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oak wrote:
想請教樓主,不知道磨...(恕刪)
軟木磨擦片是直接打去做摩擦材質的公司 全寶
剛好是老一輩的接的電話 很感動的是
他用送的 因為他說沒多少錢 顯然他對修復DIY這件事是讚賞的
而且叫他兒子盡量提供相關技術或製程上的協助.....
這部份我一開始是很久以前在書上看過 離合器片老車是用軟木塞製作
當時我也很懷疑.....不過後來查了一下 軟木還真的是離合器不錯的材質
而且 我記得書上寫 機油會有一種味道......目前我是聞不出來
後來修漢克的時候 拆出來看到那個樣子 才想起來軟木這件事
然後上網搜尋關鍵字
發現下面這位一項喜歡在廚房煮軟木的外國人
http://rocinantemecanico.blogspot.com/2010/12/clutch-restoration-part-2.html#comment-form
後續 我也在他的網頁留下感想
後來接著劑的部份其實眾說紛紜
其實很多老一輩的臺灣師傅 會一些我們覺得是工廠才會的東西
但因為年代太久遠 他們也只記得些片段 畢竟都是他們當學徒時的事了
不過靠他們我找到 施敏打印 的公司
很多臺灣基礎工業 對消費者或表達研究意願的人都蠻友善的
施敏打印的老闆一樣提供技術及建議
(後來在FZR上也提供大燈翻模的測試材料)
最後就是靠自己
因為材料都有了 兩邊的相關製程跟數據也有
問題是 現在是工廠做 以前是手做
要想辦法結合兩邊製程
然後能在家中進行 所以也需要一些自行製作的輔具
比如要定義 單位面積加壓的力量那個工具
其實跟國中的虎克實驗很像
用知道K值的大彈簧 然後看壓縮多少公分 時平均每顆螺絲扭力值
烤的溫度 也要反覆測試
太冷不行 熱硬化型的EPOXY硬不起來
太熱也不行 軟木會焦掉 因為加壓還會變形
總之要做一些材質的試驗 累積一些極端結果
然後可以取得壓力 及溫度 對這些材質的平衡點
然後製程就出來了.........
臺灣動手的風氣比較不那麼興盛 所以一些資訊也很難有同好可以討論
像各種不同長度鋼索內線及外管的修改 或製作....也是去跟老師傅問 然後反覆測試
因為當年他們可能有一些輔具
但 現代沒有那種東西
所以 雖然 是跟他們 問 跟 學
可是作法跟成品也跟他們不完全相同 因為時代真的不一樣了
可是沒有他們的經驗傳承 也做不出來.....有些真的是誰會想到那樣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