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前輩好,小弟近日整理一台DIO 50做代步
已整理以下部分,目前還是有一些白煙(條狀,非滿天飛)
1.原廠外型無觸媒排氣管
100km後發現機油消耗快速依然冒大煙,同時更換以下物品
2.搪缸,新活塞,連桿,培林
3.原廠型NGK六號火星塞
4.機油幫浦,已調整至油門線拉緊三角記號置中
5.化油器,混合比螺絲調到底轉鬆兩圈
6.海綿濾心
7.機油抽出,使用中油螢光綠無煙120
8.發電機
9.電瓶
更換後已行駛約50km,跑了兩次約5km的山路
使用習慣為表速40~60KM,測試過可以拉到70KM就馬上收油
請問是否化油器及機油幫浦是否還有調整的空間?
或是使用何種機油或火星塞(已不高於車行"原廠牌價"為主)
livina6456 wrote:
中油無煙120夠用了...(恕刪)
謝謝您的建議
哇係阿啾 wrote:
1.原廠外型無觸媒排...(恕刪)
你好,先謝謝您的建議
1.冒大煙是整理"前"只換排氣管,整理後拉油門才有條狀的煙,冷熱車都會
2.目前機油幫浦是拉索固定座的三角尖對準本體的下凹三角尖
拉索已稍微比油門鬆一點點
請問再往前調一點三角尖對到下凹型的邊角,機油量是否會太少?
hjack wrote:
各位前輩好,小弟近日...(恕刪)
一些個人 2T 車調整經驗提供你參考,或許不完全是對的
如果現在有一台 2T 車要調整,我會這樣子弄
1. 先審視你的空濾盒,思考有沒有要修改的,挖洞、拿掉隔板、進氣口加大等
總之稍微修改,增加進氣量
2. 調整化油器高低速油嘴,特別是排氣管和空濾有調整過的,一般原廠設定要考慮
定速油耗、環保等問題。2T 車油氣供應正常對引擎耐久度有相當正面的影響,
特別是油門開度常接近全開的人。
油嘴加大不一定會比較耗油,因為油氣調整正常後,從一開始摧油門,就會有一
鼓扭力在,到尾速仍能感覺到,不會空掉,簡單的說就是扭力比較飽且線性,所以
騎乘時油門開度會比較小,可能會比較省油。
3. 微調,怠速和混合比
4. 計算機油量,一公升機油,可跑幾公里,用掉多少汽油,國外一般建議,高檔油
1 :100 也就是,加 100 公升汽油,用掉 1 公升機油,俗稱混 1 %,普通油則是
混 2 %,但個人覺得這樣太緊繃,所以都混 3 %,依這個基準調整機油 PUMP 螺絲
這邊的高檔油,通常是指預混油,普通油則是噴合油
我自己的車
3% 的狀態下,只有發動車還沒熱時,排氣管噴不少煙,車熱之後,無論是怠速
或輕大摧油門,都看不出排氣管有煙,實際上仍有煙排出只是看不出來罷了。
5. 如果可以盡量不要使用中油 2T 油,個人使用過的感想是,覺得潤滑不好且熱衰太快
長期使用,不妥,便宜油 200 以下,個人比較推 TOTAL
6. 拉到高速,最好不要馬上收油門,因為會瞬間失去油氣和機油的降溫和潤滑,對引擎
不好,最忌高速收油再大摧,會縮,除非是 SUZUKI 有 CCI 的車種。
2T 車個人覺得,油氣夠不夠用最重要,對性能、引擎耐久、騎乘樂趣,有很大的影響
這一點能調好,什麼都好,第二重要的排氣管,對性能影響很大,第三就是機油了
樂趣比 4T 大多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