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迪爵真的那麼強嗎=.=

chaoshu wrote:

當年豪邁迪爵...是光陽,三陽還有跟日本honda合作的時候...
日本honda所設計...毛病少..也耐用


這又要講歷史了...

1947年,台灣三陽工業創辦人黃繼俊、張國安兩師生在台北創立慶豐行。1952年,引進本田生產的腳踏車輔助小引擎,是本田最早的海外客戶,後陸續進口本田機車來台銷售,並自1962年由甫成立的三陽工業與本田建立技術合作關係,為本田海外第一家技術合作對象,是本田在海外的第一條生產線,也是台灣第一家機車製造廠,較著名者如1974年推出的三陽野狼(台製Honda CB125)。黃繼俊後將其同學暨合作夥伴柯光述引薦給本田,1964年柯光述在高雄正式設立光陽工業,與本田技術合作生產機車,但其款式與三陽區隔。1975年三陽開發「史帝田鐵」合金汽缸,使用於三陽野狼的引擎,並將之回銷日本本田。1995年光陽創立自有品牌KYMCO同時與本田終止技術合約,三陽則創立自有品牌SYM。2000年,本田決定悉數­出脫手中持有光陽股份,雙方合作就此正式畫上休止符。2002年,三陽與本田終止技術合約。

早年,本田因擴充太快,一度財務吃緊,慶豐行甚至開出信用狀,幫助紓解其困境。因此,本田技研創辦人本田宗一郎與三陽工業創辦人黃繼俊,雙方交情匪淺。然而,黃繼俊與本田宗一郎相繼於1979年與1991年過世以後,雙方繼承人就持股及公司經營方式意見分歧,1990年代末期,雙方矛盾與衝突日益嚴重,且本田不顧與三陽工業深厚的合作關係,準備自行籌備台灣本田和三陽打對台,以致遲遲不肯提供較有競爭力的產品供三陽生產,例如雙凸輪軸引擎便一直不提供給三陽生產,導致關係交惡。2002年1月10日,三陽工業、本田技研分別宣佈,終止雙方合作關係。本田技研於同年2月27日在台成立台灣本田公司,至2003年本田品牌的汽車才重新投入市場。

以上轉載至維基百科

看來是老董回老家之後漸行漸遠...
2002年的時候與三陽斷交還導致本田在台灣車界消失一段時間...
justetchingtime wrote:
南部尖端聽說有0~400加速~
迪爵跑出11秒左右的成績~

你會不會記錯阿
0-400要跑進11秒內,通過400公尺時尾速要有將近200公里左右的時速
我知道迪爵改起來很快,但是0-400加速11秒有點..................................
迪爵真的蠻猛的
我堂姊10幾年前 買的2手迪爵 傳動蓋印有HONDA字樣款的
吃機油吃到洩下來剩不到200CC ,我借來騎都還可以輕鬆巴過 我朋友63半的競戰

只可惜她常忘了換機油 疏於照顧 又不想花錢修理了
最終那台車被她舊換新,拿去換Address125 載小孩上下課了
以前稱 車王迪爵 車俠迪奧 迪爵改的好隨隨便便就130~~而且零件便宜 所以很好改 只能說老車不敗
迪爵不死~也沒有凋零!
薑還是老的辣~而且有些還超辣!
以後看到雙鷹眼...先讓路再說= =

markl04240606 wrote:
看看這個數據 思考 可能性高嗎?

我記得幾年前重車剛開放沒多久
有本汽車雜誌,幫一台公升級跑車測過0-400加速
忘記是R1還是阿魯,架光學第五輪測試
我只記得最後是0-400公尺的時間是8.9秒,通過400公尺時的尾速是230公里左右
anthony959rs wrote:
迪爵不死~也沒有凋零!
薑還是老的辣~而且有些還超辣!
以後看到雙鷹眼...先讓路再說= =
硍....
難怪我GSR尬不贏我同學那台迪爵
黏的超死的....

拉不開....從後照鏡看到我同學陰險的笑臉
不論老車也好~新車也罷 要騎快沒意見 但是請尊重其他用路人權益 不要以為因為騎新車很屌所以常常在路上

看老車很像在看狗一樣(我就被騎"我戀橘"側眼看過)....那種不舒服的感覺 唉唉 還一直在那邊嘖嘖稱奇 跟後座朋

友討論我車上的改裝品 總歸一句話 就是在說浪費 聽了真的很不爽...唉唉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