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行程是將其進氣及壓縮一同進行,而爆發和排氣亦在同一行程完成,
即活塞上下各一次,就有一次動力行程。
優點就是結構簡單,沒有氣閥機構,而是由活塞本身來控制.
因沒有氣閥,所以轉速可以更高,很多二行程引擎都可以輕易超過一萬轉。
所以二行程引擎的最大馬力值都很大,理論上是四行程的兩倍。
但其缺點是低轉時無力,同時由於燃燒不完全以及在汽油中混入了潤滑劑,
都造成排出的廢氣較多黑煙。
也由於進、排氣快速完成,汽油燃燒掉也很快速。
四行程引擎的優點燃燒完全,扭力大等剛好都是2T 引擎所不及的,
所以四行程引擎不僅適合在汽車上,也適合在二輪機車。
一般的50-100cc 2T速克達油耗多在30-35之間。要更高也有可能,但就要很小心的維持該引擎的最佳轉速,通常不會很高,所以輕易就會超過了。
再來回樓上的,要達到高轉速,四行程比二行程容易多了。速克達牽涉到和傳動系統的匹配,所以引擎轉速是受限的,妳去和檔車比就知道,許多檔車的4T引擎,最高轉速都超過13000~14000rpm(尤其是小排氣量),但一般的2T引擎大概超過11000~12000rpm就沒力了
這就牽涉到2T引擎並不是沒有氣閥,其實還是有。目前看到絕大多數的2T引擎都是用舌簧閥,等於是一塊彈性塑膠片構成的單向閥,每進氣一次他就要開關一次。當轉速到達這個閥片的共振頻率時,或是閥片的彈性來不及讓它準時關閉時,動作就會開始錯亂。
2T大部分的轉速上限是這麼來的。更換比較好的材質會有改善,但不會差太多。
至於單用活塞控制叫做活塞閥,是比較老的設計,比較新的車子很少只用這個方式,大多是活塞閥+舌簧閥並用,台灣比較前期的速克達還很多用這個,但後來漸漸少了。
活塞閥的好處是動作很確實,壞處是他能適應的轉速域很狹窄,超過之後效率很低,所以才會跟舌簧閥並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