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才好不容易完成了東去東回的一日武嶺
終於在最近車團內講了兩年多的環島行程也要付諸實現了
報名人數確定之後經過一連串激烈的討論
最後定案來個四天三夜的逆時針輕鬆環島之旅
也順便帶新加入的騎車小伙伴體驗一下勁戰六代帶給我們的優質騎乘體驗
所有的行程規劃也都要歸功於本團的熱情小幫手
真的規劃的非常詳細周到,三天的行程表會放在最後分享給想環島的各位同好參考
這篇文主要還是想講講騎了兩年的六代帶給我的心得。

我先來說說懸吊方面,2020首發車一直被詬病
硬的跟鋼棍般的前叉在2021年居然做了小改版
針對不平整的路面造成的小碎震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對於入彎前的減速下沉量也比2020版前避震要多一些
簡單說就是整個前避震變得比以前更加舒適
但是對於緊急情況的重煞也不至於觸底,可以說是相對均衡的設定
總的來說這樣的前叉設定對於一般市區騎乘或攻略山道都有不錯的表現
相較於2020版的六代戰算是帶給新車主一大福音
後避震倒是沒什麼改變,雖說是僅僅預載四段可調的無氣瓶後避震
但是彈簧帶給屁股的回饋感還算Q,支撐性也不俗
隨車工具可以隨時針對雙載的狀況做即時的調整,算是頗貼心的設計。

騎了將近兩年,在原廠動力方面還是挺滿意的
從起步到尾速整體感覺很線性。原廠傳動設定的動力帶比較偏向中尾
可能是因應七期環保法規的關係,起步相較柔和
從中速開始一直到尾速的延伸因為VVA開啟加大進氣的加持讓加速非常有感
80公斤體重的我也能讓尾速達到115
這部分對於長途旅行來說還是比較適合的
且這樣的設定也非常的省油,只要起步不大補油門都順順的騎
一公升大約可以有35~40公里的表現,相信油耗方面也會得到很多還在觀望的準車主青睞。

至於在整台車的靈活度方面其實我不想打太多字來贅述
因為勁戰從一代開始就是一輛在山道表現出王者風範的好車
六代當然也承襲了這項優點繼續穩坐山道王者之位
但是硬要從裡面挑刺大概就是六代的軸距稍微比前幾代長了一些些
可能會讓前五代的舊車主有點不適應
只是對於我而言這不一定是缺點,較長的軸距可以讓車身更穩
我覺得六代的設計是在穩定性跟靈活度之間取了一個相對較好的平衡
即使是前幾代車主騎上六代也可以很快的適應並且很好的控制跟發揮。

其他細節如果要說挑一兩個最喜歡的誇讚
我最喜歡的大概就是車廂吧,其次是原廠後煞車總成
車廂容量非常的大,足足可以放下一頂全罩安全帽還能再塞下其他小物
例如隨車工具或者簡易雨衣之類的,可以解決收納的煩惱
(這次環島也讓我帶了三套衣服跟一些簡易的道路救援工具)
後煞車相較於前幾代碟盤足足升級到了230mm
搭配單向大活塞的浮動卡鉗除了讓你不擔心捏空還讓制動力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制動水準完全可以不用升級改裝卡鉗就已經非常實用。

總的來說六代真的是一台不錯的車
如果剛好有計劃要買摩托車
無論你是為了要通勤代步還是為了要長短途旅行或者熱血少跑山
都可以透過調整讓他變成你喜歡的感覺
還在觀望的人可以去附近的山葉車行看看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