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依臺灣溫度,機車機油需要用到低於10W嗎?

台灣的環境不需要考慮到((W))的吧~是要看後面的熱值吧~

台灣沒有長期在接近0度環境用車吧~
在台灣只要不是大於15W都可以用
大於15W在冬天有發動比較困難 & 熱車較久的問題

至於高溫黏度個人覺得30~40最好, 通常我冬天會加5W30, 夏天10W40
XW50, XW60就不必了, 機車馬力都那麼小了, 還用那麼黏的機油去阻礙引擎運轉是為什麼?

至於為什麼要選10W以下, 理由其實非常簡單
因為好的油通常都是10W以下的油
依臺灣的溫度, 不需要用到 0W, 5W 的機油.

冬天加10W30, 夏天10W40

5w-60 的機油,會比 20W-60 的還貴
說明成本比較高,品質比較好
應該不是外面包裝的字換一下,就貴那麼多

否則機油廠商,何必分那麼多的規格
就乾脆都賣 0W-60 一個規格就好,通吃

大概是因為成份不同,提煉合成的工序不同,成本價錢有差

所以會用 5W、0W 的人,多數是為了追求「品質」吧...


同樣是 20W-60 的油品,是不是也有等級之分
有的牌子就是比較順
平平都是 20W-60,怎會差那麼多

那麼要如何區分一個油的好壞?

除了買來親自試用,就是看口碑評價

口碑評價,要爬文,累啊
且也不知道真假,說不定工讀生廣告的

每種都買來親自試用,這也不現實

偷懶的方法,直接買 0W-60、5W-60 的
這個就是該牌最高品質的
就是不囉唆,直接買高階產品

這樣也許不省錢,C/P 值沒有很高
但保證買到品質好的,或者至少也不會太差


power802762 wrote:
在此不討論何種基礎油...(恕刪)


台灣除了特殊地區以外,平常的確不會低於0度甚至低於5度以下,

但大大忘記考慮機油液體特性,一個5W跟20W機油在平常室溫之下黏度就有很大差別,

更別提冬天的時候,我5W開頭的機油幾乎可以像水一樣倒出來,

而20W則是慢慢流出來,目前也證實引擎磨耗最大的時候是冷車發動初期,

機油開頭數字越小對於冷車發動有相當大的助益,

當然台灣還是適合0~20W開頭的機油。

假設20W機油是-5度才會停止流動性,但在0度時我想已經成為麥芽糖了,

不會有人想把那機油加在寒帶地區的車子裡。
個人推薦至少有SN認證的5w-30低黏度機油

便宜又有大廠認證的最好用

合成油都是10w以下居多,只好選用

但是我印象中,我G5剛牽來頭一萬公里都用20W-50的濃機油
冬天早上都不太容易一觸即發,都得電發兩秒才起來
後來改用5w-40,就可以一觸即發
差異只在這...
其他上路通勤、跑中程(單趟約60公里)就都沒什麼差異
機油指數除了流動性,跟黏度有關,對機件的運轉阻力有關係,
大家比較討常探討是那種黏度比較適合

以我的經驗是覺得 汽缸跟活塞的氣密性,跟馬力有絕對關係,
油脂膜將氣密性保持好馬力就持久,
所以可以用車子年份來區分,車量輛里程書數較多年份較高的車用稍稍高一些的機油
新車或是要跑速度的車,開頭以10w以下則可,自己的經驗啦
這種就跟吃東西一樣媽..
高興吃啥就吃啥媽..不拉肚子就好媽..
泥爽最重要..

meridian wrote:
在台灣只要不是大於15W都可以用
大於15W在冬天有發動比較困難 & 熱車較久的問題

至於高溫黏度個人覺得30~40最好, 通常我冬天會加5W30, 夏天10W40
XW50, XW60就不必了, 機車馬力都那麼小了, 還用那麼黏的機油去阻礙引擎運轉是為什麼?

至於為什麼要選10W以下, 理由其實非常簡單
因為好的油通常都是10W以下的油(恕刪)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