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reophotography wrote:
你沒有回答我的問題...(恕刪)
沒錯,學海無涯,我相信你所說的,更相信你要考會考更困難的問題
我也認識不少前輩和老玩家,也認識供應鏈的業內人士,彼此也常常噹來噹去
或許明年就有劃時代的引擎出現把現有學理都推翻也說不定
現在我最想知道的是,你當時把車子騎壞的詳細狀況
因為照你的描述,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30分鐘這麼短可以揮發掉一半的機油,除了破損漏掉或本來機油量就過低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辦法
而且吃這麼多,後面應該煙已經噴到變乾冰機了,因為這種事我遇過,B1齒輪箱墊片破損齒輪油跑進燃燒室
車子太多款,我不曉得你的是哪一台車,也不曉得當時北宜全油門30分鐘有沒有可能
70cc的老車應該至少也有5P馬力吧,雙載重拖低速,不管照學理還是實際經驗,都是曲軸連桿比較有機會先出問題
願不願意再花點時間分享一下?
就當作是給版友和樓主的借鑑?
michaeland wrote:
沒錯,學海無涯,我...(恕刪)
喔 事情是這樣的
既然買一台古董國民車 當然是要裡裡外外都整新一遍啊
所以從店家騎出來時就是引擎全分解重整 曲軸汽缸整新的狀態 裝的也是訓車用的礦物油
這些都沒問題 問題出在手一癢又騎去北宜了 路線是深坑直接走碇格路再到坪林 70cc的車載一隻豬平地就會喘了 爬坡只能一路一檔6-7000轉硬拚 缸頭溫度計大約都在190度以上 最後拼到了坪林加完油下山到一半就知道糟糕了 本來超安靜的引擎令古聲變很大 大概就類似外面老狼老金勇的噠噠引擎聲 沒辦法了所以騎了不到100公里就又回去大修
拆車的時候發現600的油最後只出300多一點 活塞因為過熱活塞銷活塞環間隙都被擴張 氣化的機油從墊片衝出整個引擎上都是油 漏下的機油都是鋁的顏色
沒辦法就修囉 後來就是請車行直接高番數合成油 油量增加到700cc 再做一些散熱對策 後來一樣的路就不會再縮了
這故事告訴我們訓車就好好訓不要跟錢過不去這樣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喔 事情是這樣的既...(恕刪)
老車剛做完真的不能跟他拼
老人家留有祖訓,訓車一千起跳兩千基本,以前接力或長途出遊總是要縮個幾台
12年接台南值星的時候就因為縮了太多台delay兩小時
老車的工藝和散熱沒辦法和現代車比
B1本身就散熱太差,小鑄鐵缸沒有加強散熱的話,群組內用到speed`motul kart,還有白罐混蓖麻的結果硬拼還是照縮...
後來有加強散熱或用大鐵鋁缸的,調好白金與供油調濃,只用中油綠灌也不太會縮了
要玩老車的人也要注意,製造工藝和用料都不比新車,散熱系統也差,要像現代車一樣的騎法一定要強化散熱進排,尤其排氣,管子積碳不清掉排不順暢,連帶汽缸進氣都會過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