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突然驚覺一件事情....也許國產的仿賽車只有NSR?(更正...以在國內上市而言...根本沒有國產仿賽...?)

cyenming wrote:
NSR---->直線加速只有一個爽字形容,這是無庸置疑的,RC一開的動力曲線就像鴉片一樣讓人著迷
但以懸吊來講,高速灣可能還感覺不出來
但是在連續蜿蜒的彎道,不穩定的感覺大大提升,當轉入一個右灣馬上接急左彎,
心中狂os: 幹,會不會犁...會不會犁...這時車身不好控制,懸吊影響到後輪,變得有點
抓不住地面而有點向外滑移,那種不安心感,很難讓我去再以更快的速度過相同的彎道.
\\

嗯嗯....受教了
我對nsr好像了解不足啊
剛剛看完您的回應
去爬了一些部落格和網拍
才驚覺nsr的把手其實和rzr 酷龍都很像
還挺高的
我之前印象中的nsr
八成是大改了三角台和把手吧....

結論....nsr也不算仿賽車...
他只是國產車馬力/重量比最強而以....
iwasafool wrote:
你是在說甚麼在gp賽...(恕刪)


我覺得不需要把仿賽定義的太死
酷龍就不討論了

但是仿賽不只動力 還有騎士三角 操控 太多太多了...

fzr是因為台灣政策才縮成v雙 150cc
他除了動力以外
其他部份都是台不折不扣的仿賽






iwasafool wrote:
如果要是運動取向
那麼fzr 酷龍
應該要設計成前碟後鼓就夠了


運動取向的車更應該配前後碟

煞車不是只有讓車慢下 還有操控

碟煞的俐落度與線性就是強過於鼓煞




iwasafool wrote:
而且就算要雙缸
你覺得V型雙缸像仿賽嗎(唉啊 忘了你不太清楚何謂仿賽)
應該用並列雙缸才對啊?!



看吧...你真的定義得很死

ducati 1198 1098 999 996 916 都是v twin車 但是他們都是仿賽啊

引擎形式 只是關係到輸出特性罷了...
masao.tw wrote:
你真的有搞懂RZR跟...(恕刪)

Masao大,小弟的第一次犁田經驗,就是拜aero sport運動狼所賜,
但,我到現在搞不大清楚一二代的差別在哪,懇請賜教!

Roker wrote:
我覺得不需要把仿賽定義的太死


恩....可能我的定義有點太自我吧...?

依照我個人的感覺
我是騎追風
前碟後鼓
其實只要前輪卡鉗大一點
鼓煞皮用好一點
制動力就已經強到沒必要
最初改後碟的夢想老早拋諸腦後
感覺根本沒必要
我是覺得如果沒有大動力那就從減重著手

杜卡迪的V2仿賽我是知道
可是他是義大利車

日系仿賽車我想破頭都想不出一個v2的
街跑車也只想出一款而已

fzr250就是並列4缸
當然不可能做150
150除以4太可笑了
但是當初怎麼會設計出v2而不是並2
也許我太見識鄙陋
需要在去爬爬文啊.....
北七社社長 wrote:
喜歡仿賽的話...重...(恕刪)


也體諒一下經濟領域不同的人....

總不能不是高價車都不成才吧...
仿賽的定義???
這句話好好的玩味一下吧
仿賽/工廠賽車/賽車
這些名稱的差異性在哪??
所搭載的零配件自己思考一下

給個方向
市售/賽道/法規
藍色氣泡牛 wrote:
仿賽/工廠賽車/賽車
這些名稱的差異性在哪??
所搭載的零配件自己思考一下

借我引一下嘿
對我來說
仿賽/工廠賽車/賽車
就是>
市售跑車/motoGP/SBK
仿賽車->模仿賽車製成的車

工廠賽車->各廠為了比賽 特別開發的車

基本上如果看引擎輸出的化 FZR 17P(應該是) 酷龍14P

整整差3P

應該是差很多了

而且酷龍只有五檔(怎麼我去翻年鑑 找不到其它用五速往復式變速箱的車...酷龍真是給他獨樹一格阿...)

FZR則是比照其它大型重車 使用六速往復式變速箱

坐姿也比較偏向賽車(不像酷龍NK和仿賽版本的坐姿幾乎都一樣 光陽的觀念有整流照=仿賽!?)

而賽車通常用高轉引擎 這點 酷龍不到10000prm就斷油了...野狼都轉的比他高

至於我朋友買了一台FZR 好像是說要一路9000rpm以上才順暢 酷龍要到9000轉還要等一下...

至少就比較級

FZR比酷龍還要有稱為仿賽車的資格拉

雖然我沒坐過FZR 不方便比較

但我騎過原廠酷龍的感覺 動力輸出不順暢(檔位設計不良) 懸吊反映遲鈍

不過騎起來真的很穩 平衡軸也很稱職的減震

所以騎時酷龍是一台休旅車!?(無誤)
我是覺得
你都說"仿"賽了

那就不是真的賽車級跑車

那就只能以外觀來做定論

不然~~你覺得"仿賽"這個意思要怎麼解釋才好?
工廠賽車得要說清楚
不然包準又有人把改裝車和工廠賽車混為一談
改裝車......目前國內各店家為比賽而以市售車為基礎
下去改裝成比賽專用車
所以在國內習慣稱為廠車
但是真正的工廠賽車
則是各品牌車廠為了世界各地各大賽事
對各登記車隊直接販售,甚至提供技術支援
但並不對外市售
也因為不對外市售
所以一切都是以比賽為主
全車電系這項就直接只提供必要點火用
其他想的到的大燈/方向燈/煞車燈通通取消
引擎當然就和正式賽車又有所區別
或許有人會說廠車就是賽車
的確可以這樣說
但也不是完全正確
廠車購入後的確可以直接下場比賽
但比起正式賽車卻差多了
廠車只是"標準化賽車"也就是小量甚至是接單生產
主要是賣給各車隊去強化/改裝用
想當然各大車廠自身的廠隊因有車廠的支援
除了細部調教得讓車隊自己調整外
基本上車廠給車時就比起廠車更強悍
喜歡看比賽的車友應該不難發現
為何每次比賽就那幾個知名車手跑前面XD
真的是技術好到那種程度?
那可不見得喔XD
拿名機NSR500來說
當年真的強的是杜漢的那台
其他給別的車隊以及衛星車隊的NSR500的廠車
可不是真的一樣
這真的不要拿國內慣用的"廠車"來看車廠出的廠車XD

正式賽車.................
車廠直接提供技術/零件/研發,專門比賽用車
工廠賽車.................
最接近正式賽車的車,但真正和正式賽車一比,差距不算小
仿賽車....................
車廠"回饋"給一般人想"爽"的心態,卻又礙於法規以及自己車廠的收益
所以精簡各規格並加裝"法規規定"的安全設備後推出來搶錢XD
若是還是不明白
那再給個方向
高速電盤和一般電盤的差異.........................XD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