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1 消光黑版本 搭配黃色線條
戴了幾天 真的只有一個字 讚!!!

就請各位隨著我的照片
一起來體驗一下 消光黑的美感
尤其是在光影變化下
有光照 或陰暗
安全帽的色澤和質感都會有所不同
我想這就是消光的特性吧
夜晚燈光照射下或者是補光燈閃爍瞬間

夜間而言 隨著外在的光源變化
帽體的色彩與立體度
伴隨著線條的勾勒 開始蠢蠢欲動
像是經過流體力學換算後的氣場
滑過帽體
產生了正壓和負壓 迅速帶走憂愁

正面進氣口附近的質感
藉由金屬網孔和深黑塑料蓋的對比下
呈現紮實和細緻做工

開啟

關閉

帽體後方 最顯眼的莫過於導光條
相信看過各大進口車
對於絢爛不突兀的尾燈 應該深感印象
半透明的外殼 透出晶瑩璀璨的紅光!!正點!!

只用了兩顆LED就可以達到
條狀的警示效果
兩個點決定一條線
三個點決定一個平面
而這個平面就是依靠著半透明導光片 去產生光線折色
絕妙絕妙!!

帽體後方 後腦袋瓜的排氣孔
也是同樣的精致

使用說明書
請小心服用

下巴橡膠塞與COOL MAX內襯材質選用!! 優質!



以上這是夜晚的拍攝
那
白天呢?!?!
質感更是彰顯優異
(坦白說入手這頂安全帽後 真想把車子烤成消光黑 點綴黃色線條)
請看白天拍攝!!
----------------------
接下來是!!!!!
矛盾大對決
絕對讓你流口水的質感VS絕對讓你吞口水的設計
有夠矛盾!

這角度如何??
有看到氣場在流動嗎??
帽體附近的氣流瞬間活了起來

白天光影的變化下
消光的烤漆變成了不同的質感
霧面的塗料 卻和俐落的線跳 相容並行
一點也不突兀

上方的功能是遮陽鏡片的開關
後端箭頭狀的凸塊推開
即可更換後警示燈電池 方便! 電池盒和帽體融合一體!!

下面這兩張是我最喜歡的角度
也是白日光影投射下
最完美的兩張
完完全全就是進口安全帽的手法

後側氣孔全開

唯一的缺點
就是
特別容易留下指紋
對於容易有手汗的車主
可能就會造成指紋痕跡的出現

前方勾勒的線條
有畫龍點睛的感覺

適時加入黃色線條
凸顯廠牌名稱
也讓單調的消光色 活潑的起來

接下來是內襯時間
說了這麼多外觀
來分享一下他們的內襯吧
帽子帥 如果帶起來不舒服 豈不是扣分??!
但別擔心 看看臉頰內襯的質感

看不清楚嗎?
那再進一點
氣孔的排列與COOL MAX的機能布料
正點!

另外一側的內襯特寫
紮紮實實 真材實料

頭頂內襯的設計
LOGO花紋點綴軟性的凸起布料
刻意開兩個孔洞
方便熱氣溢散

頤帶的部分
除了看到標準配備雙D扣
頤帶的材質也是特別費心思
避免下巴摩擦的不適感
有些牌子帽子 尼龍材質頤帶 沒有其他緩衝布料
流汗磨擦後 頸部下巴紅腫癢
在這帽子 完全 ~~不可能發生!!!


看了這麼多我的廢話
是時候了
愛上它了嗎?
那
是時候把她推倒了?! (誤)

純粹是想拍內部細節
推倒比較好拍麻~

推倒還這麼正
誰受的瞭
但
講了那麼多 好像都在說這頂安全帽好話



如果這不是意圖使人犯罪,那請問什麼才是犯罪?

既然是產品 一定有優缺點!!!
缺點來了
缺點!!!
帽體材質當你拆下下巴後
原廠會附送橡膠塞 (你要說像皮塞也可以)
但除了像皮塞容易晃動 (騎著騎著 看過橡皮塞跳車嗎???)
沒關係! 有的是機會
撿不回來怎辦?再買一頂嗎?
噢不是這樣
他貼心的附送 第二套像皮塞
這就是重點了!!! 兩套都跳車了怎辦?? 塞子密合度要再加油
間隙這麼大如果太陽高溫曝賽 塑料硬化 應該不用塞了XDD

噢對了
還有一點 小缺點
下巴拆下後
他帽體接合處的塑料 會有割傷人淺在危險
簡單來說 只是個小小問題
不過 正常使用下 安全無虞
如果能將銳利的角 稍微導角一下 應該更棒

最後來個幾張收尾
機器戰警 墨鏡現身
你只要帽體頭頂一摸
馬上變出遮陽鏡 (不是西洋鏡 更不是哈哈鏡)


MIT 台灣製!!!! 愛台灣

鏡片安規認證 (基本必備)

前面一張

後面一張

後面氣孔關閉一張

警示燈一張(老樣子 三段式 閃 恆亮 快閃)
我想它應該是沒有必要像霹靂遊俠那樣
刷過來 刷過去


喔呵呵
謝謝觀賞
要推倒前
請先帶回家
如果在安全帽電隨意推倒
安全帽有個三長兩短
下一秒
可能
你就會被老闆推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