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還是一樣跟事故本身沒關係, 跟事故的責任歸屬也無關.
而是跟事故之後的傷亡率有關 !
不管事故誰對誰錯, 只要有傷亡就是整個社會要負擔成本.
傷亡的責任歸屬只對當事人有意義, 對於整個社會來說比較重要的是傷亡所付出的社會成本.
3) 很簡單呀, 公車數量不足是果, 不是因.
就像高捷少人用是因為機車太方便太多了, 只要提高使用機車的門檻自然有人會用高捷.
4) 車"有可能"比較便宜, 但是有些歐洲國家油價很貴呀..... 這就是長期成本.
使用汽機車的人都知道車這東西買來就是賠錢的.....保養, 保險, 油錢長期下來也是很多錢的...
昆蟲博士 wrote:
...關於你的第一點...方向我是覺得= =傷亡率是吧
teabox wrote:
看過許多怪台灣機車亂象的討論~有時造成機車族群跟汽車族群網友的針鋒相對。
相信我上述想要開始的論述如果在幾十年前,一定會批何不食肉糜,有車開誰會想騎機車。
但是現今台灣的許多情況是家家戶戶幾乎都有車開,但中小型機車因為政府幾乎免課稅,外部成本民眾感受低,所以家家戶戶還是都買機車。
所謂機車的外部成本被低估,除了大家看得到多出的購車成本,油耗,保養維修,幾乎免稅,停車不用錢,最大的支出就是社會醫療成本!
台灣是全民健保國家,而騎乘機車上路最大的社會成本是醫療的支出及許多家庭的破碎!
評估台灣應對機車按肇事風險及醫療支出比例課徵所謂的健康稅概念包含汽車族很公平,但政府應迫於壓力不了了之。
節能減碳不是口號,上路安全更是,單車是短程代步的另一好選項,多多參考其他國家的現況,若有四輪車輛需求,買能輕鬆負擔的起,空間夠用即可的小車開,不超出自己的能力。全球油價要回頭已經不可能,大家一起去思考!
****************************
回覆說明:
本篇主題的論述很清楚,台灣民眾對於機車使用,一直有"外部成本"低廉且圖方便的觀點,跟其所造成的社會成本不成比例,健康稅只是一個概念一個暫時討論名稱。
政府有很多方向可以增加使用的成本與不便來解決或降低機車數量的問題,資源浪費的問題,這本是可以嚴肅來討論的議題,可惜台灣只要談到機車...汗
一、汽車與機車針鋒相對,得歸咎於汽機車駕照取得容易,造成氾濫;所以你的討論點不夠集中
二、機車所付出的醫療成本?騎機車出車禍的比率是比汽車高,但是所造成的結果不同,而且機車肇事致死的比率是沒有汽車來的高,相對來說,是否應該討論擬課以汽車該稅較為適宜?
三、節能減碳不只是口號,但現代人是寸金難買寸光陰,相較之下,節能減碳並非主要訴求了,反而是過慣悠哉生活的人所呼的口號
說真的,在這裡請不要空口說白話,請多拿些查證過的數據出來討論,不然都是鄉愿....
人,生而孤獨,跨上檔車,變成了孤獨的騎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