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發洩>你真的會煞車嗎~!!

我只能說
順順騎~慢慢騎~安全回家最好
能不摔就不要去嘗試犁田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這次摔下去還能不能起來(攤)

這是我過來人的經驗談罷了
我運氣好~還能上來看文章順便發文

當時真的差一點點就"爆肝"走掉了
要我再摔一次當練經驗值?
敬謝不敏~
補充一下給各位 ... 前輪打滑並不是完全無解

就像是汽車有分SPIN跟甩尾跟"轉向過度"一樣 ....

機車一樣可以有打滑造成的"轉向不足"的情況 .... 這種情況是可以挽回的 ...

可是問題在於操作者能否分辨出自已的車已經轉向不足了,才有的救。

另外小弟我其實有看過國外GP車手發表後,台灣人翻譯的文章。
其中有提到部分前輪打滑的時候如何救回來。

比較嚴重的前輪打滑小弟有在雨天遇到過一次,本來即將把瘋狂的小馬抓回來的時候,不小心大轉了油門 .... 後來還是種田了。

先從原廠狀態,一種一種換裝上機車上,仔細的品嘗換裝後的改變(無論是輪胎、懸吊、煞車系統、甚至動力系統)。
觀察體驗後,才能了解哪些改變造成的效果...


補充中的補充點... 提供一點經驗值。

在小馬被小弟牽回家後的5000KM前使用的是原廠輪胎,當時的我並沒有輪胎上的體認。
對於某馬車討論板上討論說原廠胎有多滑的討論一直不了解。
因為當時即便是已經磨到中柱,輪胎並無因此而打滑造成種田。

在第一次換裝B牌601+30時,了解到為什麼有後輪會滑此說。
因為入彎的點的確必須提前進行,無法像原廠時那麼延遲入彎,並且彎中必須做出相較於原廠胎不同的改變。

這時感受到了什麼叫做"轉向不足",同時也理解了原廠胎的"轉向過度"。
兩種極端的輪胎造成了我可以體認到煞車點、入彎點、入彎車身動態。

但是抓地力更好的輪胎可以讓車子在更高的車速下有更穩定的動態。
雖然前後文看起來像是互相牴觸的(原廠胎的轉向過度;運動胎的高速穩定),但是只有實際體驗過的才了解

etspage1 wrote:
補充一下給各位 ... 前輪打滑並不是完全無解

基本上我覺得技術/運氣 運氣佔比較多數

etspage1 wrote:
可是問題在於操作者能否分辨出自已的車已經轉向不足了

這個太有難度了...
etspage1 wrote:
輪胎打滑的時候應該不...(恕刪)

+1

ABS作用本來就是防止輪胎打滑,並且可以把剎車效能發揮到最大,剎車效能發揮到最大就是剎車距離變短
不管人手能不能每秒點煞10次以上,但是原理是跟ABS相同的,就是防止輪胎打滑。
但是能不能把剎車效能發揮到最大,這就要因人而異了。如圖



沒有ABS的車來說,當剎車力道太大,A點是輪胎打滑的瞬間,摩擦力會下降很多。
而ABS的作用就是防止輪胎打滑,進而把剎車效果發會到最大,如B點。
有ABS系統的車剎車時,ABS作用時輪胎摩擦力就會如同粉紅色線條那樣,游走在輪胎打滑的臨界點以下。
下次要喝酒記得扣一下.
這樣比較好喝
浮 雲 wrote:
論壇看久了...常看...(恕刪)

再加5分!
不過你喝醉時...小弟也還沒睡
在外頭慢慢晃回家的路上



句句是重點!
煞車是很有學問的一門
如何將煞車控制得宜!?
不感到急促?
感覺剛剛好...代表你抓到竅門了
祝大家行車平安


上來回文的陌生人...台東盃報名費繳了嗎?

快!!!
陌生人3號^^~車友車種無國界,不分紅黃白綠牌~陌生人盃(團)為大小狼羊群同樂性質之團體~
浮雲大大好威...連10年前的標準都知道

小弟家裡剛好有快要列為古董品的"94年 日產Quest 原廠型錄",ABS的介紹裡面有寫到"每秒鐘可以作動18下"

第一次看到,馬上拿碼表測試自己一秒鐘可以按幾下~ 機械果然夠變態...18下完完全全超越人體極限...

很多人似乎都被某D動畫裡面的那句"人工ABS"給誤導了...人類到底可不可以作到,小弟不知道...

但是...正常人幾乎確定是不可能...

四輪跟二輪的物理特性跟操駕方式,根本就是不一樣的兩個領域...

今天還在知識+看到"機車能不能做水溝蓋跑法",小弟嘴角不禁上揚了...

感謝浮雲大大的分享啦~ (雖然小弟沒辦法加分)

P.S:喝酒傷身喔~~

184的豪 wrote:
上來回文的陌生人...台東盃報名費繳了嗎?


其實豪大回文的目的是請大家趕快繳費.....







無編號陌生人...大牛號!!
皮皮鯊 wrote:
今天還在知識+看到"機車能不能做水溝蓋跑法",小弟嘴角不禁上揚了...
...(恕刪)

只怕到時水溝蓋練不成
只能蓋上棺材蓋
越多補助, 越不會騎車阿...

路上對手少也好...


151515151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