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ARK Helmets 是來自法國的安全帽品牌,擁有 30 多年的創廠歷史,在頂尖的 MotoGP 賽事場上也是 Lorenzo 及 Zarco 的安全帽贊助商,而 DRAK 這款安全帽剛推出時取名為 RAW,隸屬於品牌的 METRO DIVISION 系列,在 2016 年十月才改名為 DRAK,並且陸續推出 S-DRAK、X-DRAK、STREET DRAK 等款式,成為造型帽當中知名度相當高的系列。

|
|
- 包裝外箱

- 正面

- 側面

- 品項標示

- 頂部

- 打開箱子

- 移除固定紙板

- 原廠帽袋


從帽袋取出的品項包含了 DRAK 安全帽、目鏡與下半部的面罩,這是 DRAK 帽款的標準配備,其中的目鏡可以直接與安全帽結合,也可以與面罩組合使用,待會的文章裡面會做比較詳細的說明。
- 文件、保卡

- 保卡正面

- 保卡背面

- 保固說明

- 使用手冊

- 目鏡正面

- 廠徽

- 目鏡扣環

- 背面海綿

- 目鏡側面

- 頂部

- 底部

- 產地資訊

- 固定凹點

- 透氣特寫

- 替換鏡片

- 拆除方式

- 鏡片卡楯

- 卡楯特寫

- 防霧設計

- 目鏡內側

- 面罩正面

- 嘴部細節

- 面罩側面

- 面罩背面

- 透氣網細節

- 面罩頂部

- 安裝凸點

- 組合正面

- 組合背面

- 組合方式

|
|
- 正面

- 左側

- 右側

- 背面

- 正面 LOGO

- 頂部通風孔

- 彩繪-1

- 彩繪-2

- 側蓋特寫

- 固定面罩

- 扣具特寫

- 鬆緊帶

- 拆除側蓋

- 內部結構

- 固定點

- 內部細節

- 調整鬆緊

- 塑料零件

- 扣具微調

- 正面

- 右前

- 右側

- 左前

- 左側

- 鬆緊帶

- 單裝目鏡

- 掀起面罩-1

- 掀起面罩-2

- 掀起面罩-3

- 背面標示

- 產品資訊

- 底部細節

- 雙 D 扣-1

- 雙 D 扣-2

- 頤帶設計

- 資訊標示

|
|
- 內襯頂部

- 內襯底部

- 尺寸資訊

- 注意事項

- 額頭軟布

- 內襯拆除

- 頭頂正面

- 頭頂背面

- 兩頰正面

- 兩頰背面

- 內部設計

- 頤帶扣繩

- 絨布設計

|
|
- EPS設計

- 尺寸標示

- 警示資訊

- 前額設計

- 透氣溝槽

- 複合密度-1

- 複合密度-2

- 複合密度-3

- 複合密度-4

- 複合密度-5

- 耳窩設計

- 固定方式

- 黑色保麗龍

- 兩頰內襯-1

- 兩頰內襯-2

- 內襯厚度

- 碳纖維加強片-1

- 碳纖維加強片-2

- 耐穿透測試點

- 頭頂結構加厚

- 通風蓋移除

|
|
- 正面

- 右前

- 右側

- 右後

- 左前

- 掀起面罩

另一方面,雖然 SHARK Helmet 的官網雖然介紹 DRAK 有針對戴眼鏡的騎士特別設計,但除了目鏡戴起來舒適度可以接受之外,DRAK 的眼鏡溝還是做得不太夠,對於小編自己的粗框眼鏡來說還是戴不太進去,若本身有戴眼鏡的騎士還是改戴隱形眼鏡會比較舒服。

DRAK 的造型非常搶眼,在路上總是會吸引路人的注目,這也是造型帽最迷人的地方,因為 DRAK 的面罩還是有許多縫隙可以讓氣流通過,騎車時甚至比多數的四分之三帽更為透氣,在炎熱的天氣還是有不錯的感受。

不過面罩的設計畢竟與一般四分之三帽的鏡片不同,沒有防水膠條等相關的設計,如果遇到下雨的天氣,雨水難免還是會從目鏡周圍滲進來,還要留意雨水是否會滲到鏡片的夾層裡面,這也是與一般四分之三帽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DRAK 在稍微有點車速的情況下還滿涼快的,風切聲在一般的車速也都不算太明顯,如果在快速道路上以 90km/h 的車速巡航還是會感受到比較多的風切聲,但為了這樣個性的外觀,相信還是能吸引到許多騎士買單。
|
|

DRAK 的外型、舒適度在相處一週下來都令人滿意,但比較令人在意的是小配件的耐用度,特別是鬆緊帶連接目鏡與安全帽的塑膠小零件似乎有改善空間,雖然原廠有提供可單獨購買的零件,但在目鏡頻繁的掀起放下還是有出現鬆緊帶彈出來的狀況,如果能把這些小問題改善,相信能帶來更好的使用經驗。
#拍攝協力:Jim
























































































































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