而FZR這台車完全是由日本人設計的,上面尺寸很多都有參考當初小排量的跑車台灣目前市售還沒有一台灣全由台灣人自行設計的運動兩輪機器(NSR後懸掛不是採用連桿設計)後懸吊系統(rear suspension)在車子設計上複雜程度不會輸給引擎設計!檔車是FR動力輸出系統,車子又是靠傾斜來過彎,所以後懸吊設計是門很高深的領域望您改之前能在確認、三思個部分尺寸角度您有z版帳號的話可以參考這篇文章rear suspension
夏天的涼風 wrote:如果您有興趣看比賽會發現有改單槍、搖臂的愛將出彎並沒有原廠愛將來的穩,這就是設計上尺寸角度設計的差別,原廠還是有考慮到整體性與應力(恕刪) 哈哈哈~大大說的完全正確我在我部落格那篇愛將改中置斷車台中也有提到自己也參與過不少路跑活動看過改單槍或者是改搖臂但還是保持雙槍設定的在彎道中 幾乎都不是很穩定搖著屁股進彎 出彎屁股還是一直搖我很難想像 這樣的車 是要怎麼騎的快?順暢都作不到了 還要談速度?Z板啊. . .好久沒登入了呢
小耿 wrote:Z板啊. . .好久沒登入了呢 呵呵~跟我一樣看了這支搖臂..再看看之前Z版開過的團.或是精銳的.還有我看過差不多3間手工達人製作的還是這一組好看!!沒跟到團殘念...不過倒是找到網路上有人可能會脫手~靜候佳音中~車改了一堆..就是搖臂一直找不到喜歡的..加上又都很貴現在我看到一絲希望了~期待全車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