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版
這是退伍後有關機車、人身部品專欄的第一發
接下來的順序應該依序會是Arai RX-7 RR5、RS-Taichi RSJ-228
=========正題開始的分隔線=========
雖然不是車展第一手報導了,不過既然之前說了
所以照舊還是會把一些車展相關的東西跟大家分享
車與Show Girl在小老婆汽機車俱樂部,
有站長singer親自詳盡的報導想必比小弟在這卡虎爛更精采
小弟只對幾個小弟比較關心的東西做些介紹,
若有遺誤仍請各方先進更正,thx
(在此小弟仍然謝謝singer大.anthony大在東京車展給予各方面的協助,萬分感謝)
========本章終於開始分隔線========
同樣依照去年介紹RR5的方式,今年我以Z5使用者的角度
來看待Z6進化的幅度
由於展場實在有些擁擠小弟一個人沒辦法照太多(展場人員眼神相當銳利Orz)
加上台灣目前已經有素色實帽可參考,所以帽體各細部圖就不再一一講解
有興趣的買家到有擺設實帽的實體店家參考即可~
1. 總算改變的帽體形狀
Z系從Z3/4/5,帽體設計的基本精神都是一樣的,這幾代的改款
不外乎進氣口形狀跟進氣孔顏色.材質的相互不同
Z3帽體的設計,正立面上下較為高大,前後比例較短
偏向前一代高階帽款X-8RS的設計
總算直到現在的Z6,總算是改成了目前較為主流的設計
前後比例較為狹長,正立面上下較為低矮,帽體曲線較為流線
以往Z5嘟起嘴容易碰到帽體前緣的狀況不復見,兩側較Z5瘦
同樣的size(我戴M號),Z6兩頰給予的支撐.包覆力硬是比Z5多一些

2.外型改變的進排氣裝置
前進氣改用J-Stream的式樣,後排氣改採專屬式樣,後側是為連動開關
嘴部進氣形狀也有所改變,整體線條變得流線尖銳許多,跟Z5圓滑的印象大異其趣


3.內襯改採複合觸感的3D Max-Dry材質
這是我覺得Z6相當值得讚許的Point之一
頭頂的部份,正上方維持原本粗粗的觸感
上半圈紅色一樣是,但中間那圈(額頭)改成原本QD的觸感(編織法)
而靠脖子的部份則是類似X-9原廠內襯的毛茸茸觸感,相當舒服
針對各個部位的需求:頭頂需要吸濕快,所以使用較粗的
額頭碰觸部位避免不適(以往Shoei帽戴久有格子紋),改用QD的爽快質感
脖子需要輕柔貼觸,所以使用天鵝絨的觸感

兩頰內襯一樣維持這種精神
原本臉頰容易出現格子紋的內襯觸感,改以大受好評的Quick Dry+天鵝絨觸感,結合兩種材質而成
戴上後真的很明顯感覺到,皮膚能接觸到的觸感比起Z5舒適得多(也比我現在的JF3好)

4.在官網發表後受到矚目的移動式鏡片座Q.R.S.A.
QRSA跟QRV的比較圖:
QRSA(Z6)

QR(Z5)

就我現場實際操作看來
滑動式的關鍵在於左側的卡榫
卡榫往下扳動時,整個鏡片座便會往前移動
(壓縮彈簧往前,卡榫其餘的彈簧皆往前壓縮,達到開度相同的效果)
達到如官網影片中的除霧效果,
而且解決了原本Z5鏡片卡榫開啟除霧段,
但是左右兩邊鏡片開度不同的問題
(所以Z6也取消了原本在帽體前端中央的鏡片除霧開關)
然後也多了鎖定的功能,可以算是X-11鏡片座的強化版
實際佩戴心得:
1.拿在手上跟Z5差不多輕,但感覺配重更好,有略輕一些之感
2.藍色.橘色真的很好看....
3.兩頰挾持力道比Z5強烈一些,頭頂也是,但兩頰較明顯
感覺兩頰的包覆性有往前延伸一些(沒有很清楚比較)
帽體前後偏長,感覺後腦杓包覆比Z5稍微空一些
(可能跟我的頭型有關,僅供參考)
4.粗框眼鏡一樣好插
5.內襯觸感真的好很多
6.原廠有Pinlock防霧片真的是一大優勢!!
(雖然Arai現在也推出了Profile Max-Vision)
7.素色帽的浮雕Shoei Mark,從霧面改成亮面
簡單來說,這頂帽子如果在9000-10000的價位還滿值得買的
但看看現在的匯率....還是忍一忍吧Orz
剩下的照片在此,謝謝觀賞
Z6相本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