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今日之前個人並未接觸過或看見過那位的文章,所以沒有先入為主的情況。
拜讀完之後,也不覺莞爾,但靜靜的思考了一下,"他"好像就像是一個長大了的過動兒,聲明一下,在下並無看輕過動兒的意思,而是說他的言行與動作行為模式,完全沒辦法意測,隨時會說出讓人意外的話語,做出令人費解的舉動,三不五時出現脫於常人的行為。
他或許活在自己的小圈圈世界中,又不時無刻的往外伸出觸手接觸這個花花世界。
他期望從接觸中獲得認同,但他那半封閉的行為思考模式,又讓他在不斷的在與外界接觸中深受重創而躲起來自舔傷口。
活在自我世界的他,也許恢復的很快,而再次的伸出觸手與外界接觸,那份內心中希望獲得認同的心,或許就是他不斷受傷不斷嘗試的動力來源吧。
看得出他對於機車有著一份熱愛,所以大部分的糾結都來自於跟機車有關標題,他或許是經常在爭論中輸的一蹋糊塗,這或許也激起了他想要一爭長短的意念,進而讓他開始了一次次那無人幫助靠自己摸索的北宜之行。
今天看見他出車禍的影片,可以看見他幾乎都靠著中線騎,因為一般沒接受過講解訓練與學習過程的人,當他面對彎道時,右側的護欄在壓車時會有很接近頭部的視覺壓力出現,沒長時間練習接觸的人,會因為害怕而減速,在他身上就成了為了證明自己而不減速繼續行駛,但是因為技術不成熟,速度快就不敢壓車靠近護欄,造成他老是往中心線徘徊行駛。
以往或許幸運,今天時運不濟,終於在錯誤的騎乘知識之下,發生嚴重的車禍。
以上個人並不是在為他辯護,只是提出從另一側角度來看待這起事端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