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仔 wrote:這個世界是很邪惡的,...(恕刪) 不知道,如果您願意說的話?總之!消費者就是希望愈便宜愈好。廠商當然要賺取利潤,愈多愈好,消費者只能希望是合理的利潤。以前聽說日本是以馬力的多寡做為售價的依據,由此點看來,T2賣15萬還好。游庵 wrote:開發一個六檔變速箱會...(恕刪) 當然包括CASE,看起來像是全新的。
煥仔 wrote:這個世界是很邪惡的,...(恕刪) 不能同意你更多13萬內是比較合理的售價 任何商品 產品 或多或少一定有所謂的"特色"以及"角色定位"所以T2的特色是?? 很會跑? 很便宜? 還是很好看? 用料高檔? 會不會過個兩年 裝上整流罩用同一顆引擎 同一個車台 改個名字貼個貼紙 加個幾萬變仿賽? 名字叫R2好了喊15萬? 就讓一切回歸市場機制
YAMAHA Zuma 125 (BWS 125) 美國賣3250美金折合台幣9萬4千多(1:29)YMT BWS 125 賣7萬4千多都有賺錢了2011 YAMAHA Zuma 125Zuma 125 日本製造 or 台灣製造??????
kappazone wrote:不知道你覺得畫個圖開...(恕刪) 兩百萬夠了,如何?藉此貶低售價?新產品開發是需要設計、開模、手工打樣、工程樣品、壽測、小量產、量產,有固定的流程要跑。各行各業有其開發流程、成本支出的不同,實際上的費用當然要業者才知道。小弟也是從事機械相關產品的新品開發工作,而這從來就不是一件可以順利推展流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