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越野胎(巧克力胎or滑胎)殺彎會比較不穩嗎?

呃~基本上= =
抓地力是決定於胎質!!
假設這條胎的胎質好~
但是胎紋的話越少基本上這條胎在高受力的情況下比較不容易發生"形變"@@~
也就是整體"胎面"的剛性會比較強 避免影響此胎的性能
想實驗的話很簡單...
買兩塊橡皮擦
一塊保持原型 另一塊把他刻成像巧克力胎一樣
然後在拿到桌面上用力的擠壓 你就會發現問題所在~@@
而並非很多人所說的接觸地面面積大=抓地力強
上過國中自然科學就知道面積與抓地力無關-.-...

而大家常常所說輪胎過彎軟腳問題則是出在於"胎體"的剛性!!
基本上胎體強 胎面結構的面積大 胎質又軟 才是適合競技用的!!
(公道非賽道)
你用的是大菠蘿胎~~跟巧克力胎一樣都是用在offroad的~這種胎磨再久都不會粘在柏油路上~你搞錯用途了~~大菠蘿胎在柏油路上還有一定的抓地力~~要過彎就要用越野車的騎法(逆把手騎法)~但也不如跑車胎~~巧克力胎更慘!!
小小佳愛胖胖鵝 wrote:
面積與抓地力無關...(恕刪)



面積與抓地力無關,真的是這樣嗎?

小弟以為在相同條件下(相同材質、溫度等等條件),接觸面積越大抓地力越大

巧克力胎雖然看似接觸面積小,但其表面積較大,但在沙泥地上砂礫會陷入凹槽,接觸面積自然大於
一般輪胎,而光頭胎在一般路面上則是接觸面積較大,摩擦力也較大

下雨天因為水的表面張力,沒有排水紋或較少的輪胎與地面的接觸將會減少,所以在雨天的時候有排水紋的輪胎抓地力會較佳




hsaun0911 wrote:
面積與抓地力無關,真...(恕刪)


國中理化確實有交 但我也很疑問!
面積為甚麼不會影響抓地力?
csc129015 wrote:
國中理化確實有交 但...(恕刪)


因為他是在唬爛的
面積大的輪胎抓地力當然好
這...有點物理常識的人都知道吧...

7743402 wrote:
輪胎質地問題,我上週...(恕刪)


我10多年前的A博士180
就是用這種胎直上九份後山氣象觀測站的
大爛路+石頭坑路真的超好用

下來之後走柏油路就滑滑
大直線還會感覺到跳跳
版主所PO的圖,看起來不是純越野用的巧克力胎,而是一般道路及輕度越野兩用的混合體!所以要"卡普"須量力而為~~.

csc129015 wrote:
國中理化確實有交 但...(恕刪)


因為材質不同 磨擦係數也不同
賽道上用的光頭胎基本上都是Racing(全熱融)等級的材質。
就是說到達一定工作溫度抓地力會提升。(有熱融材質的跑一段後用手摸輪胎會黏黏的)
就用[黏黏的]v.s[磨擦] 同面積的情況下 哪個抓地力會比較好呢?
讚讚!!
這篇一定要留起來
小弟我也有BWS100
下次換輪胎時可以認真的來考慮要用甚麼款式的輪胎~~
沒錢只能當阿宅... wrote:
因為他是在唬爛的面積...(恕刪)



前提是...
壓力大一倍(壓力=荷重/面積),摩擦力也要大一倍。
這是僅是理論上而已...

但實際上....
那一台跑車輪胎不是在比大的
不然輪胎裝那麼大幹嘛,而且又貴。

光頭胎沒排水紋就是為了爭取最大的接觸面積。
所謂的巧克力胎是為了在沙地、泥巴地增加抓地力,就跟釘鞋的原理一樣。

巧克力胎因為每個顆粒都是獨立的,旁邊是空的不能傳遞力量(靠一下)。
所以在受到剪力(側向力)時會變形。
就像是QQ的果凍,所以會有飄的感覺。
就跟胎體強度不夠、輪胎沒氣時一樣的情形。

------------------------------------------------------------
柏油路面放大來看,也是凹凸不平的。
胎質軟的輪胎,壓在路面上時。
輪胎表面會變形,符合路面的紋路。
就像是一個公模,另一個就是母模。
兩個互相嵌住。

而硬質的輪胎
輪胎表面改變形狀來符合路面。
所以抓力地比較差。
------------------------------------------------------------

當路面上有水的時候又是另一種情形了。
就跟用手拍水的例子一樣。
慢慢的把手放到水中可以很輕鬆放進去。
但是用力拍水手會很痛,且速度越快阻力越大。

所以當柏油路上有水的時候。
速度快時,水來不急排開。
使得輪胎和柏油路之間夾了一層水
輪胎--水--柏油路
而知去抓地力。
所以才會在輪胎上設計排水紋路,
使輪胎和柏油路之間的水,"就近"排到紋路的空隙裡。
當水量更多時,則需要有效率的把水排到輪胎外的地方。

所以市售的一般論胎是考慮到水量少的時候的設計的。
紋路較少較淺。
雨胎則是為水量多的時候設計的。
會有較多且深的排水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