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

更新:台灣所謂機車(機械腳踏車)是定位不明,毫無安全保障的時代產物交通工具

台灣機車(機械腳踏車)的根本問題只有一個,就是定位不明及使用習慣只圖方便的問題

台灣檢討機車問題從上到下,關起門來討論的都很爽,其實重點只有一個:

就是不能不方便,不方便還叫騎機車嗎? 其他什麼外部成本,規範,人身安全部品等等,還是方便重要。

台灣的機車騎士不為自己想也為自己以後的下一代多想想吧~

前言:
之前發表一篇有關課徵機車健康稅"概念"的討論試風球,降低台灣機車數量與外部社會成本概念。
其中台灣機車的使用亂象,更應該由人身安全的角度出發來看。

為何要強調台灣所謂(機械腳踏車)俗稱小綿羊速可達的使用是沒有安全保障?

台灣機械腳踏車的設計定位本來就在市區短程使用代步為主,不說汽車,就跟國外所謂的重機比,在裝備上,胎俓上,煞車規格上,重量上,穩定性上,結構上都無法相論。更不用說上路圖方便所省略的一些人身安全部品。

問題來了,一般速限道路(省道)60-70,台灣許多所謂的小綿羊速可達也是這個速度在飆甚至以上,也拿來中程甚至長程距離使用,加上車體結構輕,催油門起步快,油門速度不易控制,這些都是在玩命!!

你看每年多少年輕人或學生,人生還沒開始綻放,折損在台灣的機械腳踏車制度上,上路是很方便,比乖乖坐大眾運輸還要下來走幾步路還拉風。

人身安全部品來說好了,除了最基本的安全帽(瓜皮帽一頂??當初也是後來政府強制實施,不知晚了國外多少年,增添多少冤魂,不管冬夏天,你要一般小綿羊速克達族群使用其他人身安全部品,造成一些不方便性,降低無謂使用率(如家裡旁邊幾百公尺便利商店購物)根本不可能,官員也沒有人想要去碰這個。

總之,各人造業各人擔,尤其後面有載人甚至女友的,年輕時總有拉風一下的時候,有一個責任感,沒事都很好,不要造成兩個家庭的破碎。

許多網友都是成家後,才會希望台灣行車環境能改善,在經濟能力許可下,希望下一代不要再使用這種定位不明只圖方便性的交通工具。

補充及回覆:

台灣機車亂象問題靠政府靠官員嗎?官員怕被戴帽嚇都嚇死了,自己小孩不給騎或送留學就好,沒那習慣,長大尤其成家後,叫他騎應該也會怕,尤其女生,意願就不高。

我不怕被炮,我自己小孩未來是不給騎的,南部家人也都是鼓勵開經濟小車出門或走路或單車,也是慢慢溝通。現在網路敢講真話的不多了,發這些文用意只是要讓多一些人有機會去省思討論,在可負擔的經濟範圍或習慣改變的可能性。

03/04

看了一些回覆,一些人還真的看不懂字,腦袋真的裝不下東西。

許多的政策都是時代下的產物,如同現在所謂的電動腳踏車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會偷偷告訴你有兩段式的加速按鈕,第一段是因應法規的。

也不能只怪上述發展電動車業者,現在路上的小綿羊速克達油門隨便催都有70,甚至以上,很多也都拿來中長程使用,連某機車大廠大頭還要上電視講一些暗示性文句,人的力量決定車的力量,昧著良心來爭取年輕族群認同,習慣最好從小培養,看不到大陸市場只好在國內做困獸之鬥。

那位的車廠大頭最好跳出來說說自己跟小孩如何在道路展現,人的力量決定車的力量精義,心臟應該從小訓練得比別人大顆,技術更精進才對。

我本身就是醫學人員,跟各位包含年輕朋友說的都是事實,健康稅的概念真的有人提出過看法討論過。

台灣的機車政策,國家是真的拿不出甚麼方法來解決現況包含汽機車間的亂象,只能讓這時代產物繼續下去,能拖就拖,也觀看國內外電動技術的進步情形再說。

所以現在在台灣騎所謂機械腳踏車速克達上路的,我講自求多福大家應該聽得懂,也不是在嚇你,開頭文章都寫得很清楚。

還有不用再扯甚麼個人經濟問題了,扯不完,開頭最後一句就寫得很清楚:在可負擔的經濟範圍或習慣改變的可能性。

註:個人上網時間有限,文章都是分段時間打再PO,但有建設性討論我都會看過。

補充:
剛好有網友提問有關車速分流的問題,好像一般的機械腳踏車有受歧視的感覺。我覺得一些的回答可以呼應本篇有關定位及硬體規格要求的問題。

為何強調台灣機械腳踏車有許多定位的不明?包含現在正要發展的電動腳踏車也要搞兩段加速按鈕,也可能步上機械腳踏車的後塵。

如果是指汽車或重機在快速道路行駛,我或可以認為不必有車速分流的概念,路權比照汽車。

一般小綿羊機械腳踏車的問題根本是在定位及其設計用途,速度上的去,但硬體要求跟不上,包含人身安全部品,不要一直說要跟汽車比,跟重機比就有很大差別。

有人可以去試著騎小綿羊在時速70就好,全力按煞車到底,就知道我所說規格設計上的差距(穩定性),跟汽車或重機比,更不要說當有發生肇事時,是完全沒任何保障的。

************************************************

最後的補充:
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是要台灣眾多的機車騎士弄清楚機車的用途及定位。

把定位及用途弄清楚很重要,速克達不是不好,而是許多人超出他原本的設計用途去使用,而硬體規格跟人身安全部品卻跟不上,也就是硬體對上速度的要求與關係。

在講一個最簡單的舉例,現在的電動腳踏車為了求生存,為何會有第二段加速?所謂的第二段加速當然是不合法。

同樣道理,買一台小綿羊速限只有5,60來說,有多少人會買?以南部經過的高屏大橋快速道路來說,機慢車跟快車分流,機慢車道的速限只有40,請問有多少人乖乖騎40?如何當省道一哥,人的力量??
這裡許多網友都搞不清楚機慢車的速限是多少範圍?

任何的產品都有優缺點,定位問題上頭不敢真正的去落實制定一些的規範,保護商人,久了沒保障或受害的是底下一些沒意識的民眾,出了事情一句話,不就是貪圖方便及騎乘速度?又比重車便宜?
以上,

真正問題的點在哪裡,不是在台灣甚麼都是扯教育扯考照,把範圍扯得很大然後呢?

許多人對"機械腳踏車"這幾個字的定義,法律對於機慢車的規定根本就是搞不清楚狀況,來這裡大談為何要快慢車分流,有禁行機車道,我明明小綿羊騎7,80騎的好好的~

所以你能怪的只怪政府鄉愿沒有宣導(教育)一般民眾對於機械腳踏車的正確認知與用途,長期下來是誰吃虧??還是底下一些沒有意識的弱勢族群罷了~

08/26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4&t=2316327&p=1

昨天附上的連結討論,今天看到網友寫少女已經往生,令人遺憾。

難道這些遺憾都是真的無法避免的嗎?還是大家都只要方便?哪就講明也好,政府也都不用管還戴甚麼安全帽?沒必要啊! 都是路權不合理,教育問題,考照的問題,巴拉巴拉...

其實台灣檢討機車問題從上到下,關起門來討論的都很爽,其實重點只有一個:

就是不能不方便,不方便還叫騎機車嗎? 其他什麼外部成本,規範,人身安全部品等等,還是方便重要。

以上述影片舉例及凸顯台灣機車使用的許多問題,不是只在表面幾段左轉做檢討。

1.
台灣機械腳踏車的合理道路速限到底是多少?還是比照汽車??
以上述影片少女的騎乘習慣,速度甚至比拍照的汽車還快。

2.
機車的外殼及防護或緩衝就是包含人體本身,台灣除了規定一頂瓜皮帽要戴,其他人身安全部品對應速度的關係為何? 還是如影片短T短褲拖鞋方便即可,速度比照汽車?

戴個瓜皮帽頭髮塌一堆人都受不了不想戴了,多不方便。還要什麼其他人身安全部品,開玩笑騎機車就是要方便還討論這些,民怨喔~ 你大官開車有冷氣吹,叫騎機車的要什人身安全部品喔?

所以,台灣機車亂象問題也只能這樣。

有網友質疑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針對機車討厭機車?
個人永遠忘不了小時候家母一個推銷化妝品的朋友,談到兒子騎機車往生時,在家母面前留下淚來。

我當然也在路上看到許多不要命騎車年輕人,也會有出事活該的念頭。又想到曾經也年輕快意騎乘的自己。有時候真的不是扯教育,考照內容的問題(個人受教育應該夠高了吧?)

最後,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十個有一個真的看懂然後也去注意慢慢有共識的可能(雖然很低),那也就夠了~

台灣機車的控管

全世界不是只有台灣一個國家,是我們自己在機車數量的管制,稅制,使用規範都出了問題。

還有,01這裡有所謂機車黨的訴求,我建議這裡的機車騎士網友不要受影響,因為失去保障的是自己,台灣的快慢車道分流,機慢車兩段左轉都是折中必要的道路政策,機車黨的訴求表面是為眾多機車騎士爭取權益,其實是造成更多的交通問題與機車騎士的傷亡。

世界各國所有的道路設計,路幅都是為"四輪載具"(汽車)設計的,這其中有公共運輸,工程,載貨,救護,私人等等各種用途,他是一個最大公約數,除非以後人類發展出不同的載具設計取代。所以,台灣的機車問題現階段能做的,第一個就是需控管減少數量

選擇讓兩輪載具使用在以四輪載具為主要設計的道路而不控管數量,這是台灣這幾十年政策我們自己的選擇,然後由下一代繼續的去承擔,公共運輸非常落後於其他國家也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2011-03-03 11:21 發佈
teabox wrote:
機械腳踏車的設計本來就在市區短程使用為主,跟所謂的重機比,在裝備上,胎俓上,煞車規格上,重量上,穩定性上,結構上都無法相論。更不用說上路圖方便所省略的一些人身安全部品。


結構上無法相提並論沒錯,然後呢?所以重機就比較安全?摔了就沒事?小速克達摔了就升天?



teabox wrote:
問題來了,一般速限道路,重機騎70,80,台灣許多所謂的小綿羊速可達也是這個速度在飆甚至以上,也拿來中程甚至長程距離使用,加上車體結構輕,催油門起步快,油門速度不易控制,這些都是在玩命!!



所以呢?結構輕就是在玩命,會因為輕然後騎一騎就解體嗎?

摧油門不易控制?轉多少油門就跑多少速度,想快就轉多一點想慢就轉少一點,這樣都不易控制?

我都不知道要騎我的車需要如此高明的技術.....

所以到底為啥速克達不能跑長程?


teabox wrote:
以人身安全部品來說好了,除了安全帽(當初也是後來政府強制實施,不知晚了國外多少年,增添多少冤魂),不管冬夏天,你要一般小綿羊速克達族群使用,造成一些不方便性,降低無謂使用率(如家裡旁邊幾百公尺便利商店購物)根本不可能,官員也沒有人想要去碰這個。



現在騎車要戴安全帽早就是主流思維了,去超商買東西就會不戴帽子嗎?戴帽子會花多長時間?



所以總而言之你就是個開大車的在看這些小車不爽就是了?
怎麼?!原本那棟大樓被眾人砲到無力再撐,跑來另起新樓啦?
最後に残った道しるべ
今早又有酒駕把騎車的人撞死,誰才是危險的主因啊?

路上強暴犯多,所以女生不要出門,這就是樓主的邏輯。
你自己都說方便了還說定位不明

我相信不少騎重機的車友去外面買個飯的時候也是騎速克達,你沒騎過速克達嗎?

速克達催油起步是能多快?油門不好控制?

看到這裡我開始覺得你並沒騎過重機,你有嗎?

騎車最重要的是觀念正確,你要把速克達當重機騎就不要怪車不好

太過偏差的實在懶的回了
我在好奇為何還沒被鎖帳號......
實在是在浪費01的資源......
阿....我認真了,我也成為浪費網路資源的共犯了!
大家回這種天龍人的文章做啥? 讓它沉了吧~

以樓主二篇文章中的觀念...
就是說明了 : 在他眼中...汽車是車ˋ重機是車...綿羊不是車!

跟他認真...大家就都輸了~
JOG 90 : 玩具車,KOSO全組只差離合器買不到. JOG 50 : 代步車,東西隨便裝裝就好...耐用為上!

teabox wrote:
問題來了,一般速限道路,重機騎70,80,台灣許多所謂的小綿羊速可達也是這個速度在飆甚至以上,也拿來中程甚至長程距離使用,加上車體結構輕,催油門起步快,油門速度不易控制,這些都是在玩命!!


問題來了,重機催油門起步更快,油門更需要精細控制,小綿羊不小心撞到坑洞抖到油門沒有影響,而重機的話前輪有可能就浮舉了。
小綿羊起步油門可以一拜,
重機油門一拜的話,不叫起步,叫起飛。
發版樓主
真的懷疑您有住過地球嗎??

不然為何您的發言
總是與地球上各國的交通工具定位嚴重脫節到這種地步呢??
速克達不叫機車 那請問您的國度該叫什麼??
速克達沒有保障 那請問貴國度的那類車有絕對保障??戰車 坦克車 又或是飛艇
若對速克達也就是您所謂絕對不安全的車輛有意見
建議您盡快回您的國度
以免被您國度內定為的危險交通工具的機車 造成危險
更可避免引發國與國的戰爭 球與球的滅亡

工具操控在人 危險與否也操之在人

teabox wrote:
前言:
之前發表一篇...(恕刪)


你真的好可愛唷~ 咪揪 ^^
  • 5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