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請問這樣的油電混合機車,性能數據如下,一台賣九萬(含政府補助一萬就變八萬)的話,大家會有興趣嗎? [更新: 大家請看規格仔細一點] 4/2更新

此外,這台車應該不太適合長途巡航,或者說長途巡航時他就僅是一部普通的125
為何呢?因為跑長途的人都知道,油門一定開很大,屆時超過一定里程之後,電池電力早就被吃光,而發電機發的電無發提供充電,因為全部用來給馬達做動力輸出用,所以這時候就只有內燃機在做功,電池是無法做功的。

除非你每隔一段時間就放慢速度讓電池回充

考慮發電機效率與馬達效益,會比CVT傳動效率大多少?CVT通常都被認定只有80%,
發電機呢?馬達?這兩個加成之後,會不會有80%以上?有90%嗎?
當電池耗盡時,而發電機無法及時回充,那就如我開頭所言,這是一部普通的125,而且還是很重的一部
因此,可以直言的是,這台車要定位在市區或短程行駛

若要定位長程,除了加大電池之外,恐怕內燃機引擎也要加大不少,增加電池回充能力
不過,我覺得該產品首次面世,以絕大多數使用者市區騎乘習慣為主,應該是個不錯的出發點
你們可能缺乏的是產品定位,而不是性能指數。
油耗 60km/liter
油電車就是要比省油嘛
那這種油耗和極速100km的速度
address就做得到了
何必買油電車
一台還貴松松
多了三萬
以三萬的油錢來說
address可以跑超過六萬公里耶
而且不會有要充電的問題
油門直接拜到沒有就可以了
就像頭又大那台油電車
買他的肯定是盤子
最近電視不是廣告一台1L跑3XKM的嗎
何必買頭又大那台
1.5CC跑個20公里的油耗也不算什麼呀
另外WOWOW100的油耗也差不多是這樣
輸了極速而己呀
野狼也可以辦到呀
以環保來說
一樣吃油
油耗普通還多了個電池的污染
可以說是雙輸
我不會買這台

明年VW可能會在上海推一台汽車
0.99L跑100 KM
才賣 4000 RMB
http://www.suvtw.org/forum/archive/index.php/t-21437.html
這種車才有競爭力
極速 120 KM
這種價錢在台上市的話我也要買一台
比偶都拜好多了
scrood wrote:
100kph是限速啦,可以更高,但是不省油也不安全.
時速一百只要用5kW我的馬達有12kW....要更快完全沒問題的

5KW不到7馬力,比100cc左右的引擎還小,比125cc的輪上馬力還小一點
125cc 110~120kg車重,通常只有9xkm/h的實力而已,這台200kg的車可以跑到100km/h
非常令人驚奇

也就是用極速在跑,靠電池輸出即可?
發電機可以不用輸出電力給馬達,而只是單純做為電池回充?

若是這樣,這麼大功率的馬達只是為了加速?
但是這車的馬達是沒有變速的,所以只有達到最高轉才能有最大輸出吧?

這個地方真的有點看不懂

若真的非筆誤,那麼我那一篇不適合長途巡航就是錯誤的見解了
開版大說的

以工程角度來看, 兩隻避震器是最沒有價值的設計

但是以消費者角度來看...

兩隻避震器是很有價值的設計...

不然為什麼現在各車廠都頃向雙槍設計呢??

我說的有沒有道理呢....
我可以等塔塔Nano嗎?
再過幾年就有了!!
小弟發表一下個人的感覺
先不管品牌 外型,耐用度等
以這樣子的規格賣八萬元,而實際購入價格與現行大品牌頂級五期噴射車價格差不多(約7XXXX)
我會說我會買

先來說現行五期噴射車,雖然號稱已經拉出14.3PS的馬力,但是為了對應五期法規(ECE CYCLE)
在軟體的撰寫上針對起中速寫的非常的軟力,大馬力輸出域都在高轉速的時候出現
然而這樣的輸出對於台灣通勤族來說其實根本沒啥用

了解ECE CYCLE的人可以知道測試的最高時速才53KM/HR 且持續幾秒而已
絕大部分測試時間都在起步到30KM/HR就減速
因此你騎了一台頂級的五期125噴射車,騎起來比十幾年前的豪邁還軟力 真的會吐血

如果是HYBRID系統了話,除了避開起步 HC排放以及減速時的NOx排放,加上電動馬達的高扭力
其實何樂而不為呢?

況且無怠速運轉大家等紅綠燈不用聞廢氣也是不錯(君不見前陣子環保署還在推動紅燈熄火的蠢政策)

總結....我需要的就是起步大扭力的車 尾速有現行車的水準 管他怎樣馬達還是內燃機驅動
只要程式有寫好不要當機顧路就好了,反正我順順騎還是卯起來騎,沒電了話引擎會啟動讓車子充電會跑就好
記得也要會顯示哪時候該換機油,不然跟平常的算法不同會很麻煩

再來就是說品質的問題
台灣是個速克達王國,車子多,車行多,DIYer也很多
民眾對品牌的情節很重,這幾年出了幾個相對較小廠牌的車(如力道,CPI等)
其實認真看他們的引擎其實架構上與大廠牌的幾個引擎族類似
但是大家就是會考慮它到底耐不耐用
如果這技術是跟大廠牌合作,有著一定的品管,一定的通路以及零件的供應
相信會很多人買 也是大家在意的地方





再回答一些大家的問題 ^^

1. 您是打算自己自創品牌製造機車呢?還是,拿市售的機車來改裝呢?
答: 我們不希望創品牌, 希望能賣給國內自主品牌機車廠.

2. 如果用的是類似TOYOTA PRIUS的方法
起步電動->到了一定速度轉為引擎...順便發電回充等等
就相當不錯了....
答: 對, 基本上就是這樣, 但是運算的方法比這個複雜一些, 電腦會自己考慮電池的電量以及馬達所須的功率來覺得引擎是否要發電以及要發多少功率. 電池永遠不過充不過放, 所以我們才能保證電池的壽命.


3. 樓主提到需要125CC才可以達到效能比,在下認為如果可以50CC達到極速80(GPS時速),扭力夠大。
50CC的省油能力應該更可怕吧,重量跟價格應該有強的空間吧?
答: 50cc的引擎要持續輸出4kW有困難, 而且成本跟125的一樣, 我們傾向以後不提引擎的排氣量以免讓大家以為這是一輛正常的125cc機車.

4. 中置避震
重要的還有
煞車請用好一點的...Orz
答: 我也希望這麼做 ^^


5. 通常愈不需要特別保養維護最重要,電動車就是敗在這點(電池問題)
所以你說強調的馬達及電池模組耐用度很重要
答: 如上所言, 我們對電池的保護很周到,同時提供相當長的保固, 加上使用已有的維修管道, 希望能避免很多問題.


6. 另外請問~你們有去三橫、北宜、蘇花、陽明山、貓空...等等的山路測試過了嗎~~
我到比較想知道山路的測試結果~
答: 路試還沒 ^^ 只有在dyno上跑


7.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防水設計
台灣多雨,加上有電池系統,不注意防水,恐怕車子會有許許多多問題產生
像K牌之前的某號稱未來車體的車子就是許多設計不良而造成許多問題....
以上
希望能提供作為意見
答: 一針見血阿! 我們正在傷腦筋泡水後如果處理, 年年都有泡水車阿...


8. DC 120V....很危險...
建議可以出三種車型...
答: 各種車型都可以使用一樣的technology, 我們現在想要專心一個model打出第一棒, 希望能成功, 好緊張阿.


9. 不知道是否可以放個Demo圖啊???
外型外觀的圖就好....不用詳細說明各零件作用也沒關係....
很想知道外型會設計什麼樣子XD
答: 不好意思我只有馬達和控制的東東, 而且看起來只是一輛機械怪物...


10. 請問您有相當厲害的 獨家 技術嗎?
若沒有,其他車廠應該很快就 抄 走了。
答: 這個很恐怖阿, 所以我們想要把power做~很~大, 希望能增加別人copy的難度, 國內電動機車產業通常只能做到3kW, 我們一開始就切12kW和扭力控制, 加上專利, 希望不會被copy光光.

晚上再續...
120V的東西, 怕會很危險,
還有就是它這東西搭配很重要. 沒辦法DIY的.

那就對啦
某某車款對應改裝 到貴廠改裝後跑的跟飛的一樣
這樣的改裝 類似網路上sym的高手窩
是由原廠改裝 消費者性賴度也比較高

單純只想衝出一個新車的市場
不如同時考慮一下那些機種可以對應到這系統
雙管齊下 或許有市場生機
有考慮增加到150cc嗎
車箱會有很大的空間放全罩式安全帽還有空間放其他的這樣大嗎
會有考慮車充座這東西嗎

假如有很多方便性在 價格與目前125/150車價差不多我想應該會有人買吧
噗浪 http://www.plurk.com/learn/invite
小弟比較世俗點來要求
年輕人買車大多是自己看喜歡 後面大多都是大人買單
而且這車應該只能吸引到小眾的部分 有主動購買欲的還是出社會階段的族群
想了幾個東西請板大看看吧 !!

1.車子要安全
- - 防摔 防水 耐久放(風吹日曬) 耐超 (經嚴酷考驗後都不會有問題)
內部機構要好好想想防護措施
2.車體重量
- - 不知道目前車子的重量多少 最好不要高目前125CC太多
電動車/油電車 觀念上都比較重
3.車廂要夠大
- - 最好能放下兩頂全罩 不然 全罩+3/4也好
4.維修要便利
- -如果要以利用大廠方式賣 維修據點應該夠 不過還得要讓第一線維修人員接受
很多地方都是 老闆兼員工 賣是他們再賣裝修也是他們再弄

覺得之後如果能上250/150CC會更好
買車家裡人總會加一句 "安不安全啊" 因為真的很重要
你們設計方也不想有人因騎車而發生些不好的事
很多錯都發生在使用者方 但出了事難保不會推到機車上 成眾之矢 記者很厲害的

買車 騎車 安全為上 ~ 期待車型現身


是啊!! 生活本來就是自由選擇
  • 4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