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 2007 Yamaha FZ1-S Fazer圖二 2016 BMW S1000RR從原廠手冊節錄下來的,不過這些規範到了台灣,都會縮水至少1/2甚至1/3,很多台灣觀眾、車友、店家對於台灣的氣候、濕度、行車環境卻都會表示比其他國家嚴苛,例如馬來西亞、泰國、日本、中國等等其他有山也有海的國家,要嘛就是這些原廠真的不太重視台灣市場,睜眼說瞎話,還有一點就是台灣速可達的造車工藝遠不如其他國家,還是引擎大小也有關係這就不知了。何時該換油、換何種類型的油,自己做功課、自身體驗、自我爽度、口袋深度來決定,要500換,也是一種極緻的生活樂趣啊
JasonStock wrote:喜歡3千換的就3千換(恕刪) 台灣的機車沒那麼破爛 個人的馬車從6年前開始就聽取建議一直維持2000左右換油前幾天才跑還島,直接繞一圈1000多公里2018購入全新迪爵也是維持2000換油17000公里,800進出綜觀全世界,只有台灣在1000換油而已只有爛車引擎有問題才需要1000換有些甚至不用換,是用添加的...
其實大家都忽略引擎設計是不斷的改進與材料使用的提昇...甚至機油的品質都比以前的(二三十年前)好,但車行的觀念確停留在三四十年前...比如水冷引擎比照氣冷,想也知道水冷就是改善氣冷溫度過高、散熱效率低的問題,所以適合長途騎乘,妥善率高,但車行還是暗示你,照原廠建議方式的話,出事你要自己負責(照車行講的話做,出事還是你自己負責)...車廠是最保守的,他手冊上的任何建議出錯,消費者都可以據此求償,而且現在網路這麽發達,隨便串聯都可以教車廠吃不完兜著走,所以你認為車廠會建議2000而不是安全的1000公里,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答案是“測試數據”讓他們有自信這麽做!
我新車就上武嶺換300公里機油。2007年到現在2021年,兒子在騎,沒遇過變速箱問題,油看狀況1000~2000間換。有時環島超過就1500公里,有時環島過程換油。水冷的就3000公里。紅牌的氣冷規範5000公里,但車行都要我3000公里,不過我有時6000公里,但我覺得3000~5000之間看狀況最優。
其實大家都忽略引擎設計是不斷的改進與材料使用的提昇...甚至機油的品質都比以前的(二三十年前)好,但車行的觀念確停留在三四十年前...比如水冷引擎比照氣冷,想也知道水冷就是改善氣冷溫度過高、散熱效率低的問題 現在的引擎因為節能環保的要求都嘛採用稀薄燃燒的設計,加上汽油裏又沒有鉛可以幫助潤滑汽門,所以才會有人才騎3~4萬公里甚至1萬多公里汽門就燒掉了,耐用度根本就沒有比以前好好嗎!而且機油潤滑能力下降的 "主因" 並不是溫度過高(很多四缸重機的水溫都可以輕鬆破百度),國內論壇的知識水平與國外的論壇相比真的是比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