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有關野狼改裝~請高手指導3Q

改成這樣去買250CC的車比較穩

不然以野狼的體質.要改絕對不是依你表列的這樣而已

麥克舒馬赫 wrote:
小弟我的原廠05年1...(恕刪)


看來大大以引擎為主的改裝

大幅提昇是絕對沒有
只有加速順一點~~極速多一點點
伴隨著吵到不行的管
基本上CP值很低
希望樓主三思!!

要大幅提升請先找高轉設計引擎...
商用引擎和車架要論速度基本上體質上差上一大截.....
要騎快你連騎士三角都要改......
野狼懸吊要騎快也不適合~~

引擎~腳踏~避震~前三角台~剎車~輪胎
這些以小弟的標準沒有四五萬應該起不太來
改到後來會發現換車真的最快, 不如買台CBR150應該可以跟你野狼花了這些錢差不多了
真的...算了比較好!
檔車改CVK的大有人在

以樓主67缸下去看
不俢CASE
對於改缸已經接近一拜了

國產低價位的汽缸的耐用度
是有必要去質疑一下
很多文都說改缸順順騎還可以騎個兩三年都沒問題
但哪個改缸的會乖乖的順順騎
就是嫌動力不夠才去改
還是嘴巴說我有改缸耶
改來用說的

以台灣市場來說汽缸的加大
單純是從賽道面取向(要不然為何賽道上的主力車款改裝套件如此多)
然後再從賽道市場轉向一般市場
若是比賽車,會使用同一顆引擎吐到底嗎?

在調教上一定是以當地賽到特性去做調整
那在開發這些引擎時會考慮到耐用度嗎
開發商會就單純開發一顆汽缸嗎
一定是整套下去開發或者搭配其他開發商以現有配置去開發
從進排氣(包含供油及排氣管)到汽缸到曲軸
以原廠為基礎下去開發動力部品的很少(除了熱門車款例如CYGNEX125或RS100),畢竟原廠的零件承受度有限到了一定極限後要再突破恐怕也只有全套下去改了

平面道路是賽道嗎?
每台通勤都是賽車嗎?

再來單純改缸那您的曲軸及培林是否也要一並升級
原廠的配置承受的了嗎?
等到改完動力了
原廠制動系統,停的住嗎?
原廠懸吊系統夠你用嗎
那是不是又要一個一個改

至於MANY100及110的確是透過放大缸徑來提升排氣量
但用同樣一顆原廠引擎你覺得many會做到150或200嗎
汽缸壁的肉夠他削嗎?
每間廠商裡的所有車款都是用同一顆引擎下去加大在加大創造不同級數嗎
那是不是賣肉700是用跟MANY一樣的引擎糖缸加缸套然後兩顆焊在一起做出來的




其實每台車都離不開4個行程..那就是進~壓~爆~排...

為何你說媚麗引擎為何沒辦法做到700cc嗎???

其實是可以的...700cc大多幾缸??4缸來算好了...

其實單缸引擎也是有人研發出改雙缸的...

放大來看..那為何單缸不能改4缸勒????

那改4缸後..其搭配件一並提升一直改量才會出現不同的搭配而已

所以才會研發出4缸或多缸引擎來增加cc數的方式.....(只是離一開始的引擎外貌差異非常大了)

那回歸最初的根本...請問世上第1台經由進~壓~爆~排系統而產生動力的車是那1台??(其實我也不知道)

那後面所出的不管是檔車~塑膠車~汽車等等的是否都是依那顆引擎邏輯下去改良出來的???

那歸根就底是否除了那台第1個有這4個行程引擎之外的車都算是改裝或改良的勒???

那你想想改裝跟你所謂的幾百cc搭配啥行式的設定有啥差異???

還不就是把空氣跟油吸進去燃燒而已..



改裝並沒有一個底...改渦輪或轉子引擎也一樣..他只是1顆引擎....

改完不耐操或其他2266的問題後就開始強化跟動力搭配求出協調..並沒有啥所謂的改裝就是不好的問題...

問題只出在於你怎麼設定跟調配你手中的這顆引擎罷了...

把視野放大來看.其實都離不開基本..如果你把視野縮到只看到眼前.那當然你覺的很多都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校調的能力夠..或者有認識這方面的高手
建議直接移植一組引擎來用。

因為是整組原場,便宜又耐用..
不過掛上去跟調整會讓你花很多心思

阿~賓 wrote:
以這樣的配置沒改曲軸...(恕刪)

本身車子是買2手的~因預算問題~避震和其餘等等之後才會改
前後算一算會比買新車來的便宜點且性能好些點~因為現在新車漲太大了

目前想知道這樣改完後除了聲音會比原廠大聲點(努力找低沉管中)
還有哪些比較明顯的差異?
謝謝
熱愛單車的我 ~騎車開心就好~當悠閒
要低沉一點
建議找碳纖維管
共鳴聲較不會像金屬管尖銳

至於酷比大

以現行普遍的活塞往復式內燃機
不外乎奧圖循環和迪賽爾循環(至於其他斯特林跟轉子在現行較少見就不討論)
你說的沒錯
進-壓-爆-排
這是現行內燃機的基本運作
路上每輛四行程的很少有例外的
而每輛車也都跟你說的一樣都是用這原理下去延伸
當單缸車發展到一極限
無法提高更高轉速,相對的以多缸車下去發展
在多山國家需要較大扭力及大陸型國家(例如美國)需要舒適的巡弋及美國粗況的國情採用V缸引擎
在日本以性能至上在同樣排氣量下故需要更高的轉速壓榨更多馬力
日系四大廠在量廠車(較主流車款)大多採用並四
而歐系車廠(如DUCATI)在堅持採用V2引擎上為了能產生更高的轉速則採用極短行程和極大缸徑來提高轉速。

這都沒錯,內燃機伴隨著人類無限的需求及慾望下不斷的進步
我也相信一間車廠是在這些「原理」下,開發不同更多形式的引擎滿足消費者
而不是土砲的將兩顆引擎或更多顆焊在一起排一排或放兩邊或放75度或放90度等等
在YOUTO我看過32缸引擎放三排連在一起
但僅限於實驗樂趣,至於會直接就這樣連在一起量產嗎?
相信車商開發新引擎上勢必必須以實驗及原理當基礎重新開發
設計上也一定考慮到耐用度

目前著眼點在於一顆史蒂田鐵引擎,改67缸等其他零件,那我請問一下這顆67缸是否是以耐用為優先條件下去設計?
或者是以提高排氣量進而增加些微扭力而設計?
而在設計這顆汽缸其汽缸壁是否會考慮到耐用度而增加其他添加物?

我敢說若是改裝者肯買整組引擎套件,從頭專為這顆引擎重新設計(例如KOSO DOHC四汽門水冷氣排系統及汽缸和曲軸培林等等)那耐用度我相信連零件生廠商都敢為這顆的「改裝引擎」耐用度掛保證(前提要用他們指定的機油耗材等等)
但這台車光是引擎就要花上將近10w
一般消費者會買單嗎?

一般消費者還是會採用較廉價的改裝品下去做性能提升(以樓主來說不就是金錢考量才買二手狼),
但這廉價少說也要上萬(含未來的底盤改裝),那以這廉價且不是整套的升級方式,以同一使用者同樣騎車狀況下去比較,一台原廠;一台改裝,耐用度可想而知,那將這些改裝部品的金費及縮短保養時隔的保養費差價算進去,是可以買台更好的車,這樣投資報酬率不是更高嗎?

至於移植引擎改裝,相對也要考量到底盤(車架及懸吊)是否能承受新引擎的大扭力,之前曾有前輩將CB400的引擎移植制DIO,換來的是三角台強化及骨架罐滿水泥還無法承受,這台車只跑一次就把引擎拆掉殺肉了,這是好玩啦,眼前也有人要把小忍那顆引擎裝到T2上,我也拭目以待!

當然這是個人的想法
樓主想年輕過也無仿
但多參考一些過來人的經驗做好改裝前心理建設
才不會在未來後悔!


阿~賓 wrote:
要低沉一點
建議找碳...(恕刪)


其實你懂的一定比我還多...

只是你看太透徹了容易把事情直接看到結果上...

我反到比較喜歡他中間的實驗過程...

從中穫取的樂趣大於直接買大cc數的引擎...

(相對的如果你騎過或開過0~100只需3~5秒跟尾速破300以上的車後.你就對小cc數改裝興趣缺缺了..)

如果發問的真的想要效果好又不花大錢其實我有1個方式能給你參考...

原廠直上nos...車子耐不耐操就在於你敢不敢按下去不放而已...

如果完全都沒有使用.那就跟原廠一樣超級耐操了...

順便po一下無名有台原廠rs改nos的車給你參考(如果轉po有不妥請告知...)


http://www.wretch.cc/video/pcs33pcs3309&func=single&vid=5964302
前述我還是對樓主的改裝明細在耐用度上提供個人一些淺見及經驗
給樓主參考

原廠300俱樂部我倒是騎過HAYABUSA 及14號
目前阿魯600(07)
騎到多快這別說好了,以免筆戰
至於改裝樂趣
在沒技術基礎(像自行開膜,自行設計、自行改裝等等)
也沒充裕資金支持下
所能做的有限改裝
到了後期頂多是玩視覺系的(加個LED,換個飾條,改個外殼,換個假o老師等等)
動力的部分
可以參考網拍上許多動力大改
無論價格高低(除了低到離譜)都很難賣的(跑賽道的或許會買)

改裝的出發點若是要讓車更好騎,更安全我沒話說
相信這樣耐用度是不會影響到哪裡
就像我的阿魯頂多就加個DMV拉桿
加個power commander 修一下供油(讓低速順一點,鬼島高速沒啥路可以用)
換個M4管(怕被抓改回來了)
加個simota空濾
等等
腹內我還不太敢變



看大家說成這樣

還是出來分享一下真實消費者的感受好了

以下 窮人改法

狼單套65(銳馬) 原廠四檔 化油器原廠 油嘴原廠 齒比只動前齒16 後齒原廠41 管z54消音

前bt39/90 後g558 改52搖 廢中柱 體重70

在路基本上 遇到國產氣冷125 150 58.5 全套半套 半全套

從頭到尾基本上都在上面那一堆的前面 但重點是要起步會拉轉加半離合噴出 是噴出喔

起步前兩檔都小浮頭的那種技術唷

尾速有機會都可吃或跟上近戰6出頭的

真實尾速只拉了115多(腳踏車碼表測 超準) 四檔轉速一萬一千多轉 隧道內 小趴車

沒辦法了 窮人改裝只能享受加速樂趣 尾速不能要求太多

改完跑了一萬多公里了

雜音蠻多的 氣缸也會滲油 不過剛改好第二天就滲了

動力還是不錯 最近又去diy改了 六片式 那抓力 簡直讓你一直浮頭

以上參考一下 謝謝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