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SYM做得到, 為何不做的事?


adison35 wrote:
養活千千萬萬家庭?
是千千萬萬的家庭養活他們公司吧!

自家自產~肥水自己賺?
你說他們公司嗎?還是在說整個台灣?
他們賺到有分你一份嗎?


看在你這麼回文這麼客氣, 我就一一解釋吧。
這是我在WIKI找到的
三陽工業員工數:2400, 光陽工業員工數:4206
若再以上游供應商, 加下游機車行, 說他養活幾萬個家庭也不算超過。

你說千千萬萬的家庭買機車養活他們也對! 不過社會經濟體不就是這樣嘛, 你養我, 我養你, 你買我的東西, 我買你的東西, 錢才有流通, 有流通的錢才有價值!


自家自產, 肥水自己賺, 當然是說整個台灣。
若沒自家自產, 大家機車都得去國外進口, 錢流向國外給別人賺有比較好??
他們目前賺到是沒分我一份, 不過哪天我買了他們的股票, 那就還真的得分我一份了。

至於贊助比賽是否是一個車廠必需條件? 我無從評論。



mr.jorgechen wrote:
看在你這麼回文這麼客...(恕刪)


台灣少一個三陽,不痛不癢.

用台灣的人本錢,賺了去國外設廠養別人

他們國內不做自己的車,跑去國外設汽車廠生產汽車

這就是唯利視圖, 在國內只當韓國品牌的代工廠.

唉! SYM要是在國內做一台SYM品牌的小發(越南那一部)

30萬就有,靠,我就想買一台,值!

15萬T2? 呸!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hobbyq wrote:
那懸吊也要買,台灣應該也沒有能力設計..
噴射系統和電系也要買,台灣的信任度....
輪框也要買,台灣做的只會比大比重......

唔.....這...說起來不整車都進口了 Orz...(恕刪)


應該說整台都買就好了
除了外觀可以用抄的不用買....

看看他們跟日本技術終止後
GY6引擎用了多久才換了現在的新引擎
新引擎還有些問題原廠沒解決(臂如說大家廣為流傳的"迷路的機油")....
在速可達上車架是有研究但是檔車仿賽上根本是"0"
沒有賽事的競爭和焠鍊 很難在技術上有所突破



mr.jorgechen wrote:
看在你這麼回文這麼客氣, 我就一一解釋吧。
這是我在WIKI找到的
三陽工業員工數:2400, 光陽工業員工數:4206
若再以上游供應商, 加下游機車行, 說他養活幾萬個家庭也不算超過。

你說千千萬萬的家庭買機車養活他們也對! 不過社會經濟體不就是這樣嘛, 你養我, 我養你, 你買我的東西, 我買你的東西, 錢才有流通, 有流通的錢才有價值!


自家自產, 肥水自己賺, 當然是說整個台灣。
若沒自家自產, 大家機車都得去國外進口, 錢流向國外給別人賺有比較好??
他們目前賺到是沒分我一份, 不過哪天我買了他們的股票, 那就還真的得分我一份了。

至於贊助比賽是否是一個車廠必需條件? 我無從評論。
...(恕刪)


喔~好煩
最後一帖了

那也只是少部份
照妳這麼說 那鴻海 宏達電 奇美養更多人
TOYOTA YAMAHA SUZUKI一大堆日本跟歐洲車廠也養很多
因為台灣都有組裝場還有銷售點
幫他們賣車的加上生產線的
比三陽工業還要多

所謂的回饋
是要在配備和售價上對消費者有所回饋
或是在社會上有所貢獻 OK~


錢流向國外是沒比較好 這點是對的
但是差個幾萬可以買到更好更先進的技術 我會買日本或歐系車廠...
買他們的股票? 等你買了再說 跌的時候希望你也能這麼挺他們.....

最後一點
現在在汽機車上大部分的科技都來自於賽事(ABS ETB 空力系統等等....)
就連最講究安全科技的VOLVO也都參加賽事
簡單來說幾乎所有的科技都是來自賽場上的測試與淬練
等技術純熟可以了 才拿來市售車上裝備
沒有參加賽事還想要一步登天
你當其他車廠花錢投入賽事是花心酸的?
拿酷龍跟YAAMHA的YZF-R15和HONDA的CBR-150R來相比(去看看規格表)
你就可以知道這其中的差距有多大了.....

還聽不懂
那我也沒輒了...
我覺得主因還是待在政府強大的保護傘下,
而沒有長進,反而把國人當成潘仔在剝削。
新車並不是新開發,
只是把古早的引擎、零件拿來東拼拼西湊湊。
講難聽點就是新組裝零件車,還賣那麼貴。
模具早就賺到回本再回本了。
所以我幹嘛當潘仔去買這些車?!

而國外的月亮也不是比較圓~
今天台灣所產出的車要是真的優秀,
不要說國人,就連老外都買你的單。
不拿其它產業來比,就拿機車相關產業來比。
你看正新輪胎,銷國外變瑪吉斯,
你看不是也賣的嚇嚇叫,
所以投入比賽不是決對,但他決對是你打入國際最快的一條路~

mr.jorgechen wrote:
會發在這版是因為有人...(恕刪)


關台灣人甚麼事..

這2間廠的決策者是全部台灣人嗎.??還是只有2個台灣人..搞清楚在來.
adison35 wrote:
喔~好煩最後一帖了那...(恕刪)


坦白說酷龍沒有對手

以它的等級配備操控引擎車架來說

對於 R15 CBR150R RS4 125 它完全沒有任何威脅

如果是在賽車場跑 或許這三台已經自成一個集團在相爭了

它要拿什麼和人家拼前三名? 只能在後面自我安慰的RV

至於目前的三陽 我相信很多人都等著看它的好戲

真的很可悲 一個企業被人罵到臭頭還寡廉鮮恥 除了貪婪 無能以外 這也是台灣特產


還有我真的對政府的強大交通政令很不滿,
我是個喜歡玩改車跟喜歡老車的人,
我就搞不懂今天我去進了一台車,也完稅了,
但就是沒辦法掛牌,國外檢驗會過,台灣不會???
還得面臨被扣車銷毀的命運.
如果被開一張罰單就簡單多了,自己的財產還...
(因為之前遇到一群騎MONKEY跟金剛的檔車同好,
其中一台在台三被扣車,50cc還被扣...是有什麼殺傷力就對了)

叉題了...因為有人提到ARTC...

其實想講的是,國內有滿多不錯的改裝廠及代工廠,
如果政令沒那麼嚴格,他對於產業的技術發展、提升也是相當好的,
而台灣的製造技術並不差,像國外有許多機車大廠都是請國內代工。
還有就是有許多不錯的機車改裝品也是銷往國外,只是沒內銷。
(日本就有許多改裝品是MIT)

但很奇怪的是,國內的一線大廠做出的品質就是不如人。
我也有國產的檔車,也有進口的檔車,
但你會發現,國產車的加工品質很差,
同樣是鐵材電鍍或烤漆,進口車就是不易銹,
但國產就...#^$#*&^...
...真的很無言...而這還只是外觀面。
(我都很顧車,因為是檔車所以我下雨都不騎,除非沒辦法)

我真搞不懂台灣就有加工小廠做的出來,
為何一線大廠沒辦法做出如此的品質?!


mr.jorgechen wrote:
會發在這版是因為有人...(恕刪)


眼光放遠製造有競爭力的產品
潛在客戶在全球市場

還是眼光短淺關起門玩家家酒
只看兩千萬人市場

哪一個能養活比較多台灣郎?

整天算數字養活多少又多少的
好像少了這兩陽很多人要上吊一樣
兩千萬人能撐起多大經濟規模喔
為何不想想如果能布局全車系
銷售全世界
能製造多少工作機會?

為了讓廠商不要倒
兩千萬人就要掏腰包當盤子喔
到底是付大錢買爛貨的百姓吃虧?
還是收大錢做爛貨的廠商吃虧啊?
mr.jorgechen wrote:
看在你這麼回文這麼客氣, 我就一一解釋吧。
這是我在WIKI找到的
三陽工業員工數:2400, 光陽工業員工數:4206
若再以上游供應商, 加下游機車行, 說他養活幾萬個家庭也不算超過

照你的邏輯
中華電信養活更多家庭...幾萬人上街頭都不影響營運...真是有競爭力的公司阿
中華電信的網路又貴又慢你也是應該要力挺,甘願被剝削囉

要挺國貨...也要看廠商是哪種廠商...要挺的應該是可以出國和人家硬碰硬打仗的廠商
而不是挺只會靠保護和特權形成寡占,躺著賺錢不思長進的廠商
挺這種只會靠保護賺錢的廠商...叫做鄉愿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