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做得到, 為何不做的事?」
很抱歉我認為SYM連輕型速可達都做不好了
檔車或是性能車就算了吧...
大約兩年前買了一台TINI
跑維修的次數讓我信心全失
保固內是不用花到錢
但是小地方一直壞,且都是很好解決的小地方
廠商卻連這些小地方都做不好
設計瑕疵的地方,居然連事後修改的意願都沒有
真的很難去接受這種品質
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因為TINI的電瓶束帶設計不良
所以騎乘在台灣的爛路上
電瓶很容易在車廂內跳森巴舞
然後進而把電池艙的檢修用外蓋也撞開
造成外蓋總是會掀起來一小角
久了外蓋還會因此變型
“固定電瓶”這麼簡單的事
SYM都可以把它搞砸,且居然連意識到問題的態度都沒有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因為我騎了快兩年,路上看到不少同款車
居然與我有相同狀況的車輛並不少,都是外蓋掀起一小角
這款車販賣的期間,廠商都沒有發現到嗎?
問了許多家SYM的車行,居然也告訴我沒聽說過相關災情...
最後只好DIY,用調尼龍束帶將電池固定好,問題就解決了
這麼簡單的動作,SYM如果發現設計有瑕疵,大可請車行幫忙協助固定電瓶
但SYM卻沒有任何動作,只忙著小改款,把TINI的車頭換個殼
把儀表換成數位然後改名成Mii當新車款來賣......
這就是我所認識的SYM
其餘的問題諸如
故障只會消除故障燈,表面維修的手法讓我搖頭
電腦版本改版不停,故障燈至今依然沒有熄滅過
剎車把手設計不良,觸動剎車燈的開關容易失靈...
騎了不到一年就出現奇怪異音,技師還告訴我那是正常...
我不懂機車、也對機車沒有多大熱衷
我只單純的以首次購車的一般用途用戶
表示我對SYM的失望透頂...
本來對金旺、野狼還有點興趣
不過我是不是該去追尋日本合作時代留下來的產物?
新車這種品質、這種價格...OMG
別再搞笑了好嗎?
兩陽的新車,真的讓我提不起興趣
要選他們的新車,我不如買中古車算了
家中的老JOG都沒那麼難顧,可靠太多了
確定還要爭辯下去嗎?
真相出現的時候恐怕有人就要乖乖閉嘴了

姑且就從"追風"少年兄那個時代說起吧!
從最貼近普羅大眾的角度來看我想應該更容易理解!
那是一個安全帽=屁的時代=.="
也是各家機車開始百家爭名或剛要開始起跑的時候...
dio
兜風
NSR
RZR
名流雙煞(100ˋ150)
豪邁
迪爵等車系正式進入年輕人的生活!
各式改裝品自然不在話下.而傳說中的"大度路時代"也毀了一堆名駒

那麼...
當年的這些名駒.若有在正常保養ˋ更換零件的狀態下可以活多久?
這個答案我想你們都看到了!
而我想要問的是......
為何當年這些廠商可以做出這些耐操ˋ問題數據只有個位數的車款.
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但車子的問題與日俱增?
而在馬車正式引進台灣之後(應該是1997年那邊?忘了一..一||).
這些問題就逐漸的出現?
馬車是哪家的愛駒就不講了.而在經過這些年的競爭之後...
又為何唯獨此廠商問題是最少ˋ車子品質也是最穩定的?
(但是貴="=||可是心甘情願QQ)
我記得這個主題我回的第一篇就是:{要拿啥去跟人比?}
我想這句話就已經點出現狀了一.一"
三星為啥可以從當年被看雖小到現在可以跟頻果對槓甚至幫頻果代工?
政府支持+人民願意支持>>造就了現在的三星!
那麼反觀國內?
說的比較難聽一點的!
只是在走NOKIA的後塵罷了一.一"
但是NOKIA目前也正在力圖振作轉型當中.試問!
在國內的兩陽有哪個是這樣做的?
三陽ˋ光陽ˋ山葉的歐都敗我家裡都買過.也都在服役中!
但是維修次數最少的?
拍謝!是我的馬車=.="
其他兩隻這半年內我已經看我老爹跟老哥丟過去車行9次(正常換油換料不算)!
我的老馬是10年車.另外兩隻不到五年.
但是兩陽的車子健康連一台老馬車都不如?
那我下次換車還要考慮這兩家的嗎=.=?答案是不會!
mr.jorgechen wrote:
你小看了台灣人的技術層面了!
今天財經介紹了正達,可成,大立光與辰鴻這幾家公司!
我看到的是台灣人的精神!
正達老闆當年去日本想學技術時,被日本人笑台灣人做不出光電玻璃!
他受辱回台努力研發,成功達到標準拿到apple訂單!
可成也是當年技術求助無門,自行研發,拿到apple unibody訂單!
你怎麼知道國產車廠沒投入人力資金在搞研發了?
很不幸的...您所說的那些公司...都是不靠政府保護的內銷市場...直接在沒有保護的國際市場上和人家肉搏戰...和這些靠政府保護的國產機車廠...是差別相當大的
競爭...才是真正成長的最大動力
過去台灣一年高達100萬輛的內需市場..的確是有可能養出幾家能出去打仗的車廠...
但...哪也僅限於150cc以下的速克達...
事實上...台灣現在在150以下速克達的世界競爭力是有的
150cc以上...內需市場太小...關稅保護下的內需市場還是無法讓業者有世界競爭力...所以就別自我幻想了
政府該做的,應該是撤除保護,讓台灣廠商面對國際的競爭...這才是真正會成長的動力
150以上就別做了...做也做不好...也賺不到錢...資源應該投在最有效的地方
150以下速克達...不保護...其他人要進台灣...也只能搶到小眾市場...根本打不贏三大廠
但是撤除保護...對於台灣政府去和外國談判...要求別人也撤除保護時是必要的條件
拿台灣150cc以上的市場...去換別人150cc以下的開放...這才是對台灣車廠最有利的政策方向
mr.jorgechen wrote:
你是被日本人洗腦, 洗到自認為台灣人沒出頭天了嗎?請快移民去日本吧, 看日本人會把你當自己人還是當外來低等移民!!!
再加上日本人可是很有愛國民族意識的, 我想他們是看不起那些對自己國家沒認同感的人。
光陽, 三陽等國產速可達, 難道還得先比個賽才能上市?
豐田, 本田的非比賽車種, 還得先上過WRC才能賣向全世界?
一台國產紅牌, 滿足大家通勤方便(可上快速道路)之餘, 還得比過賽才有賣相?
這世界的機車, 不是每台都得得比過賽, 拿個獎杯才能賣得出去。
台灣, 也不是每人都是騎重機拿超速罰單的。
若真有國產紅牌檔車, 潛在客戶就不會是那群追風少年狂加速的改裝狂加有本錢的人, 有本錢的人都去買BMW了。
而是一台上班買菜, 假日旅遊, 維修方便的重機!!!
...(恕刪)
你是被兩陽洗腦了嗎?
趕快去他們公司應徵工作上班
除了近年來的環保以外
賽事本來就是在汽機車界最有用的行銷手法
不是要去參加比賽才能上市? 懂嗎!
賽事不是只強調單一車種也可以強調自家的技術和科技~ 懂嗎!
是藉由賽事來宣傳 不是要每台車都上場比賽過才拿來販賣~ 懂嗎!
滿足通勤通常都是小CC數的速可達
你看過哪家廠商的紅牌重機是強調通勤的嗎?
強調的幾乎都是駕駛樂趣、性能操作和貼心的電子設備及承載空間~
就連YAMAHA的TMAX和SUZUKI的漢堡王也強調車子的運動性和引擎性能
懂嗎?
還有一點你沒說
為什麼兩陽把車賣國內賣的比國外還貴
光這點就讓很多人買不下手了
更別說那在設計上的缺失了
不是被日本洗腦
而是這樣的對待自己國內的消費者
實在是在這世界上獨一無二.....
好啦~
你去他們公司應徵好了~
去把你那偉大又不切實際的夢想講給他們聽好了
看那些高層會不會理你 還是會把你開除!!
mr.jorgechen wrote:
你是被日本人洗腦, ...(恕刪)
這麼說你比較容易理解
Intel為甚麼大家都知道他能力很強??
對了
不就是長久以來建立起來的嗎??
他為甚麼要賣一顆沒多少人要的頂級CPU??
賣那些中等主流的的處理器不是獲利更高嗎??
答案是
那是為了向別人證明他們的工藝水準世界一流
有些產品一出現就不是為了賣錢
包含你現在賽場上看到的車種
有時候宣示的意味大於收益考量
不然沒幾個蠢蛋願意每一年花幾個億投資在賽場上
那是種無形的投資,看不到成果有多少的
我們台灣的企業普遍都有個毛病
每做依樣事情要先評估效益
可是有的事情不是評估就有結果的
HONDA若沒有常年參加車賽,你信它的引擎世界一流??
這種東西的效益是無形的
這就是品牌的價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