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防摔衣?嗯…如果你是那種只在週末騎騎車“裝裝X”的人,或許沒那麼必要,但如果你真的是熱衷於日常騎行,那麼防摔衣可是多加了不少保險。畢竟,“防摔”聽起來就像是一種對未來的預防,別等到摔了才後悔。像是運動員的護具,穿了防摔衣,至少心理有底,萬一不小心倒地,就能少一點“慘狀”!
gogobooks wrote:騎車防摔衣?嗯…如果你是那種只在週末騎騎車“裝裝X”的人,或許沒那麼必要,但如果你真的是熱衷於日常騎行,那麼防摔衣可是多加了不少保險。畢竟,“防摔”聽起來就像是一種對未來的預防,別等到摔了才後悔。像是運動員的護具,穿了防摔衣,至少心理有底,萬一不小心倒地,就能少一點“慘狀”! 自問自答? 所以你要入手了嗎? 還是你人格分裂?
以四輪為例有分 主動式 安全配備 跟 被動式這兩個互不衝突 在意安全的最好兩個都有 且越多越好不是嗎主動式 我的理解是 意外發生之前 有產生作用的 都是主動式例如 日行燈 不超速 抓地力好的輪胎 這些都有的話 可以減少/避免意外發生被動式 是 意外發生之後 產生作用的安全帶 安全氣囊 安全帽 手套你可以主動式的 很小心地騎車開車同時也可以多準備 被動式的防護安全帽 安全帶 安全氣囊 手套 防摔衣(或是稱作騎行服)這兩個互不衝突 缺一不可小心騎車就不需要手套安全帽的 是錯誤的觀念更加錯誤的是有了全套防護裝備 就 可以亂開車亂騎車的 自己找死的
回到一句就是風險控管。你「覺得」不需要,沒話講。但如果問我有沒有需要,我一定會說有。除非你的機車用起來跟輪椅沒兩樣,那種時速不過 40,單趟不超過 3 公里的。但如果這種情況,我是建議也別騎機車了,騎單車或走路都更健康點。基本上你問這種命題,87% 台灣人都會說不需要。因為講難聽一點,每個都自認自己不會摔。控制好自己就不摔? 越會騎車的越不敢這樣講。而且控制好自己跟你穿不穿防摔衣從來不是互斥。很會騎車?很好,但你依然可以穿防摔衣!不太會騎車?沒關係,防摔衣至少可以多一點保護。至於要說價格昂貴,沒話講,這事實。防摔衣就是特製化的產品,這種東西就是沒啥 C/P 值。不論任何領域其實都差不多,越通用型的反而才顯得 C/P 值高。但通用型效果就是遠不如特化型產品。騎車來講最常見就是鞋子,車靴 vs 球鞋、軍靴、安全鞋。很多人認為後面提及的就足夠,但車靴的重點在於防扭轉跟防刺穿。安全鞋的鞋頭很強也確實能防刺穿,但防扭轉能力就是不夠好。球鞋、軍靴就更不用說了,防扭轉不夠好、防刺穿可能也不行。因為說到底,這些東西本來就不是為騎車而生。很多東西只是稍微沾上邊而以,要完全匹配本來就不太可能。台灣最病態就是當你認真看待騎車這件事情。穿著滿身裝備只會換來嘲諷,而嘲諷的人多半自己騎車的能力...呵。
其實我現在上下班必穿防摔衣了 原因很可笑 就是當雨衣穿因為懶得下雨穿穿脫脫雨衣 一般的服裝快速路也撐不太住 所以只要是通勤現在都是穿A星或丹你老師的四季防水防摔衣 裡面再搭一件上班的夾克 在家跟到公司防摔衣就披在車上 鞋子是防水的 真的下起雨就穿個雨褲就好 現在這種天氣 其實還滿方便的
leiy111 wrote:回到一句就是風險控管...(恕刪) 所以我才說除非你是特地騎車去騎車的,否則穿個專業車靴外觀先不說,再來是舒適性也不會好到哪裡去,都不利於行人狀態使用那些所謂做的很生活休閒化的車靴,其實防護能力也跟普通長筒鞋差不哪去了穿中高筒登山鞋已經遠勝於路上一堆露腳踝的運動鞋了說實在的重機這東西對我來說就是交通工具,若我是那種假日山道郊區胚車手才會考慮那種不利於行人狀態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