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zax328 wrote:
可是我用5W-50的...(恕刪)
每罐油的添加劑都會影響壓~~~~ 所以我才說光看號數是不準的
同廠牌之間的比較通常會比較準確..
我.... 我只是個電腦週邊商品的業務而已阿....=.=
跟機油無關....
Gtr Aero: 彎道! 我就是休止符!!!!
Atlas56789 wrote: 小弟補充一下: Viscosity =黏度...(恕刪)我又來囉~~ (雖然樓主尚未回應溜)
敝人就屬於神經比較大條或是非常追根究底的版友族.. 受益良多!!給你推推!!我們需要這種好文章!! 我承認~ 我已輸一半 (來認真的)..
根據 Dr.eye的單字直譯英文單字, "viscosity"是譯成"粘度", 正確。 但用在機油 (motor-oil)的 viscosity的內涵並不恰當~~ 敝人找個容易讓大伙看得懂的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tor_oil) 針對"機油"描述(還不是釋義的等級唷)在 viscosity作解釋:
The viscosity must be high enough to maintain a satisfactory lubricating film, but low enough that the oil can flow around the engine parts satisfactorily to keep them well coated under all conditions.
綜整, 機油 (motor-oil)的 viscosity: 譯成"潤滑度", 較為恰當。 如果譯成"潤滑度"時, "流動性"及高溫工作時的"耐高溫潤滑度"指數, 就能明確地描述 (ex, 10W-40, 20W-50)。
複級機油指數, 在那個左側的 --W, 要呈現的是"特定溫度的流動性", 跟"粘度"八竿子也打不著; 而且那個左側的 --W, 如果真要用誤解的粘度描述.. 用到 10W或更低W指數, 真的是潘仔喊爽而已~~
15W-40 (舉例)
15W: 工作溫度為所能承受最低溫的, 『正常流動性』。 0W代表 -30度C; 10W代表 -20度C; 20W代表 -10度C。 --W以此類推。
40: 工作溫度為所能承受最高溫時的『正常潤滑黏度』。 因溫度昇高時, 機油流動性較佳, 相對地~ 機油潤滑黏度變稀薄導致原有的潤滑保護效果不足; 故需配合溫度昇高變化提昇黏度指數。
前述這些只是"潤滑度"的規格面正確釋義而已, 還有機油的閃火點/抗酸/耐用度... 在在都是會左右機油使用中時的"潤滑度"~ 因各家廠商配方的 know-how.. 只用規格面作選擇機油餵用時, 正確的判斷~~ 主要還是依您使用車車的"騎乘習慣"為第一考量.. 至於長途/短途/空氣較髒... 等等... 就自由心證唄。
迷思1.~~
在台灣一般平面道路, 為何要用到 0W-50機油 (0W吔), 您車車會處於 -30度C的運作環境??
迷思2.~~
20W-50機油等級, 太黏 (50), 相較於10W-30機油等級較稀; 故引擎拉轉不受束縛~ 尾速較容易拉動而且熱車快... 回頭想想, 黏度指數是指數表示, 不代表~ 夠黏或夠稀.. (機油不是3秒膠或強力膠), 另外熱車快是某種程度的"事實", 但有可能潤滑油膜因超過工作溫度致潤滑度不足(過稀~ 抗剪力變差致潤滑度下降而刮缸)!!
迷思3.~~
至於車車磨耗部份並非只有機油, 前後輪軸承, 輪胎胎壓差異, 前後輪避震器, 傳動普利珠, 傳動皮帶, 傳動開閉盤的大彈簧, 傳動離合器蹄片, 鼓式剎車皮/碟剎來令片, 油門把手, 油門鋼索, 空氣濾芯, 化油器因油質影響... 在在都會影響車車振動或車體某種程度的振動... 為何只用個"車車振動程度/車車加速差異的明顯感受"就直接地代表"機油劣化"?? 還是其他因素都可被"忽略"...
另外, "感受"程度的量化, 該如何表達呢?? 有些人認為前後避震彈跳是感受車車壓車殺彎的路面感, 有些車主希望市售125速克達的座墊在騎乘時, 能夠Q軟到跟家中沙發相同...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 這之間的落差有多大?? 該如何量化??
林北就愛用這款~ 百年老店, 全新感受.. 推出的~
新車使用, 保護極佳, 順暢無比, 老車使用, 安靜有力, 省油明顯, 不新不舊車車使用, 讚不絕口, 美味可口..
最近半年來, 因為 Castrol GTX系列(20w-50)在大潤x的賣場零售價格漲得有點誇張/離譜...; 故改而選用中油推出的這款機油(一百元有找, 還是有點給它小貴): 中油的這款自家機油為 SJ 20w/50; 以敝人騎乘習慣~ 騎乘車車時油門使力及車車運作的互動感受~ 滑順得很 (純粹感受, 心理因素成份居多, 敝人是手槍伯第78代入室弟子)。
自從我吃過"瀨尿牛丸"之後, 腦筋就靈光很多, 考試都一百分吔!
如果有誤, 請指正 (有本事, 就拿出來用力鞭我吧.. 反正敝人也只是個窮酸研究生)!!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Rzero wrote:
在台灣,10W40就...(恕刪)
老實說...10W40對高壓縮比的車拉轉上保護性會差一點
因為10W40 100度時的黏度係數還是比較差...高壓縮比的車拉轉大多都會小小超過這個數字
不過還是很夠用!!
嘛~~5W開頭的油在台灣真的派上用場的地方...連算都不用算

基本上可以把前後係數當氣溫看...這點最簡單
汽車板也有類似文章...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1011514&r=2&p=1
hiplay wrote:
我想請問一個問題開板...(恕刪)
14000應該算是新車吧 我心中的定義啦...
這些沒有啥絕對的....
我想表達的意思不是說大家一定要使用啥號數... 其實都是可以的啦~~~開心就好
只是沒必要花大錢追求一些特定號數...
時常看到有人陷入5w-50&10w-60的迷思....不是貴就是比較好 而是合不合適
fina本來就是震動很大的品牌... 所以換其他的抑震表現一定會比較好 只是拉轉就差掉了
agip tec阿....嗯.... 不太好意思... 我個人其實不愛用agip的機油... 沒啥特別的意思... 純粹個人的喜好問題...
正如mobil除了racing 4t以外... 其他我也都不愛用... 只是個人想法...
不過用的開心就好啦~~^^
Gtr Aero: 彎道! 我就是休止符!!!!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