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機車是台灣交通亂源的數據個人分享


orea2007 wrote:
台灣交通最大亂源
就是各級交通管理單位那些坐在辦公室裡
遮住眼睛蓋住耳朵憑主觀辦事的主事者。
最好笑的是還請個三寶來當交通局長



沒錯,那位局長簡直是超級三寶。
上班搭捷運,結果視察時或外出開會呢? 搭公務車 (有司機的喔)
靠,腦殘無藥醫。

還叫大家搬到捷運化的台鐵沿線,這樣可以透過鐵路來運輸。
這是甚麼腦袋?有小孩的不靠私人運具,是要靠甚麼?
幼稚園、國小是有台鐵可以到嗎?
送完小孩順便去上班用甚麼交通工具最方便?
光台北市7點、七點半、8點、八點半、9點上班的人是最多的一群。
學校都是七點半左右上課,請問有多少人可以用不同的交通工具解決這樣的問題?

請問三重和三峽是有鐵路喔~?你管我怎麼上班,做好你的交通路線規劃才對。
你的公務車司機空車上班或是只載你跑行程就是沒效率和浪費。懂嗎?恐龍
lyi33tw wrote:
沒錯,那位局長簡直...(恕刪)

有錢買在被過度炒作的車站周圍的長字輩公務員
根本不會瞭解為什麼小市民都要買在郊區然後騎車上下班
nickolas wrote:
日前有台北市交通局...(恕刪)

其實每個數據,就看您怎麼解釋,很多的統計數字都可能會誤導結果~
例:醫療普及的國家人民得癌症的比例明顯高過醫療非常落後的國家(例非洲落後國家)-->所以我們能說醫療普及的過程是造成癌症的原因嗎?
錯!錯!錯! 癌症是一種細胞病變,本就好發於高齡人口(細胞老化易病變),醫療普及使得人長壽,所以有較多死亡比例是癌症。相反的是醫療落後國家,因疾病使得人口平均壽命可能在45歲,都還不會得癌症可能就因其他原因死亡了,當然得癌比例不高~

回正題~我做另一種解釋:
機車有駕照者持有機車之比例明顯高過汽車。因為機車持有成本很低(白牌免牌照稅、燃料稅減免、停車免費...),即使老舊的機車也放著不報廢,反正偶爾還能用用。汽車持有成本高,沒必要的根本不買或不常使用就賣掉或報廢,所以持有比例較低。

這會有什麼影響? 高肇事數量的機車因為有著更高的機車數量,所以看起來機車的肇事率比較低~如果說,用有效的(常在行駛)機車數量及有效汽車數量來比肇事率,那會不會比較合理?
當然,我沒有這份資料,而且我相信很難蒐集,但,有個資料是有可能推估出來的。即是以總機車行駛里程與總汽車行駛里程來當分母,這樣就能比較接近上述的資料。而我能想到的最簡單方法就是,請每一個加油站統計加油資料,由總汽(機)車加油量推估行駛里程來統計,我相信,這數據會有不同的結果。

scwuadela wrote:
其實每個數據,就看...(恕刪)
而我能想到的最簡單方法就是,請每一個加油站統計加油資料,由總汽(機)車加油量推估行駛里程來統計,我相信,這數據會有不同的結果。

這樣統計會很不精確
每台車因為本身設計,駕駛習慣甚至是保養狀況會讓油耗有不小的差異
我親戚跟我開一樣的車,他可以每公升跑12KM左右,但我大概都只有10km左右。
人口增加也是汽機車增加的原因之一,再過些年人口不再增加後或許汽機車數也會停滞吧!
燃料稅隨油征收,政府因税收會減少而不作,這是最不應該的!隨油征收不但最公平,而且你用越多油税金越多,你說這樣大家會不會減少用車,會不會買省油的車,乾脆就買電動車完全不吃油,一舉數得不作,交通當然亂!(車子不用也没去加油,為何要繳燃料税,而且跟那些用很多油的車繳一樣多,這算什麼使用者付費呢?)
隔壁樓在討論台北市將對機車族開刀了,這是否變向要大家開車呢?如果路上的機車全變成了汽車,畫面應該很精采!
車子越大,責任也越大!

因為你會造成用路人更嚴重的傷亡,

問題是....

政府沒這個意識,汽車駕駛人沒這個觀念,

大家的想法,都是拿別人的人身財產安全,來做為自己經驗累積的過程,

反正『有保險就好』.......,傷亡的不是自己就好.......


這就是台灣人現在最讓人難以接受『自私』的觀念之一!
車子越多,停車空間和車位相對不足
路霸就越多。

不少人一樓住戶直接在"圍牆"外掛上24小時進出的告示牌?或是擺放請勿停車鐵架

警察都眼殘,經過都視而不見。
用成本控制數量及使用率,燃料稅隨油增收就差很多了...一人汽車的壓力會比現在大很多...
現在的燃料稅是對於有多台汽車的少數人收比較多而已...

交通亂源的問題有很多方法能改善...但是如果政府收入會變少就是不會執行...
政府就是希望用路人違規...路邊白線改成紅線...他才可以收罰款...
誰不知道蓋收費停車場可以改善違停...但是違規停車數量變少...政府收入就會變少...
而且還不能隨便讓人坐牢...因為坐牢政府的支出會變多...
如果檢舉交通違規有獎金...警方人力成本會增加好幾倍處理檢舉案...
現在到處違規的現象也只是過去"這裡沒警察"心態的延伸...

ken2049 wrote:
個人是很支持大眾運輸...(恕刪)


您所提的,其實我覺得很值得討論。
但小小觀點不同,拿出來討論。

如果依照大眾運輸的覆蓋率來說,台北真的算是全球排名了。
但以我自己在香港、日本跟大陸出差的經驗來看,我覺得台灣有三個問題很難解決。

1.城市真的太小
2.是以公路系統為主
3.對方便的要求程度太高

我觀察我日本跟大陸的同事,都可以發現,他門的居住地跟上班地點都比台北遠了不少,
導致私人的交通工具使用成本還蠻高的,所以,對於大眾運輸系統的接受度相對較高。
但台灣多數的都市其實距離都非常近,提供了一個機車這種交通工具最適合通勤的背景條件。

另外,其實日本是一個以電車為主要大眾運輸基礎的設計,
準時性確實做的很好(不過,我想台灣就算是以這個為主,也很難...)
但台灣是以公路系統為主,或是,台灣根本就是什麼都來搞一點的模式,要求準時,我覺得難度太高了。

最後,我覺得台灣我們已經太習慣非常方便的狀況,
計程車都是隨手攔車,走路基本上都不希望超過10分鐘,這種狀況支持了公路系統為主的大眾運輸系統,
可以勉強的生存下去,也造成我自己覺得很奇怪的公車路線(比如說:台北299,307這種超長距離的公車路線)


nickolas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