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未知形,先知體
為了公正起見,我拿了我現役的南海SDW-940來做比較,先從價位來看:NANKAI SDW-940在台灣入手價約4500再多一點,Dainese GIACCA IMPERMEABILE KLINK-G全套含雨褲現在4000就可以入手,(實際到店家去問的價錢我就不敢保證了,以上均為網路價)價位相當比起來才有說服力嘛!
接下來看看體積

最右邊的是600毫升的保特瓶,中間是NANKAI SDW-940,左邊則是今天的主角…名字太長,以下我們都用Dainese雨衣來稱呼它

照片中可以看出, SDW-940大約是四罐保特瓶的大小,Dainese雨衣面積較大,高度較低,在攜帶上較為不便(不過SDW-940的收納袋是很緊的,有些許程度的壓縮功能,Dainese附的收納袋裡面還可以塞鋁箔包飲料 XD)
接下來我們看看重量…


NANKAI SDW-940的體重是867公克,Dainese雨衣的重量是1529公克。人客啊!將近兩倍的重量啊!你們看看,這個做工多扎實,布料多有份量啊!(誤) 其實雨衣的重量對於穿的人來說,除了攜帶時的感覺之外,穿上去的時候是沒有差別的啦;只不過雨衣的重量可以告訴我們另外一個事實,容後再述。
二、知其形,觀其身
好的,接下來當然是要把雨衣給攤開來…有人想看收納袋拉鍊還沒拉、拉到一半跟全部拉開的圖嗎?麥鬧啊,這種照片只會浪費網路資源而已,拜託大家行行好,多謝!
因為空間有限,我只能把雨衣襬成這個樣子


上面的是雨衣,下面是雨褲,看得出來吧?我身高177,一開始拿到XL號,手幾乎可以完全縮進去袖子裡 XD歐洲尺寸果然不是一般的大啊!如果有心想購買的人最好當場先試穿喔!跟我差不多身高的人就買L就可以了。
接下來,先看看Dainese在設計雨衣的時候,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細節吧。
袖口是半魔鬼氈半鬆緊帶的,看來是很良好的設計,可以應對手腕粗細不同,也較不容易漏水進來。

上臂有調整鬆緊的扣子,不過我覺得實用性不大就是了,穿著的時候調整會造成扣子壓迫二頭肌,還滿痛的,而且這裡調緊用處不大,畢竟這件雨衣沒有裝配護具的功能。

腰部有調整鬆緊的帶子,這就有用處了,下襬太寬的話會影響風阻,帶子前端灰色的部分是反光條,當調緊的時候反光條就會跑到腰後,提醒後方來車…這個地方是聊勝於無就是了。

還記得上面的攤開圖裡,上衣的Dainese Logo正下方,有個扣子扣起來的袋子嗎?這是只在上衣右邊才有的口袋,乍看之下是防水性堪慮的扣子口袋…

打開之後才發現裡面有拉鍊啊!

這下防水能力就截然不同了,雖然有拉鍊會影響開啟的方便性,但是就算拉鍊平常就保持開啟狀態,這個口袋的設計是開口還可以往下折,從上面降下來的雨水幾乎是不可能『爬』進口袋裡的,重要文件也可以放裡面喔!當然,好死不死還是弄濕了的話請不要找我

雨衣正面的擋水層是用鈕扣來保護拉鍊的,因為拉鍊是最容易進水的地方(SDW-940在這裡用的則是魔鬼氈)

至於拉鍊本身則是沒有牌子的雙向拉鍊

說到這裏我就有點怨…為什麼這種雙向拉鍊,也就是要兩個拉鍊頭疊在一起才能把拉鏈尾穿過去的,我總是要弄好久呢…上衣不會有人從下面往上打開的吧,這個設計意義不明

產地,連想都不用想

雨衣是整件網裡的,穿脫上比較不會黏皮膚;當然,如果你也是習慣穿著長袖衣物甚至防摔衣騎車的,這點就沒差了。

內裡的下襬還有左右各一個的調整鬆緊的地方

背面的設計很平常,只有顯眼的Dainese大字,這可是會反光的喔!

(這個ALL WEATHER ABILITY滿詭異的,原因後述。)
接著輪到雨褲的部分:
剛剛沒看清楚褲子長怎樣嗎?沒關係,大家再看一次:

褲腳採用三片魔鬼氈來開啟

褲頭前後都有鬆緊帶

不過這褲子上有長長一片東西蓋著,從褲腳一直延伸到褲頭,真令人在意啊…

底下居然是一整條拉鏈!

拉開來之後變這樣,左右腳都是喔!褲子裡面跟上衣一樣是整片的網裡。

這個設計真的是滿特別的,很多人會覺得突然下雨時在路邊要穿雨褲很麻煩,要先脫鞋子、穿雨褲、再穿鞋子;這件褲子應該就是為了這個理由而設計的,直接兩邊拉開,『放』到腳上之後再把拉鏈拉起來就好了,很方便吧?但是它也是雙向拉鍊…雖然這裡應該用雙向拉鏈是正確的,不過對我來說,在那邊想辦法把拉鏈套上去的時間可能還比脫鞋子久

三、天將降大雨於斯人也
重頭戲來了,雨衣最重要的當然就是防雨能力,不過這裡沒辦法用照片說明,所以我就盡量以文字描述了。
所述缺點都是在雨量較大的情況下,依照騎車姿勢不同而有可能發生的,並非故意採取不正常的姿勢導致的喔。
上半身的最大缺點就是袖口設計,雖然有魔鬼氈,但是根本就太短了,魔鬼氈拉到極限(只剩一點點黏貼處,其他都已經懸空)還是留下很大的空隙,如果不用長手套包住手腕,騎快一點的時候雨水就會從袖口一直流到手肘處,這點滿令人困擾的…。我並不是手腕特別細的人,事實上應該算是很粗才對,所以這點不能歸咎於歐洲人體格之類的問題,要改善恐怕得自己加工縫上魔鬼氈才行,但是這麼一來,縫線處又會滲水,所以還是戴長手套吧~哈哈哈~
第二個問題則是拉鍊,雖說有扣子將擋水層扣住,但是空隙太大,一場雨下來胸前的衣物還是可以看到有幾處濕掉的痕跡,沿著拉鏈的位置延伸,雖然說不嚴重,不過我覺得算是個小瑕疵就是了。
除此之外,防水能力沒有問題,縫線處的防水條也都很老實的沒有出狀況。
下半身就比較麻煩了,長長的拉鏈以及其上覆蓋的擋水層本來應該運作良好的,偏偏在膝蓋的地方,不論是速克達還是檔車都必須彎起來,這時會出現一個空隙,剛剛好沒有魔鬼氈覆蓋,膝蓋彎曲處的擋水層材質較硬,會翹起來,於是…就濕了 Orz
[補充說明]
這就是彎曲膝蓋時會出現的空隙,騎車前進時還沒問題,最怕就是停紅燈的時候雨水從雨衣上面滑落

除此之外,雨褲沒有甚麼問題。
防水能力測完,當然要來看看透濕能力如何…其實不用試啦,因為測重量的時候,就可以猜到這件雨衣用的主要應該是PVC而非防水加工布料了,看了材質之後更證明了這一點,不過呢…反正這也不是啥麻煩事,所以就做給大家看看…
這是直接把乾淨玻璃杯套上裝沸水的杯子的情況

這是隔著雨衣的情況

是的,我們很清楚的可以看到,這個雨衣呢,並沒有進行一個所謂的,透濕的動作(主播調)。
這也就是我說它的ALL WEATHER ABILITY很詭異的原因了,雖然沒有人說不能在大太陽底下當風衣穿啦,但是悶死人了,對Dainese沒有足夠的愛的朋友請不要輕易嘗試。
四、想不到標題的結論
這件雨衣呢,拿掉Dainese的Mark的話,我願意用1500左右的價格購買啦 XD
畢竟4、5千台幣的PVC雨衣,還有一些設計上的小瑕疵,說實在的,Dainese在雨衣市場的這一砲打的實在有點失敗,某些設計有創意但是考慮似乎不夠周全,用料太差讓人沒有使用高級雨衣的感覺,推薦度兩顆半★★☆。
謝謝大家收看,咱們有緣再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