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路權】機車族要覺醒!機車絕對有權上路!


robuni wrote:
不曉得您雨天出門上...(恕刪)



寫得太棒了 ~推
GDKINE wrote:
國外可以 但不代表國內是否適合
看看國內高速公路 上下班時間 放假時間 就塞成龜速公路 機車再入戰局我想只會更塞而已

有權上路 我是不反對啦 即使開放了 個人騎機上國道意願也不大
騎125上去太累 說重機又沒照沒錢租車 不如開開4輪輕鬆又蘇胡...(恕刪)
您真說出了很多人的想法與心聲。

不曉得您雨天出門上班,是否有感到道路比平常更塞?不僅是因為雨天影響視線、路滑大家慢行或拉長跟車距離,更大的原因是有些人因為下雨,不騎機車改開車上班。那您能否想像如果明天起各省道全面禁行機車,平常通勤路線經過省道的機車,明天每一臺機車換成一輛汽車,那麼路上會有多塞?相信您應該可以想像吧!如今國道禁行機車,就是這麼蠢。

就像您說的,畢竟國道很多是收費道路,機車並不會沒事騎上去兜風,也有人像您一樣不想騎車上國道,所以解禁初期上國道的機車並不會多,因此可預想解禁的衝擊也不會太大。

國道對機車解禁,讓汽機車共享國道,為什麼「國道不但不會更塞,反而更順暢;不僅國道更順暢,連平面道路也會比目前更不塞」?很多人覺得國道現在已經很塞,機車再上來更塞,其實不然,因為現在想上國道就得開車,所以很多上下班短途通勤的一人汽車,都是因為想「高速」就不得不開車,所以把道路容量塞得滿滿,行車速率也只能慢慢。(政府敢在上下班交通尖峰時段,全面實施國道高承載嗎?)若國道對所有 125 以上機車解禁,一開始可能只有少數人敢騎上去,慢慢大家發現機車上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危險,又省油,越來越多利用國道通勤的一人汽車駕駛,可能漸漸改騎機車通勤,如此一來,不只國道容量更有效被利用,就連原本這些一人汽車上下交流道必經的市區道路,因為一輛汽車變成一臺機車了,所以市區道路的容量也能更有效被利用,最後連市區道路在上下班時間的交通也會得到紓解。這樣一來,受惠的絕對是全體用路人!民眾何苦被交通部門大汽車主義洗腦,認定國道只有專屬汽車,才對自己有利呢?
你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車牌只有一種顏色你是要怎區別排氣量?
robuni wrote:
王道就是,機車就只要一種牌色,無論你是 Gogoro 還是 Dio 50,就跟 Hayabusa 1300,同一種牌色,無須區分!當然上高速公路的排氣量或馬力門檻,還是要另外訂定。
這麼會講,交通部長的位子你去爭取看看好啦!
沒考過汽車駕照嗎?上面怎麼寫的?
禁止3輪以下及排氣量未達規定的車輛上國道!

要天天上國道跟國道警察灰的話,請每日回報,期待你的勝利。
都已經行動4G行動網路時代了,還一堆人抱持者14.4K撥接時代的舊思維.
如同軍公教年金改革不願到嘴的肉飛了一樣,自私自利的嘴臉.
安全與危險只是塘塞之詞.
一般道路何嘗不是汽機車共處的環境.
馬路上盡是60~100速度的汽機車.
事實勝於雄辯~就是幾十年前不公不義違憲的法規!
早就應該修法的交通規則,被既得利益者一拖再拖!
講了又不聽~聽了又不懂~懂了又不做~做了又不對~對了又不好~好了又不服~服了又不改~改了又不認~認了
每次看到這種爭取路權的貼文,原不想回文,因為在這裡討論這議題就能上國道嗎?而且台灣人民對於駕駛觀念普遍性不佳,自私想法更是不容侵犯,怎麼可能容許"二輪大重機"分享國道資源!只有更多的口水及筆戰而已!但我還是忍不住要再次提出自己的想法!
我是開車族但也是大型重機騎士,我也希望能開放550cc以上重機上國道,目前只開放"東西向快速道路",個人覺得還蠻不方便的,能夠"南北向"國道及"東西向快速道路"串聯,這樣去那兒玩都能節省很多時間,但問題來了~若開放國道依台灣人特有的民族性格,一路飆快,任意變換車道的重機騎士一定有,這點是無庸置疑的,這樣真的會蠻危險的!這點重機騎士應該有所自律,才能讓其他用路人感受到騎重機上國道其實是安全的!(但反觀開車族的飆車、逼車及酒駕事件更是層出不窮! 前天才又遇到一台TOYOTA Premio在”國一”路肩一路狂飆、超車、蛇行,不良的開車行為,所造成的危險性更勝於大型重機,相信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當然能恪守交通規則的重機騎士應該是佔多數,這樣一直被剝奪"路權"畢竟不合理!不能因為可能發生少數重機騎士的飆車行徑,就一直持反對意見,同樣是台灣的公民,而且又是誠實納稅的公民,同樣要繳交牌照稅及燃料費,為何只有汽車能上國道,而大型重機卻一直被反對上國道,這樣是不合理的現象是剝奪人民的權利!以我個人的訴求很簡單:我只是想在騎大型重機悠閒出遊時能享有和開車一樣的路權可以在國道依照規定速限一路順順騎、節省不少的時間,不必擔心一般道路十字路口突然有"三寶"忽然衝出所造成的危險以及有些白目開車族會突然開車門造成的傷害!
為何會選擇騎重機出遊?無非是它的"機動性",倘若每1、2人就開一台車出遊,馬路就容易造成塞車,而國道上若多一台重機行駛相對的就可能減少一輛汽車在國道奔馳,且重機可由外側車道迅速離開,更可疏解塞車車潮!
meida wrote:
安全與危險只是塘塞之詞.
一般道路何嘗不是汽機車共處的環境.
馬路上盡是60~100速度的汽機車.
事實勝於雄辯~就是幾十年前不公不義違憲的法規!
早就應該修法的交通規則,被既得利益者一拖再拖!...(恕刪)
其實機車不能上高速,不能更有效利用現有道路的容量,加重高速、平面道路擁塞情況,對全體用路人都是損失,到最後一定會證明,早日對機車上國道解禁,受惠的是全體用路人

大家可以這樣想一想,假如今天是國道、省道都禁行機車,有人出來說「省道應該對機車解禁」,是否相同一批人也會拿一樣的理由出來反對「省道都是汽車專用,機車上去太危險」...(剩下的我就不打了)

回到現實,現在省道上汽機車共享,有人會再說,「省道那麼多汽車,又開那麼快,我騎機車根本不敢上去..」、「你敢騎上省道你騎呀,就算開放我也不會騎上去的...」嗎?

國道對機車解禁,就如同現在省道上汽機車並行一樣,再自然正常不過,哪來什麼「機車先守規矩,再來談開放X道」的藉口?
jackie2312 wrote:
每次看到這種爭取路權的貼文,原不想回文,因為在這裡討論這議題就能上國道嗎?而且台灣人民對於駕駛觀念普遍性不佳,自私想法更是不容侵犯,怎麼可能容許"二輪大重機"分享國道資源!
...(恕刪)
沒錯,在此討論並不能上國道,可是從討論串裡,可以看出還有很大比例的人,對機車高速路權有迷思。我就是希望大家能把正確觀念一傳十,十傳百,等多數人發現,原來機車能上高速,不但汽車權利不受影響,反而是所有用路人都受惠,那國道機車路權,就能水到渠成了。

國道對機車解禁,讓汽機車共享國道,為什麼「國道不但不會更塞,反而更順暢;不僅國道更順暢,連平面道路也會比目前更不塞」?因為現在想上國道就得開車,所以很多上下班短途通勤的一人汽車,都是因為想「高速」就不得不開車,所以把道路容量塞得滿滿滿,行車速率自然也慢慢慢。

若國道對所有 125 以上機車解禁,一開始可能只有少數人敢騎上去,慢慢大家發現機車上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危險,又省油,越來越多利用國道通勤的一人汽車駕駛,可能漸漸改騎機車通勤,如此一來,不只國道容量更有效被利用,就連原本這些一人汽車上下交流道必經的市區道路,因為一輛汽車變成一臺機車了,所以市區道路的容量也能更有效被利用,最後連市區道路在上下班時間的交通也會得到紓解。這樣一來,受惠的絕對是全體用路人!民眾何苦被交通部門大汽車主義洗腦,認定國道只有專屬汽車,才對自己有利呢?

大家可以這樣想一想,假如今天是國道、省道都禁行機車,有人出來說「省道應該對機車解禁」,是否相同一批人也會拿一樣的理由出來反對「省道都是汽車專用,機車上去太危險」...(剩下的我就不打了)

回到現實,現在汽機車共享省道,有人會說,「省道那麼多汽車,又開那麼快,我騎機車根本不敢上去..」、「你敢騎上省道你騎呀,就算開放我也不會騎上去的...」嗎?等國道對機車解禁,大家都受惠了,再回頭看看,就知道今日國道禁行機車有多蠢!

國道對機車解禁,就如同現在省道上汽機車並行一樣,再自然正常不過,哪來什麼「機車先守規矩,再來談開放X道」的藉口?
robuni wrote:
不曉得您雨天出門上...(恕刪)


用講的誰都會阿!

1.臺灣地形、氣候多雨、城鄉發展落差以及公共建設老舊(包含國道、快速道路等都不以機車行駛為設計)
這些不利機車行駛國道的風險問題如何解決?

2.很多人歸咎駕駛者問題,沒錯,臺灣駕駛素質的確很差,這是事實,如果依照這個事實開放機車上國道,
傷亡只會更多,所以這不是機車上國道的理由(或藉口?)之一,請具體提出台灣駕駛素質改善方法(如教育政策),
以及機車車禍肇事率標準,例如多少數值以下,再來討論開放國道。

3.臺灣機車密度為世界第一,所以說國情不同不能相比是事實,機車駕駛執照取得難易度、無照取締執行率等
「資格問題」要如何嚴管?

4.要劃掉禁行機車可以,請提出劃掉禁行機車後車禍發生率之影響?不可否認,在特定路段禁行機車的確有它的功用,
能降低許多車禍發生機率。

5.開放機車上國道後,請評估對國道運輸之影響?你確定更塞還是更順暢?政策下去沒得回頭路走。

-------------------------------------------------------------------------------------
我個人是不贊成機車上國道,因為臺灣機車太多,如果車禍發生率是0.01%,1萬用路人就有100起,10萬用路人就有1000起,
再者不論機車或汽車發生事故,據統計機車事故死亡率事汽車兩倍,即開放機車上國道會增加多少人傷亡?有沒想過?
以下內政部警政署查的資料,如果機車上國道,死亡人事至少提升兩倍以上。

103 年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 1,819 人,每萬輛機動車輛肇事率為 143.67 件、死亡率 0.85 人。
-------------------------------------------------------------------------------------

OK,講正題的,如果要討論機車逐步上國道這個議題,我覺得到不如正視臺灣公共運輸落後這個問題,
理想化的狀態是台灣不論城鄉,大眾交通工具都應該積極發展,逐步降低個人機車使用率,當然這是理想化。

我自己住台北,我舉一個例子就好:「如何有效將機車族轉為捷運族」
這個問題即最重要確沒有人能做好,才導致台灣機車族群過於龐大,衍伸空汙、噪音、塞車、事故等問題。
很多人會說捷運蓋的不夠多,的確是,但這不是問題的重點,重點應該在於捷運站體的延伸,

1.可以參考日本地鐵,在地下作站體延伸,除了檔風遮雨,還可以製造商機,臺灣雖然受到部份地形問題,
無法地下延伸,但可以考慮人行道雨遮、空橋等方式,有效將站體延伸到各個人群聚集點。

2.短程捷運公車不夠多,應該將現有公車路線大幅減少,增加捷運站接駁車,增加離捷運站較近者的使用率。

3.建設捷運站停車場(塔),提出配套措施,例如高收費,但搭捷運可減免,增加離捷運站較遠者的使用率。
此外也可以降低汽車找停車位時造成的塞車等問題。

4.增加汽機車持有成本,例如調高稅率。

5.搭乘公車捷運轉乘高鐵可享優惠減免。

這些政策絕對比什麼機車上國道安全且有意義多了




colastar77 wrote:
當機車高速摔車時....(恕刪)
如果國道要比照省道.那高速公路就不叫高速公路了.
為了分道.每個交流道前都一定要設定紅綠燈.
這區域前後1公里左右車速要降到60.
為了讓機車有空間可以停下來換雨衣或處理一下臨時事件.
所以每隔十公里左右就得要設定機車臨停區.
這區域前後1公里左右車速也要降到60.
這一切都是為了機車族上國道的安全嘛.
這樣做機車族就能安心上國道了.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