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24耐之意義為?????

吳宗仁 wrote:
回應你這三個問題1....(恕刪)

看來你的字典應該沒有~意外~這兩個字
佩服~佩服
騎到阿里山要規劃一個月,哈哈...佩服佩服
我還以為要騎到喜馬拉雅山哩
能夠平安歸來,那是要感謝你祖宗有保佑的啦
就憑你這樣的心態還可以反共..救國
算了吧你
快把你的照片換掉啦
吳宗仁 wrote:
回應你這三個問題
1.我維持安全駕駛,就算下坡也不會發生你說的這種事
因為我精神飽滿且技巧不錯,天氣晴朗視線良好
只有人撞我沒有我撞人
2.此夢想經過一個月的規劃,四月時已完成
3.此夢想經過騎程推演與時間分析,早上七點出發,成功在預想的下午五點前完成
沒有想睡沒有恍神,因為衣服帶的夠多也沒有因為氣溫降低而失溫


你的就是最完美最理想的狀態

別人的就是會出問題撞死人自己死以外還拖不相關的人下水

真是美妙的邏輯

你能拿捏自身狀況 別人就無法拿捏?

別拿24H跟你10H當藉口 所以不能相提並論

別人是車在動 你是人在動 誰體力消耗的快很明顯

我本身也有過24耐 回到家還能跟我爸聊天 睡前整個人也是精神飽滿

老話一句,懂得拿捏自身狀況才是重點

還是你認為普天之下只有你會拿捏? 24耐的都是__不會拿捏?

只有你會規劃 別人都沒規劃?

看那些分享文就知道 多數都是經過規劃和路線整理 評估過後才出發

當然或許你會說可能會有傻子不自量力就去...那騎單車的就不會有傻子不自量力去跑山??

順便去單車版勸導一下那些愛騎單車的人吧

一些山路狂飆單車手 可不比機車慢

對了 你可以GOOGLE看看 也是有單車撞死人的新聞.......而且不只台灣 國外也有

haoboycwh wrote:
24耐之意義為???...(恕刪)

24耐之意義為何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自由最重要,喜歡騎就騎
管別人的意義是沒必要的
只要能保證意外只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不會撞到撞傷撞殘撞死別人
那麼儘管疲勞駕駛風險機率高
who care?
sengir wrote:
人生應該要慢慢來一下...(恕刪)


A夢的警語: 無環島經驗者,請勿輕易嘗試。

"24耐環島是專業老手的一種活動",

無規劃而冒然行動,將有潛在的危險性。


--------------------------------------------

如果是我開24耐環島團,我會要求我的隊員至少有以下經驗:

基礎訓練:至少一次單人環島經驗。
中階訓練:至少一次單人24耐環島經驗。

每名隊員累積上述一定的經驗之後,
才有一定水平跟團活動。
也有豐富經驗去避免危險駕駛。

所以我大膽把"24耐環島團活動"定位為『高階訓練:多人皆有24耐環島經驗的駕駛活動』。

我很尊重這種駕駛活種,並視同是專業的活動。
盲從或是衝動去從事環島24耐活動,那與走在鋼索上的小丑沒兩樣。(令人擔心!)

危險往往隨著輕忽大意而來。
謹慎小心才能駛萬年船。

"超級馬拉松跑者"台灣之光林義傑,為了這次"絲路路跑",不也是做了很多準備工作?!
跑步簡單嗎?當然簡單。如果不顧及自己的體力狀況,雖是"簡單"也能致命。
騎機車簡單嗎?當然簡單。同樣如果不顧及自己的體力狀況,雖是"簡單"也能致命。

"24耐機車環島"有意義或沒意義的爭論,那是屬於個人相當主觀的理念。

就算那一群令人尊重的17人平均81歲老車友,
也都有個人主觀的理念,要去堅持完成環島夢想。

批評別人的主觀,那就是不客觀。
唯有尊重別人的理念,才是討論的真理王道。

--------------

如果要論及疲勞駕駛的可怕性,只要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年人都明白,不是筆戰就能說服對方。

您我都是從監理站學術科測驗合格拿到駕照,對於交通規則都有一定高水平的認知。
但為何還是有人被開罰單?被行車記錄器錄影違規行為?

歸咎其重點還是在於人。

每一個人的家庭教育、同儕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不一樣,因此就造了不同人格。

所以以他人傷亡經驗為警惕,那就是自我學習成長。
若是妄圖以他人傷亡經驗為由,限制他人不可以參與騎機車駕駛活動,那不是您我所樂見。

掌握人的是思想,掌握思想是態度。

您的態度可以決定您的輪速,也可以決定休息與否。

疲勞駕駛固然不可取,但不是每一個參與機車旅遊環島活動都一定會是疲勞駕駛。

如果您我道德勸說,無法改變對方的思想,
不如教導大家如何做好安全駕駛吧!
------------
暑假期間,又是莘莘學子的假期。
機車又是旅遊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三五群聚之後,有女友陪伴的通常會討論要不要去環島?去墾丁渡假?
如果都是單身的,就會想去挑戰24耐環島,一來免去住宿費,二來認為自己年輕體力好可以勝任。
於是說走就走,台灣這麼小,等迷路了再問人就好。充滿帥氣,銳不可擋。

24耐環島訊息釋放出去之後,成為朋友眼中的英雄,因此不能丟自己面子。
再沒有充分的休息下,又熬夜騎車,體力消失殆盡,
突然感覺怎麼與自己想像的環島不一樣,都是在騎車而已?

隨著時間滴答經過,及朋友不斷打電話來嬉鬧『行不行啊?不行就放棄啊!』,
死愛面子也要硬撐的自己,還是很豪邁的說『準備好慶功宴等我,我快到了!』
誰知在寬敞直線無車的大馬路上,一不小心睡著了.....

上述的真實劇情,幾乎每年暑假都會重演。

報紙一刊登,父母呼天搶地。
電視新聞不斷輪番報導,現場一片慘狀。

接下來01正義魔人不斷發文,一片撻伐。

但這都是放馬後炮,都不見那一位正義魔人跳出來,
打一篇像樣的文章鼓吹行車安全教育。

小弟長期軍旅生涯,多與服役熱血青年朝夕相處,深知其個性優劣。
故萌發這篇文章的構想,於是振筆疾書完成之。

只是沒想到得到01上各位大大的支持與批評或鼓勵。

我是希望車友從事24耐環島活動前,能看下小弟的文章,
哪怕只看到短短的警語也好,至少在心中也能激起『蝴蝶效應』(註1)

騎機車是一種駕駛活動,如同騎馬、騎單車、開車、划船、開飛機一樣。

控制交通工具是人,掌握人的是思想,控制思想方向是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

決定逞強疲勞駕駛,將導致危險。反之,安全無虞。

如果大大身邊有人想對24耐環島活動有正確的認識,歡迎轉載小弟文章,功德無量。


A夢敬上
----------------------------------------------
摘錄自個人拙作
看不懂事實的是藝術,看得懂藝術才是事實。用心看,不要只用眼睛。我是雙子座裡的一位平凡人~

aaaaadream wrote:
A夢的警語: 無環島...(恕刪)



對不起

我把你大頭照看成沈玉琳了

我只會RV wrote:
你的就是最完美最理想...(恕刪)

說到底我是反對24耐的
但反對理由是超越人體極限
機車速度是單車的兩三倍快
騎那麼長途且時間那麼久很難免精神渙散
當下無事就好
若造成無辜他人財損甚至傷亡又該怎麼辦
24耐力氣使用遠低於爬阿里山
但精神耗損卻又遠遠超過了爬阿里山

吳宗仁 wrote:
說到底我是反對24耐...(恕刪)


你高興就好

我是不鼓勵也不反對

只能說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

像有些10點一到就會昏昏欲睡的那種 我也不敢找他晚上出門......

還是老話一句,懂得拿捏自身狀況才是重點

我只會RV wrote:
對不起我把你大頭照看...(恕刪)


謝謝大大抬愛!

他比較帥!

不過也可能是被您眼尖發現,
是我多年失散的兄弟!

屆時我會請沈玉琳大哥厚金重酬您!

A夢敬上
看不懂事實的是藝術,看得懂藝術才是事實。用心看,不要只用眼睛。我是雙子座裡的一位平凡人~
如果要我選一個,那我要選八耐。

我已閱讀過並同意遵守討論區規則
意義是三小~只要是自己爽又沒妨礙到別人~有何不可~

每個人的對於任何事情的態度與看法都嘛不相同~

做什麼都要去考慮別人的看法或眼光的話~

那乾脆去別人肚子裡的應聲蟲就好囉~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