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在深圳上班~~不敢說見過很多市面,但是確實大陸的電動機車比台灣便宜很多~~而走在街上也一堆充電站,我想這是因為大陸的汽機車牌照貴的關係,沒有錢的人就只能買電動車跟腳踏車,在市場大的情況下,價廉物~~~~~算了,反正就是電動車的發展不是台灣可以比的。如果走到街上也可以看到一堆沒看過品牌的汽車在街上跑,大部分都是大陸商模仿外國廠商做的,不過原廠的外國車也是看的到,令人驚訝的是在外國車跟自己國產車差不多價錢的情況下,還是有大陸人願意買大陸自產的車。反過來看,台灣為了保護自家的造車產業,政府帶頭集合汽機車產業財團美其名為國人安全把關,卻實際上用收幾乎高達車價的2倍的檢測費用,使得外國車雖然可以進口,但是費用卻比國外貴,而國產車卻得以不用心的研發、製造、組裝來利用價錢的優勢占據國內大部分的市場。王永慶在世時曾指責他的女婿,做汽車那麼多年,引擎還需要國外買進來,不如收掉算了。我想那就是台灣的汽機車產業現狀。台灣人不要一直看不起別人,殊不知別人已經迎頭趕上,還在沉醉在亞洲四小龍的神話裡,要知道~~所謂的神話,就是虛假的。要有競爭力請先自己努力,不願意面對外面的世界就像是中國清朝一樣,只會認為自己的國家最強大,那些洋鬼子都是未開化民族,其結果如何歷史已告訴我們了。
魯拉拉拉 wrote:如果沒有小米進台灣,大家是不是以為好手機就一定一兩萬?如果沒有其他機車進來,大家都以為125一定要六七萬?三四萬的機車進來,兩陽三葉還能爽爽賺嗎? 你以為小米後面是誰?全部都是台廠在後面撐,不是小米行而是台商行,而台商擁有最佳工程師團隊,但是卻有可說世界最糟的管理團隊跟老闆.............
小弟分享一下以前的工作經驗 , 小弟以前是做機車傳動系統零件的(供貨給原廠的不論是台灣、大陸還是歐日等地車廠 , 總之非改裝部品) , 我接觸的大陸車廠其實都還在COPY別人的東西(雖然有的會直接跟國外買技術 , 但他們自己改玩設定後也是一堆問題) , 所以大陸你現在看到的機車基本上它的性能跟耐用度品質等別只看帳面數據 , 實際騎過就知道 , 我遇過一台大陸車廠的測試車半個月前測試(上DYNO測試 , 非路試)半個月前極速84km/h , 半個月後再測只剩62km/h , 超傻眼的(別問我哪一家的車>_<") , 也遇過去大陸的車廠出差結果廠商要凹圖面被扣住半天不讓我離開的(事情已經處理完) , 還是公司總經理出面協調才放人 , 還有更誇張的直接當面跟我要日本Y公司的測試標準 , 義大利P牌的測試標準等等的(不過我都沒給)....太多案例了超誇張 , 所以奉勸網友們 , 總之別把大陸的東西看得那麼神了要相信自己(不過台灣還是要再精進加油 , 不然再過5年10年真的會被大陸比過去)......資料來源 : 在大陸工作4.5年的我
zeroses wrote:我們國產機車早就用大陸零件了,大部分人不知道而已 你這話應該是自己穿鑿附會的吧?國產車有自製率要求,加上進口件課高關稅,大陸貨要進來的機會不多,倒是東南亞進來的汽車零件不少................
台灣以前連飛機都自己做好了(idf), 結果硬是把東西停掉去外面買, 現在工程師去韓國幫忙做出飛機了, 還能外銷, 夠爛了.以前日本車從爛車做到現在的水準行銷世界, 韓國車也是和日本歐美配合起然後做到現在行銷世界.要說他們是財團政府在背後撐腰也罷. 結果是成功的.大陸市場大, 從以前都做過期古董車到現在新車型也同步全球上市, 區域公司也一再獲得新的技術.對, 可以不屑他們,看不起, 甚至不買.但轉過頭來我們還有什麼選擇? 為何我們成不了跨國大企業?驕傲的背後要靠什麼來維持?
Accipiter wrote:台灣以前連飛機都自己...(恕刪) 就是這樣台灣才會經濟衰退一流的研發技術工程人才但是卻有三流又沒遠見的管理以及老闆加上政府又過度保護國內廠商導致很多廠商根本就無心求進步隨便改一下換個殼又端出來賣然後還貴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