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台灣機車(機械腳踏車)外部成本民眾感受低,課徵稅收的必要性討論


cocoleeeric wrote:
你說的東西不是有一個...(恕刪)
..那到不一定吧= =很多改裝零件都不是進口的呀

而且很多改車主要是改安全的呀= =<煞車 輪胎 懸吊 傳動 大燈 都是為了安全>

別拿那一些只改缸改管的飆仔出來講吼 這樣不太公平啦
勸大家不要再回這文,沈下去就算了!

也勸發文的樓主離開網路世界,進入人間,看世界怎麼運作的。

機車、汽車沒有人的手跟腳板都不會動的,不要刻意製造出對立。

不會因為你一篇文世界就改變的,跟推動強制險的柯媽媽比,你不知道會不會像她這麼堅持。



還是網路上放一放而已??

依據大家看到的 會撞死人的
通常是開車撞機車 亦或是 機車撞汽車

所以在台灣推行禁止汽車在一般道路行駛
既節能減碳有可減少機車騎士之死亡率
如此便可不必再課健康稅

最好是大家都用走路的 連撞到都不會死人

kan90106045 wrote:
會願意使用高風險交通工具的有多少人? 佔全數駕駛人的比率?
另,若要選擇低風險的工具,是否提倡人人開卡車會更好?

社會成本的詞,似乎被無限上綱了一點
不僅僅是車禍會有社會成本的問題
平常生病感冒也是社會成本的問題,請問是否代表人沒有生病的權利?
這樣無限上綱的話,似乎也沒討論的餘地了


沒錯, 就像打感冒疫苗一樣,
不能因為有幾個人哭夭就不打, 這是尤關社會安全的問題.
或者就跟規定要安全帽或是立法規定後座要繫安全帶一樣,
但再扯下去就離題了所以不贅述.
比卡車更快, 更猛, 又更安全的工具也不是沒有, 僅僅只是路線有限定而已.

反過來說, 在選擇交通工具的風險高低時.
而選擇買機車時, 會考量風險因素的有多少人? 還是考慮便利性跟價錢為主?
是否有專用路權的低風險交通工具可以選擇?
而且很多人是沒有社會意識的.
考慮的點僅從個人立場出發.

不是說不能用機車, 而是這個環境可以再變得更好吧...
不然什麼都不變, 那就永遠都會是這個樣子.
台北的居住環境也永遠不會提升到比全球60多名更好的名次.
其他台灣城市亦然.

Shawn732 wrote:
1.
他說有次他要下車的時候, 一臺機車從他的右方, 從車子與人行道之間的縫隙穿過去.
2.
離開台灣的時候順便把整個人行道排滿滿的機車照下來, 還說這真是奇觀, 人行道都不見了.
3.
以前沒規定帶安全帽之前也沒什麼人在帶.
我同學校有幾個同學就因此撞死, 年輕的生命就沒了.
幹嘛花錢買安全帽? 嫌錢太多嗎? 天龍國幹嘛拼命抓沒帶安全帽的人?


1.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47第三項之規定,
機車是違規操駕沒錯..
可是反觀很多汽車駕駛或是乘客,
停車後不顧後方來車,逕自開啟左側車門致機車騎士衝撞車門後重傷甚至死亡..

這問題應該是在於是否尊重其他駕駛人..
而並非是單純只責怪機車駕駛人...

看看米國就好,校車停車後,周遭車輛要怎樣???
大家也可以超車阿..為什麼不超???

問題的根源在哪???

2.
在小小的台灣,
汽機車停車問題本來就是個大大的問題,
但是政府有重視嗎??
如果要用這怪罪到機車駕駛人身上,

那何不看看,半台車在人行道上,半台車在道路上的汽車駕駛人停車方式??

3.
提倡人生部品我認為是好事...
也的確過去有不少人因為沒戴安全帽魂歸西天..

可是現在穿了護具、龜甲、車靴、高級安全帽、手套等...
還是有人魂歸天阿...
汽機車駕駛撞的也好、因為其他汽機車違規致摔車也好、因為種種原因出事都好...

護具防小傷防擦傷...會折會斷的一樣少不了...
日本對於考照時就會要求整備護具,
但是否有明文規定需要穿著裝備後方可上路操駕我就沒有多了解..
但會不會到時又衍生官商勾結的問題產生ˇˇ...


看來看去,法規範可以嚴、駕照可以更難考、安全操駕與國民禮儀要提升等我都可以認同...

問題在於,單純的提出以健康稅也好、什麼碗糕稅都好...

這只是治標不治本....


我不認為單純因為社會概念跟機車容易出事這樣簡單的連結..
就可以提出這個稅、那個稅...

未免過於便宜行事!!!
喇叭嘴技術交流,超越唬爛的境界
抑制高風險行為最好的良藥還是自我約束(自我覺醒)
如果有家庭親友的支持效果更好
這是從戒毒戒煙這些事情得到的靈感

拿毒害防制來說,既使國家明令禁止,甚至有代價不輕的罰則,但是吸毒者不也是前仆後繼,甚至呼朋引伴而來?!

拿煙害防制來說,既使國家明令限制,而且有逐年提高的健康捐,但吸煙者不也是前仆後繼,甚至呼朋引伴而來?!

撇開吸毒、抽煙與騎機車不談......販售高熱量、高膽固醇食品的速食店、炸雞店、美式餐飲店,甚至是糖果、糕餅、汽水、甚至是花生油販售製造業者,讓國人長期食用這些潛在的(或已經證實的)長期不利於健康的食品,是不是也該比照辦理?!

所以一般具有成癮性質的行為,比較適合由國家介入予以限制;至於其他屬於生活習慣層面的行為,比較適合由宣導與教育方面著手。
別課了吧
香菸課了之後,健保費有比較低嗎??反而越來越高

那請問健康稅健康了哪裡??
健保局的年終發成那樣
抽菸的人就活該倒楣??

真的要課健康捐,應該從所有公務人員的收入課徵30%做為健康捐
因為整天坐在那裡,氣死那些民眾
不但年老之後病痛也比較多,也氣到不少民眾身體都不健康了
teabox wrote:
再補充:台灣機車只圖...(恕刪)


公殺小

我們這邊的速克達對於歐美國家來說只不過是買菜車罷了

你是有看過每個外國人都全副武裝騎買菜車上路?

拜託

他們連騎重型機車都不見得全副武裝了

有的還很休閒的戴那種美式的半罩機車帽跟大風鏡

頂多加個手套跟車靴而已

你是要一意孤行到什麼時候?

自我感覺良好太久只會一直被打臉而已

Shawn732 wrote:
就算是世界首創, 舉...(恕刪)

會這樣的狀況也正常呀 台灣汽機車密度原本就超高...你要看到違規的汽機車原本就是很簡單的事情

如果你拿比例來看那 情況一定不一樣...安全帽?那可不一樣吧那是人身部品方面吧..不戴撞死了

摔死了只要沒牽扯到別人都沒差 而且現在安全帽可不用多少$$就買的到了 大家當然會買來戴

汽車機車可不一樣...那可不是多幾千塊就可以搞定了 而且安全帽跟稅可不一樣 安全帽又不是每年

都要換一頂來戴 稅可是每年繳呀這可是差很多的

...歐~~~機車講不贏就開始找一些有一點點可以扯到邊的東西來講就對了

<人都是被動的, 在嘗試過好處之前通常都不會改變已有的習慣??>說真的啦現在光是有第3責任險

跟強制險就還算夠用了吼
看了半天...

這篇該不會是畢業專題、或是政府想課稅來試水溫..

還是我多想了@@?
喇叭嘴技術交流,超越唬爛的境界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