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機車這麼好用 怎麼好像只有台灣流行?(更新)

大家好像都想要在交通工具上分出階級,然後機車是屬於比較低階的,
其實在我看,交通工具本身並無階級之分,重點是使用者。

再者,台灣機車多,這只不過代表台灣的城鄉發展以及台灣的人地比的特性剛好適合機車這種交通工具,
跟什麼是不是已開發,還是有沒有錢,應該沒有直接關係吧!

當我要出門時,想到停汽車要等車位,坐公車又不想等,我就會選機車,這不代表我沒汽車,也不代表我將要不遵守交通規則,關鍵是我要方便。

那台灣要如何解決機車很多的問題,大眾運輸很多...真的可以解決嗎?
其實只要再過幾十年,人口下降到現在的三分之二,大概就沒問題了。實在是人太多,地太小,
怎麼做都沒法解決的。

你看紐西蘭,土地是台灣七倍,人口約七分之一,就算人人騎機車,也不會覺得擁擠。

以上 僅供參考。
800bmm wrote:
冬天會下雪的地方機車...(恕刪)


日韓的大眾運輸是不錯,但是不必太過神話。

地鐵網路真正夠密集的地方,也只有首爾、東京、大阪等幾個大都會。
其他地方像是札幌、仙台、名古屋、京都等,人口密度不比東京低,
但是地鐵密度和東京完全沒得比。

名古屋和札幌的地鐵密度和台北差不多,仙台的地鐵密度實際上比台北低,
京都則是因為怕地鐵工程破壞古蹟,施工非常慎重緩慢,只有三條主要幹線。
在這些地方,大眾運輸工具還是以公車為主。

現在的日本,機車總數是台灣的 1/4;
以人口平均計算,台灣每百人擁有機車約 60 輛,而日本則是不到 3 輛。
確實日本有很多地方騎機車很方便,但是機車就是不流行。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心態」的問題。

1. 對於「效率」的心態不同。

日本有很多地方是地鐵、電車到不了,公車兩小時一班、下車還要走很遠的。
而通常這些地方也不會列在台灣人自助旅行團的觀光手冊上。
而且這些地方還不是什麼窮鄉僻壤,有些大都會的周邊衛星市鎮也一樣。
例如東京附近的三鷹,中心區走到任何一個最近的車站都是公里等級。
還有釧路附近的鶴居,人口也不少,往釧路的公車間距就是小時等級。
不開車的日本人碰到這種地方怎麼辦?簡單兩個字:「認命」。
需要來往通勤,就早點出門。
交通實在不便,就在當地討生活。
生活機能不足,就簡樸過日子。
嚮往都市生活,就努力打拼存錢。
孩子長大上學,就勒緊褲帶買車。

台灣人其實也很認命。每天長時間通勤,默默打拼賺錢的人,構成這個社會的大多數。
但是認命的人,不會跑上網路論壇大發牢騷,好像他沒名車開沒豪宅住都是社會欠他的一樣。


2. 對於「安全」的心態不同。

日本人傳統「婆婆媽媽」的社區人際網路力量極大。
日本人之所以給人守規矩的印象,大部分都要歸功於這些傳統道德禮教的壓力。

實際上日本在 1970 年代是很瘋機車的,這股風潮也造就了暴走族這種獨特的次文化。
暴走族帶給社會大眾的反感、以及接連發生過幾次重大機車事故,
讓 1980 年代後期的日本社會形成了「機車 = 不成熟」這樣的潛規則。
多數學校對於機車有嚴格規定,同時機車產業也自律,機車廣告不走酷炫耍帥的青少年風。
而當這個世代成為社會主力、為人父母之後,
自然而然就把「騎機車和我的身分地位不相配」這種心態承續下去,
因為他們自己就是被這樣教育的。


以上兩種心態,才是造成日本和台灣對於機車在根本上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
機車確實是很「便利」,但是你為什麼要追求「便利」?
沒有了這些「便利」就會帶給你相當的「損害」嗎?
還是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達成同樣的目的嗎?

簡單的說,台灣人把「自己便利」放在價值判斷首要位置的心態不改,機車就會在台灣繼續流行下去。
至於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就看個人了。
以前看到新新聞說..........
為何台北市不禁止騎機車?
說騎機車很危險
應該鼓勵MRT、開車
政府沒膽嗎?

䂺才發現
有人很高貴........也難怪有人說高貴的XXX
騎機車會照成大家的困擾.........

最好
䂺去的地方都有大眾交通工具可以到...
機車的社會成本會比MRT、CAR高?
根本不可能,
120KG的車VS1500KG的車
以跑8萬公里來算
剛好就用差不多1500KG的汽油而已.......
更何況
金屬、塑膠、皮革的製造成本肯定比汽油高多了




swfantastic wrote:
奇怪了,一個國家機車多不多怎麼會和先不先進所得高不高扯上關係!?
很多樓友都說了,歐洲很多國家機車也不少,難道他們也比較不開話嗎!?
看看對岸中國,你有看到機車滿街跑嗎!? 照這種論點他們就又比我們先進嗎!?




沒辦法 有不少官員跟人民 一直有種偏激而無知的思想
認為要開小汽車才叫尊貴 騎機車等於落後
然後被交通官員洗腦說 大眾運輸才叫做進步 然後都沒去想蓋大眾運輸背後有多少利益糾葛炒地皮 還有我國天災頻繁 大眾運輸遇到地震或颱風龐大損失的問題

而國外也不是到處都大眾運輸 很多人搞不好都沒出過國 只會官員說什麼就跟著說什麼
一生當中,至少要擁有過一台電漿電視或OLED電視。

auxo wrote:
如果仔細算過汽機車的...(恕刪)


以前的機車也可以載很多人(笑)
話說回來~在路上的汽車大都只有一個人開~這才是重點啊~
T_S WJ

convergent wrote:
標準的「完全錯誤」觀...(恕刪)

車重
1.8 汽車車種大約是125機車的10倍 50機車的15倍
每公里的耗油量
1.8 汽車大概還是 125機車的2~3倍
兩者引擎的效率差蠻多的 (機械效率高與低、燃燒完全與否)
2行程又比4行程效率更差、有 

耗油量來看
汽車至少要做到兩三個人才有機車的經濟性

不過從空氣汙染的角度來看
機車引擎不完全燃燒產物多非常多
其實還比較不環保
像是不完全燃燒產物HC
同樣燒一公升小五十是125的七八倍
125又是1.8汽車的兩三倍
其他有毒廢氣像是一氧化碳CO, 不完全燃燒氮NOx
也有類似的趨勢
用每公里所產生的不完全燃燒有毒氣體
機車其實比汽車更多
更慘的是在市區加減速的頻繁的環境中
不完全燃燒產物會更多

所以單從耗油量看起來
機車比較省油
但是從有毒廢氣的產生來看
汽車反而比較乾淨
很多人以為機車無法在冰雪的路面上無法騎乘,這裡有個影片可以參考一下,只要用了雪地胎,一樣可以在冰雪上跑。

連結
很多人都說日本地下鐵跟公車很方便?
我只能說,這些人都住在天龍國吧!!
請不要把東京當成是全日本!!
小弟自己住名古屋,也是有很方便的地下鐵沒錯
但對名古屋住在守山區,綠區,南區還有中川區的民眾來說有沒有地下鐵都一樣
因為這幾各區域不是地下鐵沒到,就是根本不好利用

日本人不太騎機車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第一,考超過50cc以上的駕照要去駕訓班兩個月,考到好要日幣10萬(台幣約3萬6千多)
第二,日本的冬天冷到爆!!體會一下冬天的合歡山就知道(一年有3,4個月都要冰起來)
第三,日本沒有慢車道,也就是機車要騎在快車道上,危險性很高(對日本人來說)
基本上就是以上三點

另外,在日本修機車居然比修汽車還要貴!!
光是換個輪胎,汽車的還有輪圈平衡只要日幣1050(台幣約3百7)
但塑膠車換個10吋輪胎的工資居然是汽車的2~3倍!!

捷弟 wrote:
個人覺得整條馬路都是機車道+公車道 挺霸道的就是了...




妳什麼時候看過有 "機車道" 了
禁行機車道才是最多吧




然後養成一堆開車的觀念偏差
什麼叫做我們的汽車道 只有快車道跟慢車道還有混合車道分別拉
而且 機車也屬於汽車內的一種 也都屬於快車

車道是人民共享的啦 還我們的汽車道勒
一生當中,至少要擁有過一台電漿電視或OLED電視。
大眾交通工具發達,普及率高
誰會想騎車阿??

想到下雨騎車就很蝦
想到跟盛裝打扮的妹騎車就很蝦

搭捷運,玩個smart phone,或睡個小覺,欣賞辣妹
多悠閒阿~
誰想每天騎車拼死拼活?!!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