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已鎖定 請分析! …150以下速克達,山道的首選?

Mac02 wrote:
就拿我現在的G-MA...(恕刪)

其實大B拿來爬坡跑山 動力也只比鵝好一點點點點而已...加上原廠傳動拖很大
威的是運動性,不敢說剛性穩定性能比拼G妹,至少跑髮夾急彎上下山比較不怕磨下導流...

我用原廠動力B跟原廠動力RC150跑過136,上坡從頭到尾被放假的XDDD
但是純粹殺彎的狀況就不同了,大B天生殺彎就不是RC能比的....
整個入彎->側壓->補油門一氣呵成...不過油門方面在入彎前要放的夠精準,這是動力問題無解
RC跑起來感覺就累得多(不管自己騎還跟車看人騎都一樣)

所以下坡就靠心臟跟彎道補油門技巧來追
但是結論不會變...還是從頭到尾被放假的XDDDD

只是比較有輕鬆寫意的操縱感而已 這是懸吊,軸距,車台設計的優勢 提升的是操縱性跟安定度
至於動力,天生的差距還是無法無視的...當然如果你是羅西那就另外一回事

如果只是要純粹通勤跑山,那鵝系絕對適合...操作性能穩定良好 過彎輕鬆愜意不會對操縱感有奇妙的擔憂
BWS就要看人,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只比G妹好一點點的生活機能
(還有就是不要看到X-HOT外型有點像就認為運動性能等同BWS...對我來說差距還蠻大的)
如果是要在山路跟人爭兇比快看誰殺第一,那不適合,動力就輸一屁股了 不改只有被人放的份
再殺都是七天才到家,何必呢?
neitia wrote:
還有就是不要看到X-HOT外型有點像就認為運動性能等同BWS...對我來說差距還蠻大的...(恕刪)

對於這點個人還滿認同的!!
光是看到底盤高度(寬度)就知道傾角方面叉燒穩輸的!
大B天生運動性能真的不錯~
要不是那詭異的加油孔位置,我想會有更多女生想買他

G妹騎起來也是很輕鬆寫意~視輪胎抓地力控制好進彎速度~躺進彎道~
其餘的就交給車子了~身體也不用刻意斜掛~想在彎中變換路線只要輕點後煞~
還可以戲弄傾角與自身落差太大的車子~車身不會有多餘的反應~
車手只要想著怎麼享受離心力就行了!會讓人不想太早離開彎道的感覺!(因為一出彎又要被放了XD)
弔架主要是跟引擎固定方式有關

引擎固定方式
雙陽是類似"掛"在車架上,所以沒有什麼"引擎弔架"可以改
Y牌是用個弔架"撐"在車架上,弔架的強度不夠就容易變型
例如馬車就是明顯的例子



(光陽&三陽)

上置弔架優點:

車架與引擎的結構力較強,而不須類似用下懸吊式引擎吊架還需要另外的輔助型吊架來補強(狗骨頭)
造價較便宜,有利車廠壓低成本造成獲利

上置弔架缺點:

受力都在後避震上面
以這種弔架受力方式在過灣中要穩定的話
彈簧磅數要夠、預載要充足
別忘了後避震搞好了,還有個前叉要搞
整個避震調教與Y牌相比,其實是相當費力

PS:很挑後避震器,用好的與差的差很多



(山葉$鈴木)

下置弔架優點:

過灣穩定,前後避震易於調整,不太挑避震器

懸吊支臂較長,作動確實,有效穩定後輪彈跳



下置弔架缺點:

需加裝輔助支架(狗骨頭),成本較高,會反應在車價上

比較容易變型,市面清一色為狗骨頭強化產品

比較不耐用
PEACE
么兩四洞 wrote:
對於這點個人還滿認同...(恕刪)


家中剛好有大B以及RC150 兩台車的重心一台偏高一台偏低

不過同樣原廠動力輸出去跑山路 大B的過灣水準不錯可惜出灣補油門時候就有點囧了 追我自己的RC150就很囧 遠巴巴看著朋友騎自己的車子越放越遠 .......

RC有強化過懸吊在出灣那時候油門帶出來那種操控性表現就很好玩 這樣很像在欺負未改的大B吧.......


不過等大B動力小改後相信結果應該不是這樣了


題外話樓主不見了......總該有理想車款了吧????


cyslove wrote:
弔架主要是跟引擎固定...(恕刪)

就我所知......G-MAX車系上下弔架皆有耶!!
而且也沒有狗骨頭的設計......不知道這樣是好是壞
成本特高?


野 wrote:

家中剛好有大B以...(恕刪)

應該是有理想車款了~
樓主有到G-MAX車友分享區取經!
方向很清楚了~只是還在車系不同級距的動力上猶豫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