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不討論何種基礎油.品牌.多少成分合成油等之類因素
就單純討論在臺灣騎乘排氣量"125"cc以下的機車所使用機油的黏度指數
(125~250cc是否也使用差不多機油就不清楚了)
根據SAE J300標準所定義的多級機油,在非冬季級別機油的動力黏度是在溫度100 °C(212 °F)下量測
在台灣確實使用40以上較符合
(因為機車引擎完全熱車後至少超過90度,是否剛好維持100度就不清楚,汽車引擎是滿接近100度的)
而單汽缸引擎使用20~40或更高都可以因人喜好而定
(有些改缸者更需要高溫高黏度指數的機油)
在此小小說明一下:其數值越高,其機油級別也越高,也就是在高溫下數值越高者會越黏,當然也比較保護潤滑引擎嚕,至於引擎跑不到該種程度卻使用黏度超高的機油當然也不適合
例如一般國產汽車卻使用F1賽車或飛機引擎的機油,當然是...黏死!
此段引用維基百科機油內容部分:數字0, 5, 10, 15 及 25後面會加一個字母W,表示其為冬季或是冷車低溫啟動時的黏度特性,數字20後面可能會加一個字母W,也可能不加,依其表示的是低溫或高溫下的黏度指數而定。
也就是可在低溫溫度多低時可達成流動潤滑引擎,數字越低可在越低溫的環境下通過SAE J300檢測
但在此詢問大大的見解與認知
在"臺灣"冬季或是冷車低溫啟動時的黏度指數有需要用到10w以下嗎?
常見到有些改車者或著自稱超愛車者使用貴又高級的機油5w-60之類的
個人比較認同在高溫時使用40-60還可以接受
但冷車低溫時使用到10W以下,應該不太需要吧...
臺灣市區冬天最冷也不會低於0度以下,何來需要0W.5W.10W.15W
網路也有人提出數值越低在低溫時流動性越好
此點沒錯,但在台灣的溫度環境下,真正需要用到10W以下的機油嗎?
感謝解答~
ALAN 李 wrote:
你用到20W你當你是...(恕刪)
所以我才會有第一句"以理論上來說" 在台灣就算是冬天除了高山之外溫度也很難到0度以下 但20W在0度的狀態下也是可以正常工作的 小車當然不需要用到這麼高 這只會對引擎產生阻力 還有你最後一句話可以刪掉了
機油基本知識 SAE黏度等級
ALAN 李 wrote:
你用到20W你當你是重車啊? 黏度用那麼高只會耗油 加速又重託 小車20W就免了吧
你車最好有高溫到黏度需要這麼高來防止由磨破掉嗎? 沒概念就別亂說...(恕刪)
真的是沒概念就別亂說!
5W~50就不能用在重車?
power802762 wrote:
在此不討論何種基礎油.品牌.多少成分合成油等之類因素
就單純討論在臺灣騎乘排氣量"125"cc以下的機車所使用機油的黏度指數
(125~250cc是否也使用差不多機油就不清楚了)
就好比有92汽油不用卻有些人要用95甚至98一樣!
以及明明台灣的道路環境目前很適合50~100CC的機車,卻很多人選購要求都是125~150
多出來的效能姑且不論是不是用的到,但是買的人心態是?
而使用5W50的機油這些人的心態是??
可以使用92卻刻意還要偷加98的人心態是???
廉價奶品可以養成愛因斯坦這類學者,誰說一定要選用配方奶才能頭好壯壯呢!!
所以單就爽字,我還是寧願用較高價值的精鍊油品,符合低溫及高溫使用~
你也可以直接說台灣溫度也沒沙漠那麼熱,何必用到50!
power802762 wrote:
在此小小說明一下:其數值越高,其機油級別也越高,也就是在高溫下數值越高者會越黏,當然也比較保護潤滑引擎嚕,至於引擎跑不到該種程度卻使用黏度超高的機油當然也不適合
例如一般國產汽車卻使用F1賽車或飛機引擎的機油,當然是...黏死!
這是因為兩種引擎的溫度不同導致的吧!
F1競速引擎溫度和普通大眾車引擎溫度不同不是嗎!
重點還是爽度和求心安!
就好比齒輪油,很多人是跟著機油一起換,有這必要嗎?但是就是有人覺得既然是保養,能換就換勝過大修!
網路凡走過必留痕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