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TyLe wrote:
怪怪的= =...有...(恕刪)
嗯...還好吧..朋友每次看到我都說我是騎重機吧..然後我說..不..我騎頂訊時...大家都...喔(我戴RR4跟GP-5X跟穿DAINESE)
hd10105 wrote:
我認為你把"進口"改...(恕刪)
需要改嗎?
國產帽也很好我了解
但進口帽比國產帽好也是不爭的事實
樓主都已經把預算還有參考圖告知各位了
說的好像我跟樓主都是進口帽嘴臉的人?
推薦哪款帽子本來就是誰的自由
況且樓主他自己PO高階進口帽的圖片了
我順勢在文章內加註進口帽鼓勵樓主有何不可?
樓主有兩萬元的預算,我當然推進口帽!
保護頭部嘛,他預算夠我建議他買好的有什麼不妥嗎?
還是進口帽三個字踩到你的線了?
補充一點
國產帽:帽體方面,新買的時候帽體強度真的不輸給進口帽,久了之後....因為騎車在外紫外線照射加上風吹日曬雨淋,同樣時間他劣化(肉眼看不出來)後的強度還是輸給進口帽喔,關鍵在於帽體材質的配方還有製程,這是台灣安全帽產業所無法在短時間內跟進的.......內襯方面,我想妳去部品店拿頂最便宜的進口全罩(如FF5、K3),雖然某些歐系進口帽頭形不太符合某些台灣人的頭形,但是他的舒適性還有包覆性絕對遠大於國產帽,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以及進口帽的重量也是比國產帽輕了許多,為什麼呢?因為國外的廠商歷史悠久在研發帽子上花費相當大的經費,不只研究帽子的安全性,現在更研究帽子的重量、包覆舒適性在經過長期的攜帶之下對於人類的頭部及頸部是否會產生不良的副作用,您可以去詢問戴進口帽的人,帶久了會不會頸部酸痛或疼痛?相信答案會很明顯,朋友的某知名國產帽(最受歡迎的那款全罩),戴個將近一年(使用頻率高),內襯已經塌陷對於頭部及臉頰的包覆性已經大大減少,後來他自行買了一頂FF5戴了一年多,內襯不塌就是不塌....難道這近萬元的帽子沒有他實質的作用在?
雖然進口帽售價高昂加上匯率、關稅、運費、車手加持,難免讓人卻步....台灣自產的帽子近來也慢慢揚明國際,但還是有待加強,我個人是比較偏向把錢投資在裝備而不是車子....
車子唯一值得先投資的,1輪胎、2避震、3煞車,樓主雖然騎小50,但卻懂在保護自己的觀念上投資這是很直得鼓勵的,樓主的觀念跟騎重車的騎士戴進口帽有什麼差別呢?
樓主在騎車方面的預算,我個人也不偏向鼓勵他買頂便宜的帽子再把其他錢投資在車子改裝,這是不對的.....
車子只要安全無虞,能夠順順騎就好....預算夠就買頂進口的(二手的也好)
預算不夠,至少買頂好一點的國產帽
最後附帶一提,小弟個人的帽子進階.....工地工程帽 → 國產200元瓜皮帽 → 國產CBR3/4帽 → AGV GP-TECH+Nolan N43 AIR 目前三頂輪流戴
多多鼓勵身旁的人戴好帽子,不一定要進口(能當然最好),最少最少也要是頂包覆性好的3/4帽!
轉載東吳機研
以正視聽....
避免有得人說進口帽跟國產帽差異不大,有點把戴進口帽的人說成都是潘仔似的?

: 國產、進口的差異?
: 什麼程度就最好別帶了?
: 謝謝國產跟進口安全帽最大的差別..就在
1;帽殼 2;保力龍 3;內裝 4;鏡片.....
嗯...換句話說 ..就是沒一個地方相同的啦
以帽殼來說
進口的安全帽..帽體多為纖維材質..
以Arai為例材質就分
Super CLC ,超級複合纖維
CLC, 複合纖維
SFL, SCL, FCL 強化玻璃纖維 這5種.....
RR3 super L等競賽等級使用SCLC...
其他等級使用CLC(注意..仍通過SNELL95認證 也屬於競賽級)
連Arai最差的OMNI系列 使用FCL纖維的...都通過了SNELL95
也就是FIM許可認證參加比賽的...
反觀國內..帽殼接為射出成型...材質已經差人一截 又為節省成本 減少厚度
造成強度不足的結果...
以保力龍來說
進口安全帽保力龍密度是由外而內遞減的,,,這樣保力龍才能完全達到吸收震動的效果
國產安全帽則一樣的密度..甚至為了耐用而使用密度很高的保力龍
這樣根本不能達到吸收震動的效果..
內裝方面
幾家進口的安全帽...Arai SHOEI 有內襯可供拆洗..調整厚度的設計
若不能拆下至少都是耐水海綿
國產安全帽內襯就是一塊包著布的海綿..不耐用也不耐洗
以鏡片來說
進口安全帽鏡片材質..透光性..強度皆較國產為強 鏡片是用不同曲光率來製造
避免視差..也就是中間跟兩側曲光率不同
國產鏡片我想大家都有經驗 新鏡片拿衛生紙擦擦就刮傷 了..
而整個鏡片的曲光率都相同..會造成兩邊視野變形....
再者 進口安全帽多區分size 大小由頭圍區分
國內安全帽則皆one size..所以..並不是外國的月亮就圓..而是國產的東西真的太濫了
關於使用年限..保養方式...等..下次再慢慢pos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