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並不理解環保署為何要推動五期環保,
而誤會四期環保以下機車的驗車的意義,在這裡我要為環保署平反一下,
並告訴眾多不理解驗車的意義為何的朋友如何看懂驗車單。
很多機車行店裡有附設定檢站,其實考定檢執照很簡單,
連我這個半路出家非相關科系的去坐個3天發呆也可以考上,
但是你要師傅解釋定檢的指標意義他們卻說不出來。
首先你到定檢站,他們插上管子輸入車牌號碼開始檢驗時,
主要驗3個指標。由左至右分別是CO,CO2,HC。
中文翻譯叫做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此為汽油)。
所以驗車時會看CO和HC排放越低,而CO2越高越好,
這代表燃燒越完全。如果燃燒不玩全的話CO和HC會偏高,
而燃燒不完全的排放廢氣除了上述的汙染物外,
其實還有NO、NO2、N2O2等等氮化合物會破壞大氣層的毒物產生。
內燃機引擎發明超過100年了,它的原理就是想辦法讓混合油氣在密室裡點燃爆炸,
產生動力,我想這大家都知道了。那問題在哪裡?
對,就是混合油氣的問題最大。經科學家研究,最理想的混合油氣比例就是14.7:1。
也就是燃燒14.7公克的空氣配上1公克的汽油是最佳的燃燒比例。早期是化油器引擎,
因為化油器裡的管路至少有4個,分別是主管路、怠速管路、加速管路、暖車管路,
所以無法精確的控制在14:1。尤其是越老的車,因為油杯油面過高、怠速管路阻塞、
暖車管路無法封閉等等其他因素,會讓混合油氣比例偏低,比例越低的混合油氣
產生NO、NO2、N2O2的量就越多,所以才會要求大家定檢,
目的其實要大家檢視自己的愛車是否混合油氣比異常。
在5期環保通過後,因環保署規定每公升汽油行駛所排放的毒物(非CO、CO2、HC,而是氮化合物)
要在一個非常嚴苛的數值內,目的是為了保護臭氧層,所以就更要求混合油氣比在14.7:1,
也就是不管你在怠速、加速、暖車等狀態下混合油氣比都保持在14.7:1,
此時只有由電腦精確控制噴油的電腦車有辦法達到,化油器引擎皆不行,
逼得廠商只好開發電腦引擎。
所以政府的政策是對的,只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解釋給民眾聽......
修正:另外,如何知道自己的引擎油氣混合比在14.7:1,其實只要你每次驗車時,在檢驗畫面的正上方會顯示目前的空燃比,就可以知道了。
如果還是不懂,歡迎提出來討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