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甚麼是上懸吊和下懸吊嗎.差別又在哪呢.

請問有大大可以解釋一下甚麼是上懸吊和下懸吊嗎.差別又在哪

又如何從懸吊部分來判斷是上懸吊還是下懸吊.先謝謝各位大大
2011-04-20 18:2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差別
得意、JR、山葉 是下懸引擎座 中柱鎖在引擎... 立中柱摧油門,震動比較大

上懸引擎座GY6、G3 G4 G5中柱鎖在車架上 立中柱摧油門,震動比較小
震動跟你說的上或下懸吊座沒關係.
blackbrothers0414 wrote:
請問有大大可以解釋一...(恕刪)
dhc1473 wrote:
得意、JR、山葉 是...(恕刪)

沒中柱的檔車要怎麼判斷
檔車鎖引擎孔 很多沒防震橡膠...所以隨便一台擋車光摧油門都比山葉的4T震動來得小,因為山葉中柱是鎖在引擎上的,先天條件就不足
kt60402 wrote:
沒中柱的檔車要麼判斷...(恕刪)

kt60402 wrote:
沒中柱的檔車要麼判斷...(恕刪)


檔車
應該就只有雙槍
跟中置單槍而已吧

不過中置有很多種形式
blackbrothers0414 wrote:
請問有大大可以解釋一...(恕刪)


兩陽速客達都是以日本HONDA SPACY125為基礎演化而來,舉例-->豪邁(GY6)

速客達最重的質量為引擎本體,中間透過引擎吊架當力臂做轉換,固定位置高低決定過灣穩定性
上懸吊車身配重重心高,中柱由車架所延伸的固定座固定,架中柱引擎震動較不明顯
-------------------
上旋吊就是引擎吊架鎖點位於上方,引擎配備重心高,過灣引擎整體重心高,較易晃動
例:豪邁`迪爵`GT125~150`FT`RS21`G5 125~150`RC125~150
--------------------
下旋吊就是引擎吊架鎖點位於下方,中柱由引擎本體下方固定,架中柱引擎震動較明顯
例:新舊競戰`星艦`addressV125`GSR`NEX125`EASY100`GR`JET....
下懸吊車身配重重心低,類似跑車`運動車款設定,過灣引擎整體重心低,過灣較不易晃動
-------
採下懸吊車款只要換一副好的後避震,過灣穩定性就有明顯效果,晃動大幅減低.採上懸吊車款過灣要整體車架前後懸吊設定優異,過灣才較穩

光陽廣告是打上懸吊是吧? 這樣RC過彎右晃啊晃啊!!!彎道就是驚嘆號

怠速穩定? 舒適不麻震?
免責聲明:以上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等,怒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AURORA_PART1 wrote:
兩陽速客達都是以日本...(恕刪)


所以我的迅光是屬於下懸吊囉!

難怪一樣立中柱加油門,我的不只震動大,車還會跟著移動呢!

blackbrothers0414 wrote:
請問有大大可以解釋一...(恕刪)


不管是上還是下
在不立中柱的條件之下
騎乘中的震動跟立中柱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開版大如果是在意震動的話
不用在意是上還是下懸吊

只是下懸吊因為中柱在引擎上,引擎的震動會直接透過中柱傳到地板上而已
這話題在去年超5推出的時候
討論蠻多的...
剛性強上吊架vs過彎機器下吊架

使用上吊架..引擎與車體抗扭強度較高..
但缺點是載重時..車體下沉幅度很大..傾角降低..

下吊架則恰好相反..強度較低..但是過彎穩定度較好..載重時只有避震器會下沉..
不會整台車連著底盤沉下去..

所以上吊架有沒有載人傾角差很多..下吊架差異卻不大..

一般來說上吊架的車架剛性會較大,通常會是環抱後,前後以橫桿補強,
才能應付整顆引擎"吊"在坐墊下方的重力~
要是像擋車一樣做成方管的就好了,目前沒看過這麼佛心的

所以上吊架的好處就是,抗扭轉的剛性很強,
減震效果優異(別懷疑,上吊架真的會比較不易麻車),
對後避震來說,作動的力量有經過連桿分散衝力,當遇到顛頗路面時,
壓縮的衝力會經由分散與下壓缸頭兩種方式來分擔

好~不過問題來了,分散的衝力當中,有一部分向前,
造成前避震壓縮彈跳,且引擎成為連趕的上下晃動會一直改重心,
還有因為引擎晃動要空間,所以不的不把重心一開始就拉高一些.....

所以玩上吊架的車種,避震長度,壓縮行程,
組尼調整等等都相當重要,可以說是牽一髮動全身,
就連前避震的作動都需要跟後避震做一定的配合,不然很容易出現,
壓過一個坑洞後,車子還自己彈個幾下這種共振狀況.....


下吊架,超容易上手的設計,前避震是其前避震,後避震是後避震,
引擎是"撐"在下方的,所以引擎也是引擎..........

好啦 ,簡單說,各部份的作動都很直接,互相連動很小,
所以一切都那麼直接,後避震承擔了前所未有的衝力,
這就是天鵝避震容易觸底的主因,太軟會觸底,太硬會震斷腰椎,
反正後避震有多高檔買多高檔就對了,因為一定感覺的到差異,
又加上引擎撐在底下,又低平又不會上下晃動改變重心,超級過彎機器啦 ~

不過這一切都在臨界點以內是這樣!試著想想,輪胎在引擎最後方施力,
而吊架在引擎的最前方撐~oh!只要有側向的應力一定扭曲變形,
像天鵝馬車,抵住後輪用力左右搖晃車架就可以知道這種晃動的幅度有多大多可怕了,
當你中低速過彎,沒問題,雙載通過高速彎,又來幾個小顛坡,
會覺得引擎跟車體角度都不一樣了,扭曲的程度加上回彈的衝力很可能會噴出去.....

換狗骨頭或高剛性吊架可以解決不少問題,但吊架要夠粗壯,
不然哪天沒有緩衝空間的吊架會斷給你看,還是像SYM 的GR依樣金屬疲乏,
還有,這種設計配高剛性吊架會麻車到以為自己在騎單缸擋車,只是水平缸衝力弱了點罷了


至於光陽新的水平吊架這部分在設計上是值得讚許的,
至少針對上吊架的缺點做有效的補正,降低了重心,
向前的分散力,以及引擎的晃動幅度

不管選擇了什麼吊架,都還是要看騎乘著怎麼利用,例如,
上吊架的駕駛懂得入彎前快速減速,順著車子調整重心,
出彎後利用上吊架瞬間出力很直接的優勢快速補回車速

下吊架的使用者,因為設計上在出彎瞬間加速,
會容易被吊架及後避震吃掉相當多的動力,
可以利用車體穩定平順的輸出,行雲流水般的過彎
=======================================
以上本版有篇文章"光陽機車37度傾角...死亡陷阱..."
當中~"想開四輪"及"monster0710"兩位大大的論點

個人認為~任何懸吊都是有優缺點而已
端看騎乘者,如何去善用這些優缺點

最近騎我爹的鋼鐵藍
真的...勁風光讓我真的不太想再去動它了

騎過舊G5,再騎超5...就真的很容易感受到明顯的落差感
可以推就推,不可以推就閃,閃不過就躲,躲不過就拖,好過背黑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