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分享)胎棒與換胎機的使用......SYM RV150

換輪胎 按理說就要熱血一點
不管機器或手工 大概就是15~20分鐘交車
所以.....聽歌動作吧~

RV150 前輪 胎棒
工具其實有很多種 翹胎棒 翹胎湯匙 以致於 無敵一字起 甚至 用腳踩就進去.......
12號2顆 10號1顆 拆下前卡鉗

19號螺帽 下前輪

拆氣嘴芯

用胎夾將兩側胎唇與框脫離

胎唇與框分離

墊抹布保護輪框 有一種專門保護的膠套....不過懶得拿了 功用一樣

開始前 先把胎&框間的間隙盡量用手移到到待會要插入翹胎棒這邊

第一下 由縫係最大處插入 將輪胎翹起

第二下 要下在胎框交界處

拔起第一下的胎棒 插入交接觸 變成第三下

然後依樣畫葫蘆第四下

然後是第五下

過半就可以直接用手胎框剝離了

使用胎棒最忌傷框 及烤漆 所以保護措施及技巧都很重要

另一惻 一樣 先把胎與框的間隙盡量拉到要入胎棒的這邊

墊抹布保護

插入胎棒

確實選好胎棒鈍端及抹布保護即可避免傷框 然後用膠槌敲胎&框交接處

拆胎到此告一段落

原廠規格新胎

胎唇上蠟

對好運轉方向

先用手壓入一端用膝蓋確實固定

第一棒一樣下在胎&框交界

接著第二棒

第三棒移至對稱位置 一次到位

到這邊先確定輕點有對氣嘴或輪框輕點

接下來要進另一側了 一樣 掌握好胎&框的間隙

第一棒 下在交界處

技術熟練總棒數就可減少 但應以不傷框及烤漆為最高原則

第二棒下在對稱邊上

裝胎較下胎不傷框 但如沒把握仍應墊抹布保護

第三棒與第二棒同實施力一次到位 這需要經驗...不行就多一棒吧~

完成了 胎棒一樣可以很幽雅的完成換胎 看怎麼做

鎖回氣嘴芯

完工後記得拉幾下煞車恢復手感

RV150 後輪 換胎機
換胎機也分很多種 單缸雙缸 夾具形式 風暴功能 自動半自動......
只要操作得宜 都可以把胎換好 操做不當.....框很容易花掉

動作吧~
拆下排氣管缸頭側兩顆10號袋狀螺帽

拆3科12號排氣管固定螺絲就可以下排氣管了

拆卡鉗及後避震下鎖點12號共3顆 油管及土除前端及土除支架10號共3顆 土除支架十字1顆 後軸心24號1顆

後搖臂移除

氣嘴芯拆除

後輪移除

用氣動鏟使兩側胎唇與框脫離 小心不要夾框及碟盤

換胎機好用 但操作不慎 很傷框 也可能造成人員受傷

壓下氣動夾具閥 打開夾具

夾具有多段可調 一般置於中段即可

先將框靠於一側夾具內 然後適度反推氣動閥 如此可慢速完成框的固定 避免傷框

固定完成

退出懸臂固定螺絲 使懸臂能夠自由移動以利定位

壓下懸臂後逆時針扳動1固定懸臂高度 然後旋入螺絲2確認器具與框之間的間隙

雖然機具有裝保護塊 但仍保持2~3㎜的間隙 以免機具刮上烤漆集輪框

用敲胎棒把輪胎翹起 使胎在機具前端上 但在機具後端下

就像這樣

採下電動轉盤 順時針旋轉(往上踢則為逆時針)

胎的一邊就下來了

翹胎棒插入未下來的另一邊

弄成跟之前一樣 胎在機具前端上 但在機具後端下

抽出胎棒 以免旋轉時傷框及烤漆

順時針轉一圈 胎就整個下來了

升起懸臂 即可把胎拿出來

胎唇先上蠟

檢視框及氣嘴的狀況

確定運轉方向後放上輪框

懸臂壓下 固定

徒手壓入 使胎在機具前端下緣 後端上緣

就像這樣

另一個角度

順時針旋轉即完成一半了

另一半需用胎棒輔助到位

一樣一上一下

轉一圈就完成了 OK

剩下請參考開始幾張圖施工
2011-11-05 1:38 發佈

inkk wrote:
換輪胎 按理說就要熱...(恕刪)



在路上爆過胎就知道偉士牌的單避震真的是佛心來著...
幾乎偉士牌的車主都有蹲在路邊換備胎的經驗(?)
我個人比較喜歡用挖胎湯匙,上面數下來第二支。底下幾支很小的是單車的挖胎棒。


挖胎棒的位置就如inkk所述,放太近挖不出來,放太遠也是挖不出來。

用換胎機,除非是很高級會自己拆裝胎的SICE S300。

否則人還是要幫機器一個忙:把胎唇壓到框內。否則對輪胎是個淺在的傷害。
試想,明明胎唇比輪圈外緣還要小,怎麼裝的進去拆的起來?如果你心中有答案,那對於拆裝胎一定也頗有心得。

不過那個拆氣嘴心工具是在哪買?我都還是用古早內胎的金屬氣嘴蓋在拆氣嘴心。

最後補充一點,氣嘴如果是橡膠的,請注意它有沒有斷掉。這個就是快要斷的。


我個人都換成金屬氣嘴,打氣時也比較不會歪七扭八。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auxo wrote:
我個人比較喜歡用挖胎...(恕刪)

橡皮氣嘴應該是每次換胎每次換新 一個才20
金屬氣嘴的缺點是對鎖的密封橡膠圈 久了也會失效 或多次打氣旋轉有漏氣的可能
不過我是沒有每次換
因為其實在車上就可以換氣嘴 氣放掉 用胎夾胎框脫離 舊的用美工刀割掉 新的裝上就可以了
拆氣嘴芯的工具是在伸倫買的 日本製(不過也可是臺灣製....打日本製 這很常見)
不過老闆那時說賣完不進了 後來有沒有再進就不知道了
他會夾住氣嘴心 不會亂噴 或遺失 還蠻好用的........
感謝分享,有換胎機真的幫了許多技師的忙

inkk wrote:
橡皮氣嘴應該是每次換...(恕刪)

一般金屬氣嘴的那個密封膠圈,可能沒有零賣。
前陣子看了一位前輩的BLOG,有個TPMS品牌,還真的零賣這種膠圈。

不過土砲一點,那個膠圈倒是可以自己剪,頂多抹墊片膠補強就好。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inkk wrote:
換輪胎 按理說就要熱...(恕刪)
感謝大大用心的圖文說明,又多學到了小技術!!
手工好幼秀喔!!!
以前都不會再多一塊布就直接挖了!!
老實說這是眉角問題
多練幾次應該就會很快,甚至比機器還要快
不過真佩服版大的教學精神,照片都很清楚
重點都有拍出來
請問...

一定要用胎夾拆胎嗎?

如果沒有胎夾是不是就沒法換胎?

給我雙翅膀 wrote:
請問...一定要用胎...(恕刪)

只要想辦法把胎唇從輪框的邊上壓進去就可以了,胎夾是比較方便.
我還沒買胎夾之前也是用土砲法壓下去.

司徒阿判 wrote:
手工好幼秀喔!!!
...(恕刪)

我覺得寫文章比換輪胎麻煩多了,樓主真的很有心.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