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僅討論過彎方式.. 部分人過彎觀念似乎有點偏

阿?? , 不是sm250 , 那說出來作什麼???

我還是很想知道是何等神駒 , 讓你可以這樣說別人........
zsuper0405 wrote:
我在玩滑胎車的時候你會騎車了嗎???
整篇討論都已經親向對zsuper0405大的滑胎車了
旦我記的..zsuper0405你的車..不是一台黑色的鵝嗎?
黑羽斷翼 wrote:
我記的..zsuper0405你的車..不是一台黑色的鵝嗎?...(恕刪)

他可能喜歡到人家的發文 開一下砲 然後就閃了
我在辦活動 他也是亂入一下 大家看看就好 別太認真
愛騎車的來吧 我的FB: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2437395898289/?notif_t=group_r2j
分享一篇 給個位高手評諫 有幾個彎 他打反胎打的好明顯耶 過彎也沒有伸出腳 整個看起來蠻順暢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eUK6aOEJKo&eurl=http%3A%2F%2Ftw%2Emyblog%2Eyahoo%2Ecom%2Fjw%21Tdn8VqWGHxnZL%5F8F1q9tjQiS%2Farticle%3Fmid%3D3835%26prev%3D%2D2%26next%3D%2D2%26page%3D1%26sc%3D1&feature=player_embedded



這樣過彎啦


以上純屬搗亂

小弟學校在山上,每次都要遇到上山下山騎車的問題
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

安分點慢慢騎,安全才是回家唯一的路

回想上次給學長載下山都是7X~8X

The only thing that not change in this world is ev
我跟我同學討論出來的結果

再ON-ROAD的情況下

內內內不適合一般車手,或是原廠車上使用,所需要的煞車技術太高了,除非你前後ABS

不過也不是不能用

要用考量優缺點

(以下的外跟內是身體不是車輪)


外內外的優點:可以用角度最不彎的方式過彎,所以相對的速度也不會減少很多,出彎後的速度比較高

內內內的優點:入彎速度相當快,適合超車卡位用,
參考羅西在2010GP最後1場,怎麼在同1個彎超掉DOV跟L99


如果前面1個彎之後是連續急彎,那可以使用內內內去過

如果前面1個彎之後是大直線,那使用外內外效果比較好

現在的大學生在比誰壓的低,有捨麼用!!

路線才是基本,車太好,害死一般人的技術變差
宅不起來 wrote:
我跟我同學討論出來的...
(以下的外跟內是身體不是車輪)(恕刪)

原來外內外, 指的是身體阿!?
這樣我長年以來的觀念 都錯囉!?

同傾 內傾 外傾 指的是 身體重心的使用方式
操縱車的觀念, 就是做好"重心轉移"
當然外內外的路線 也是很重要~
加上"確實的加減速觀念"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