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135cb750 wrote:
看車款,以一般125來說
如果是外殼換過的車行整理過的車那正常
自售的話就有點高了
這輛2007 G5 125 一手車 ,同事托我代售
2018年就賣了18800了(啟動馬達,碟煞油換過,化油器清過,坐墊重包)
是車行
但我覺得也很貴,就算車行有整理過也不太可能把引擎換掉,20歲的車我是沒信心它還有辦法讓我騎10年引擎都不出問題(一台機車騎30年有點難想像,且如果之後引擎出問題要維修,那修理費也很可觀,可能總加起來可以買新車了)
而且更重點的是現在新車比以前的舊車還要省油,光油錢就划算太多。
ps.我第一台車也是二手車,那時候是買10年的車,也是2萬左右。
所以現在快20年也要2萬就覺得有點扯......至少我自己是完全不考慮了
tom5784 wrote:
若明天中油將汽油每公...(恕刪)
引喻失義,你舉的例子跟ABS內容情況有什麼關係?頭腦不清楚!?
之前引用的內容裡,發文者說ABS只會增加3千元,我回應少算了那些成本,不對嗎? 如果要有錯的話,你明確告訴我錯在哪裡吧!
就好比你去機車行換電池要求老闆應該按進貨價賣你同時安裝好一樣不合理, 不應該把店租、工時、技術、利潤算進去嗎? 每個人除了你外都應該當慈善家做功德嗎?
直接拿別的國家的車價和台灣比並不公平,每個國家稅制一樣嗎? 對環保要求一樣嗎? 工廠及銷售據點土地成本一樣嗎? 工資一樣嗎? 我買第一部摩托車時看過稅單,印象中台灣車價40%以上是稅。
你如果有常識的話,應該知道日本很多東西比我們貴很多,但也有很多東西比我們便宜,這都是有環境因素在內,其他國家也一樣,機車越南比我們便宜,你信不信也找得出一堆越南比我們貴的東西!?
像你這樣只針對價格,排除其他因素,這樣搞民粹只會把問題弄得失焦,製造仇恨對立而已。
要比較把各種因素考慮進去才有意義。
虛無漫遊 wrote:
普通125就要9萬150...(恕刪)
民國82年最入門的機種
迪爵125以及豪邁125,鼓煞均50000元
當然這是建議售價,實際可以更低
現在三陽最新的七期活力125鼓煞,42800元
旗艦車型則是就差很多
像是名流150以前賣6萬6
對比現在的雷霆王180則是賣到10萬5千
當然以以前的原物料條件來講
車台鋼材用料跟焊接做工就有差了
加上現在都是使用機械手臂,以前是用大量的人工
再來就是從化油器轉變為噴射電腦
這點在民國70~80年代汽車從化油轉為噴射比較明顯
我比較熟廂型車,像是已經停產的福特好幫手
在民國1999年有一次大改款
既有的PRONTO換成PRZ(日版EVERY車系)
供油系統從化油器改為噴射
豪華型就從33萬提高到40萬
除了噴射電腦外,現今的機車構造很接近汽車
引擎上就是一堆以前化油器沒有的感知器去輔助噴射電腦
再來就是算是革命性的ABS下放到機車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