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don321 wrote:
謝謝S大幫我解答,那...(恕刪)
不用客氣啦!如果對你有幫助我是再開心不過了,總泵上面是寫14,第6張照片正好有拍到。
手感嘛,該怎麼說呢?如果是以我第一次裝NISSIN對四(汐止X大哥操刀),加上他賣的陶瓷纖維來令
,剛裝好,我的印象是很軟Q的,空行程長至少要拉1.5公分後才有煞車力道出現,拉到一半才夠用來
應該平常道路需求,要急煞的話要再拉更多一些。
來令磨完後,為了裝NISSIN原廠HH級來令,我將活塞推回,可能也因此將當初沒排乾淨的空氣推到
油缸裡,將油管裡的空氣全排乾淨,所以手感馬上不同,空行程變短,手感變扎實些,之後我試了幾
款不同的來令,手感都不一樣,如果排除我上二行的推測,是因為空氣被排出造成手感變好,那也許
真的是不同來令帶來的差別,或者是因為新來令較厚,所以手感變扎實,至於會不會隨著來令磨耗變
薄,而讓空行程又變大或手感改變,目我還不清楚,以後有其他心得我再補充好了。
而我這一次自己換空氣排的非常徹底,並使用ELIG來令,得到的手感是屬於硬Q的,相當棒,拉多少
力,卡鉗就出多少力。之後也為了試驗,我故意鬆開螺絲,放一些空氣到油管裡,果不其然手感又變
軟了。實驗完我又作一次換油、排空氣,手感又回到硬Q,我很喜歡這樣的手感,因為煞車力道的輸
出很好控制,你會很清楚透過手的施力,而讓卡鉗出多少力。以前在台北時,我騎過另一位車友的
FIGHTER,他用的是B牌(我不確定是正B還是仿B),只拉了一些,力道突然湧出來,手感像是0-->1
但我沒太仔細去研究,我並不喜歡這樣的手感,和力道呈現方式,我還是喜歡可以隨自己的力道,
拉多少力,卡鉗出多少力的感覺。
我已經盡可能去形容了,不知道你是否能瞭解,我只用過原廠總泵,至於其他號數的我就不清楚了,
不過我建議你可以先別急著換,原廠的先用看看,等確定不是自己要的再來換也不遲。
pardon321 wrote:
恩~看完S大的心得真...(恕刪)
不用客氣啦!我也常常上來請教問題,同樣的也希望可以從別人身上得到需要的資訊
只是剛好我有碰到,所以拿出來分享而已。
當初會換卡鉗是因為自己體重達0.1噸,加上在台北市被小黃、公車嚇過幾次,所以才換下
去的,如果你常載人的話,那真的還是換下去吧,最好前輪也用好一點的,我是因為回鄉下
了,而且原廠胎在胎壓1.75kg/cm^2還夠應付我的煞車需求,所以才沒換前輪。
雖然很多人說它是殺人胎,跑7500公里抓地力也有些下降但它真的還不錯用,以我的體重
,胎壓打到1.8kg/cm^2以上時,急煞會前輪會叫,但控制在1.7或1.75kg/cm^2就可以
抓住,而且還可以翹後輪,而且這樣的胎壓也剛好也減少一些行車震動,一舉二得。
(fighter路不平時超震手的
)建議未來你換了、磨合好以後,找個沒人又空曠的地方,徹底瞭解一下煞車的性能,比如什
麼樣的速度急煞要多少煞車距離(尤其是載人時),什麼樣的力道會翹後輪;急煞過程中前後
力道如停分配才不會後輪擺尾…好好跟你的機車溝通一下吧!

WOLFLE wrote:
碟盤外圍5mm是有點...(恕刪)
嗯~~內行的!
重點的是吃滿來令,畢竟每款碟盤的有效磨擦寬度都不同,有的比來令寬度大上許多,與其要求吃
滿碟盤,倒不如把重點放在來令(煞車皮)有沒有吃滿。碟盤有效磨擦面積過大、過小都不是好事。
事實上你提到不同來令間的問題我也有遇過,的確不同家的來令離同一塊碟盤最外面的距離都不太
一樣,以我目前用過的來令相比,離外緣最遠的就是這付elig來令了,但離了5mm我也很無奈。離
外緣最近的是黃大哥賣的台製來令,nissin原廠HH級比黃大哥那組多留了約1mm而EBC HH級又比
nissin的多一點點(約0.5mm)…這樣說好了,以相同的碟盤、相同的卡鉗和卡鉗座來說,煞車皮離
碟盤最外緣距離由近而遠分別是:不知名台製->NISSIN原廠來令->EBC來令->ELIG陶瓷纖維。
另外也有人會誤以為來令片越寬,煞車力道越棒,這不完全正確,我想更重要的煞車皮的磨擦係數
以及卡鉗活塞斷面積,再來就是煞車力臂的長短。
先聊聊煞車力臂:
以NISSIN原廠來令為例,它的長度是73.1mm、寬度是32mm,我認為煞車力臂量測的方式應該
是從碟盤上來令磨擦留下的痕跡最外緣,減掉來令寬度的一半(應力中心)量至輪軸心,以260碟來
說,半徑是130mm,最外圈如果完全磨到,並且來令剛好吃滿,那力臂就是碟盤半徑減掉來令寬
度的一半,也就是260/2 - 32/2 =114mm,如果以fighter原廠226碟為例,並假設碟盤最外圈
都有磨到,並且來令完全吃滿,那麼煞車力臂=226/2 - 32/2 =97mm假設二塊碟盤有效磨擦面
積都一樣(來令咬合面積扣除簍空面積),碟盤與來令間磨擦係數、所施之力、輪胎也相同,從原廠
226碟換成260碟,煞車力道理論上可以提升17.5%,但問題是改裝用的260碟,其材質和原廠碟
不同,與同一付來令間的磨擦係數也可能不同,再來改裝碟多半為了美觀、散熱、排屑等目地而作了
大量的簍空設計,讓有效磨擦面數變小,因此從原廠226碟換成260碟,煞車能力真的有提升17.5%
嗎?我想還有待商確…
再來聊聊卡鉗活塞斷面積:
NISSIN雙插銷對四活塞直徑是34mm、32mm斷面積和計是2180mm^2
fighter原廠卡鉗不在我手邊,我憑印象先假設它是同徑25mm好了(麻煩手邊有這顆卡鉗的朋友幫我量一下)
在此假設條件之下,原廠卡鉗活塞斷面積之和為1250mm^2
再假設卡鉗活塞動作正常,所施油壓大小相同,令來和碟盤間磨擦係數和力臂(為簡單說明,因此也假設相同)
也通通相同,並且沒有其他損耗,那麼由原廠卡鉗升級為NISSIN雙插銷對四,在假設前提下,理論上
煞車力道可以提升74.4%
最後聊聊來令磨擦係數:
假設在理想況態下,相同卡鉗施力,相同面積、並假設磨擦係數不因其他因素而變動(如溫度、水、粉塵…)
由磨擦係數0.35換成磨擦係數0.54的來令,煞車力道理論上可以提升54.3%
由磨擦係數0.35換成磨擦係數0.6的來令,煞車力道理論上可以提升71.4%
今天我是一個考慮升級制動的人,如果預算少的可憐,我會升級來令;如果我預算多,我會升級卡鉗;如果
預算加倍,而且是暴力使用者,我會升級卡鉗並使用HH級來令,並視需要升級輪胎和碟盤。那也許有人會
問,為什麼我要換碟盤?答案是:我是視覺傾向,並且是半重度煞車使用者,260碟好看,但我不希望HH
級來令咬花我的碟盤,我也不需要260碟+HH級來令,那對我來說煞太大了;同時我也喜歡碟盤磨的亮晶晶
,所以我現有只用材質比較溫和的來令來磨亮它

我個人理想中碟盤,是在不影響強度的前提下,希望煞車皮上的每一個位置都能被排屑孔掃過,幫助排除泥
水、粉屑…等,如下圖示意,當然啦!它可以更美觀、也可以是任何花樣,但又不希望開孔占用過多碟盤磨
擦區面積,所以我選了E.N.S這塊碟盤,雖然有看過碟盤最外緣開口會影響盤面強度的說法,但我最後還是
買了它,因為還有一個大重點就是…價位!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