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SYM為什麼不把T1/T2做成V2引擎?


特務羊毛 wrote:
其實我腦子裡一直有個水平對臥 CVT 引擎的構想
不用平衡軸就能抑制震動 (理論上).(恕刪)

水平對臥就是會導致車寬過寬

除非...(但是會造成成本過高)
時西北齊,立紅竿賀甯蒙鴻察,吹西北嵐風。查曉理奇稀,歸稽齊紅柑。
看了那麼多"恨鐵不成鋼"的文章, 只能說, 車廠不是行善的, 能賺就賺, T2預購兩百台三天不到全部賣完, 就是成功,至於想要自己搞引擎? 沒問題! 三陽工業歡迎你, 誠徵引擎設計師, 讓你玩免費還有錢拿, 請速洽以下連接, 歡迎應徵!:

http://www.104.com.tw/jobbank/cust_job/job.cfm?j=4c3a446b40463f5631323a63442e365f2483a426b445c3e2121212165382b2625381j99&intro=1&jobsource=checkc&page=1
不小心多發一篇, 自刪...還是那句話, 有興趣的人歡迎加入, 自己跳下去玩才是真英雄, 箇中酸楚無人知
panzervor wrote:
T2預購兩百台三天不到全部賣完, 就是成功


這就叫成功..??

一個班級只有三名學生,考得再爛都有第三名.,

我們可以稱這三名學生是品學兼優??



國內就這三家車廠,人民選擇少,自然就能賣得好,

不然,要ARTC幹嗎??



如果,T2 可以在歐洲或北美賣個第三名,

這才叫大成功,好嗎??




panzervor wrote:
三陽工業歡迎你, 誠徵引擎設計師, 讓你玩免費還有錢拿, 請速洽以下連接, 歡迎應徵!:


兩陽在台都超過30年了.,

這30年都徵不到人材的嗎??



一個企業裡,人材留不住,表示企業內部是官僚式的腐敗.,

三陽現有的人材,連一個 T2 的引擎都做不出來, 這表示

三陽內部根本不重視人材培育及技術在職訓練...




日本的本田都可以用現有汽機車人材,來發展新的航太工業了,

兩陽到現在,連一台雙缸車都無法獨資研發出來,請問,兩陽

前30年到底幹了那些事丫?? 這叫名師出高徒嗎??







本田已將VTEC的技術運用到製造飛機上了,

噴射機不但馬力大,而且還省油...




自己關起門來,喊自己是第一名,這種事,人人都會做...

TimSmith wrote:


本田已將VTEC的技術運用到製造飛機上了,

噴射機不但馬力大,而且還省油...


自己關起門來,喊自己是第一名,這種事,人人都會做...(恕刪)


VTEC的技術應該是沒法用到噴射引擎上面去

運轉方式差太多了
汽油引擎的技術怎麼用在燃氣渦輪引擎上阿......

應該也是另外找人組航空部門去搞出來的吧 簡單的說 另一個燒錢坑

游庵 wrote:
VTEC的技術應該是沒法用到噴射引擎上面去

運轉方式差太多了


答案在youtube的討論裡喔.,

反正,你要是懂英文,自己去讀吧..

TimSmith wrote:
答案在youtube...(恕刪)


1. 對公司來說, 消費者買單就是成功, 在網路論壇上是否廣獲讚譽根本沒有意義, 批評只是另一種造勢而已

2. 不管是哪間"陽"要搞出哪種引擎在技術或是人才上都不是問題, 問題是成本! 不管INTEL CPU在液態氮強力降溫下可以超頻到多瘋狂, 誰會天天拿這種設備在家裡用? 三陽光陽都有多缸引擎的設計能力與成品, 問題是, 從設計到驗證完畢到量產, 所有成本堆疊起來再打上利潤, 誰買單?客戶嘛!價格太高,賣誰? 台灣消費者本來就最愛速課達, 超過90%市場都被速課達拿光光,與其說車廠不注意檔車,不如說檔車在台灣本來就沒市場,而且車廠是要賺錢的,如果真的覺得光陽三陽的現狀很讓人不滿,還是那句話,想搞引擎別在鍵盤上搞,直接應徵跳進產業面,玩到爽還有錢拿,多棒,說不定給你拼個副總,更是愛怎麼玩就怎麼玩,來吧!別猶豫了!

3. 抱歉, 我還真找不到討論串裡面寫HONDAJET引擎跟VTEC有關
HONDA如果能把VTEC這種內燃機技術用在外燃機上 本田搞出鋼彈來都不意外
還請大大指示一下討論串裡面哪裡寫VTEC是用在HONDAJET上, 如此則甚為感激

@小老闆@ wrote:
說的好!
以前就常常聽過了,路邊一堆FZ/FZR車系,不是騎壞的,都是被不會修V型雙缸的店家修壞的!
現在的速克達也從化油器時代轉換到噴射的時代,也是常常在聽一堆車行說什麼噴射的容易壞~
明明就是自己不會修,也不願意買新設備,也不願意去進修。
要開店做生意本來就要想辦法持續的把客人留住。一直說噴射很爛 很容易故障的店家
應該要趁這時候被淘汰了...(恕刪)

看到這篇 忽然有感而發
明明水冷車 就 馬力強 續航力勇
討論區好像也常充斥著 水冷車難保養易壞等等..五四三
該不會也是同樣理論吧

panzervor wrote:
從設計到驗證完畢到量產, 所有成本堆疊起來再打上利潤, 誰買單?客戶嘛!價格太高,賣誰? 台灣消費者本來就最愛速課達, 超過90%市場都被速課達拿光光,與其說車廠不注意檔車,不如說檔車在台灣本來就沒市場,而且車廠是要賺錢的


VTEC的事,自行google就有了.,



兩陽,不管那一陽,這兩家公司其中任何一家的年收入,都是以億為單位在累計.,

就算擠不入全球百大工業,在台灣也是數一數二的大企業,在台經營30餘載了,

就算沒有百億總資產,少說也有數十億的身價.,





台灣這等大企業,都不花錢投資,自行栽培以技術本位的車廠地位,請問,

與一般民間私自機車改裝工廠,有何差異呢??




今天,不是我要雞蛋裡挑骨頭,如果沒有政府的保護傘政策,兩陽早就灰飛煙滅了,

那來的 T2 成功丫?? 向日本老師傅學了30年的功夫了,自行開發一個 250c.c

單缸的引擎,這樣子的要求很過份嗎??





自行開發一台雙缸車,這樣子的功課都交不出來,你會認為兩陽是本田的好徒弟嗎??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