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當初是想發開箱文的,
不過當時因G?5事件導致部品板被鎖板...

瑞獅ZS-3000A安全帽
通過SNELL認證的可拆式汽水帽,我對這頂帽子的安全性、包覆性非常滿意。
(比較對象G?5 800元安全帽…)

不過還是有一些小缺點,如果能更注意一些小細節的話產品的完成度會更好:
1. 鏡片固定彈片螺絲鏽蝕:
遇到下雨時記得要把下巴拆掉擦乾螺絲,不然就生鏽給你看。

2. 負壓通風口被頭頂海綿堵住:
這是實在個很搞笑的失誤 = =a
帶同一頂帽的朋友一定要把內襯拆掉檢查一下,你會對它的通風更滿意。
照片為人工筆刀擴孔後…

從這個洞可以發現保麗龍有兩層

3. 搭配原廠淡墨片於夜間行車時,會因鏡片起霧導致光源(路燈、車燈…)暈開,就像是得了散光沒矯正…
把鏡片往上掀一格,慢速騎約30秒就可以改善。
PHENIX 活性碳口罩
可替換活性碳內襯+逆止閥的設計,使用騎車行進中通風良好不悶熱,雖然便宜但不耐用...
因口罩本體固定鉚釘爆開+活性碳內襯的特殊異味…已被我換下不再使用
1. 我選擇的是低調黑色(戴上後一點也不低調)。

2. 換另一面來看,鼻樑架固定鉚釘爆開了(使用約2個月),注意逆止閥下緣部分,與口罩本體並非完全密合使過濾效果打折扣。

3. 靠近一點看固定鉚釘爆開的部分。

4. 內側:進氣網邊緣有脫膠之情形。

KOMINE JK-650
號稱防護力跟戰甲差不多的防摔衣(老闆說的…)

1. 整支手臂以扣子做鬆緊度的調整,手腕2段、下臂2段、上臂3段

2. 隱藏式飲料袋,打開前。

3. 打開後…喝酒不騎車,騎車不喝酒…

4. 配件7件式護具+可拆式防風防水內裡
加裝防水內裡後,在大雨天自內湖騎車至新店(約45分鐘)僅上臂及身體正面微濕,防水效果很滿意。

5. 正面一覽:
內置的肩、手軸、胸、六件式護具,
肩膀、手軸關節及下臂設置滑行塊,鎖骨、肩膀上方及上臂設置緩衝墊

6. 背部一覽:
除了內置背部硬式護具外、上背部另設置緩衝墊。

來說說缺點吧:
1. 整件防摔衣隨處可見線頭…

2. 送修困難。
先來看一下右臂爆掉的調整鈕扣…(使用約3個月)
把防摔衣送回內湖維修…結果在店裡整整放了一個月沒動靜…= =

老闆最後給我的結論:
1.台灣沒布料,所以沒辦法把那顆扣子縫回去。_。
2.日本原廠接受免費維修,請自付來回運費3,000元。
3.如果哪一天老闆要寄東西回KOMINE會順便通知我,這樣我就不需自付運
費送修…(等的到那一天嗎…?)
個人打算自己帶去日本…只怕原廠不接受送修。
老貓牌手套
在特賣會買的瑕此品(中指護塊部分有黑色汙漬),下雨天的時候就會戴它。
1. 手背:佈滿了護塊,正常使用下中指及食指布料已開始脫線。

2. 手掌:整片都有硬凸點的止滑布料,轉油門的時候手感一般,拿安全帽時非常滑XD,手刀部分有硬式護塊。

3. 握拳:大拇指也有護塊。

REV'IT R59手套
防護性普通,穿戴舒適手感非常好。因洗滌方式錯誤導致手指部分有些變形…
1. 手背:CARBON護具、PITTARDS 防水透氣皮革及彈性透氣網布。
號稱防水透氣,經大雨45分鐘實際測試…手指部分微濕,手掌手背還是乾的。

2. 手掌:防滑膠料、腕部吸震墊。
防滑功能非常明顯,油門更好控制。

3. 握拳:大拇指也有吸震墊。

魷魚手套
據說有魷魚大神的加持…(?)

手套疊疊樂:魷魚大神加持(?)的裝備一定放最上面。

HONDA EJ-E91護膝
包覆性、通風性都很好,只可惜護具容易跑位
1. 正面:膝蓋、小腿護具均有開通風孔,側邊大型滑行塊。

2. 背面:紅色部分為氣囊設計,可以平均分散衝擊力道。

3. 除了護具跑位外的最大缺點,魔鬼氈會跟束帶黏在一起。

4. 沾上魔鬼氈後的束帶…長了一堆毛= =

全裝備上身!
正面:

側面:

駕車模擬:

最後介紹車靴…
聽說穿上後會得到龍貓公車的守護,公車看到你都閃邊…(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