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車不死 風韻猶存風光蓋大樓不挺一下怎行印象中板上頗多騎風光的前輩希望這篇呼喊的出來我的小風光 六年的老車現在貢在家中當一比一的模型了不拉轉 不騎快最多換換油 清清傳動而已獻醜了PS:手機畫素差 又夜拍 傷眼勿怪
小弟的老風光是1997/4月出廠,2008年7月從親戚那接手過來時里程數是 96XX KM,親戚很少騎,可惜不會保養,車況不佳,自己小整理後,平均油耗尚有38Km/L,但在ev4家族應該算差的吧!!目前里程235XX KM,每1000KM吃500cc的機油...,表速可到95~100km/h但代步買菜車.一切以省錢好騎為標準.希望可以再戰十年.
老風光是我人生第二台車(第一台是國中時代偷騎的迪爵)老風光從大學時代(17.5歲)一直陪我到讀完碩士、當完兵又出社會(28.5歲)當時算是很代表性的車款,與光陽的豪邁與三陽的迪爵堪稱90年代的經典即使後來出了勁風光、SV、SVmax等等,其實都大同小異現在工作了半年多,替自己以及家人買了兩台車分別是三陽的GT150以及New Fighter150個人覺得這兩台車雖然大燈比較亮、設計比較新但是老風光的一些優點是這兩台車還是無法比擬的:1.不會有引擎剎車,不過油門一敗沒有啥效果,慢慢催反而可以破百;與新車有引擎剎車、動力隨傳隨到的特性不同。買新車後騎乘習慣需要重新適應。2.老風光的重心比較低,輪距好像比較短,因此轉彎蠻靈活的;相反的,新的兩台車轉彎就要繞比較大圈。3.老風光很輕,空車97公斤,單手就可以移動;另外車殼太容易壞了,所以最後乾脆不管它,左右邊條都掉下來了我也不處理了,所以市區找不到停車位時就左右移動一下硬塞進去,反正不會因為車殼壞掉而心痛;反之,新的這兩台車就比較大台一點,停車不是這麼方便(GT還好,New fighter是真的有點太大台)。4.椅墊下方的置物箱沒有新車突起來一塊,因此置物空間不算小(應該說我買了新車之後發現凸起的那一塊造成車廂可用空間意外的少了很多。5.車身不像現在的車款比較偏向流線型,反而是那個年代流行的圓弧狀,出車禍時能夠吸收較多的衝力,減少換車殼的機率;反倒是我的GT150有一次緊急剎車摔倒,大燈的上蓋卡隼就撞斷了(花了500)6.雖然因為車齡較高開始吃機油,但是動力比起新車大約還有85%左右的實力,以一台車齡15年的車而言算很不錯了,而且我其實沒啥保養它,就只有定期換機油、空濾請老闆噴一噴而已。7.後坐把手設計很好,停車時很好抓,而且蠻堅固的;反之GT150的後座把手設計在兩側,個人覺得反而不是這麼理想;New Fighter的把手太軟了,不像是一台八萬的車應該有的品質。老風光的缺點1.老風光的皮帶有點容易斷,三年斷掉兩條;一條台廠750,原廠900~1000。2.大燈不太夠亮,而且因為電路設計問題,良心的改裝店只建議改兩顆35W鹵素燈,不建議我直上HID,說電池很快就會壞了。3.原廠後視鏡很容易就因為停車時折到壞掉,需要改成比較堅固的後視鏡。4.似乎不是很適合長途征戰,大催油門時間太長好像也會導致皮帶過熱斷掉;我有一次皮帶斷掉,看到車子下方的碎屑整個是熱的。樓下有沒有人要接力蓋大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