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沒有帶過各家頂級帽款的我一直很好奇戴起來到底什麼感覺
看了很多日廠歐廠的帽子,總覺得日廠在路上太常見了~歐廠的帽子通常造型上、鴨尾部分都做的比較浮誇一點,對於我這種騎速克達的死大學生來說似乎有點招搖(?
看來看去目光就放在了Rpha 11 、Rx7x 、RT33上,不過我真的很會流汗💦雖說可以戴個頭套解決,不過我還是挺在意通風的其實第一點就看上了RT33看很多人的開箱文優點也顯而易見不外乎Snell、聽說真的很涼(畢竟自己沒有就不亂下評論了)亞洲頭型友善!而且價格對標其他廠家相對便宜,到現在入手Rpha 11後其實偶爾還是會意淫RT33戴起來感覺怎麼樣
不過唯一勸退我的就是沒有額前通風了...我真的很會流汗對我來說洞開越多越好(?
Rx7x的優點相信大家都明白了解了,那勸退我的問題就是鈔能力不夠哈哈,還有友人有一頂Rx7x 據友人所說在鏡片上的開口效果實在不怎麼樣於是就果斷放棄了,至於一些配件的費用也是滿貴的......
至於最後怎麼決定入手了韓仔的Rpha 11勒?
1.在台灣能見度低減低帽子被借走的機會(?
2.開口好多看起來就很涼~國外經銷商rxxzila也有提到通風性不錯
3.重量以複合纖維來說算是相當輕了
4.帽子與鴨尾的造型整體來說算是內斂了
5.之前有買過他的入門帽款CS-15算是一脈相承吧哈哈哈
前面屁話一堆該上圖了~應該不會有人看完我的屁話吧?

剛從箱子裡出來~喔對了隨箱附贈深墨片、防霧片、帽袋(這個帽袋質感比安全帽本體好多了(?)cp值頗高~

HJC的鏡片更換真的滿適合我這種懶人的實在很輕鬆~CS-15上的也是一樣~

說是不想太招搖還是選了跟內心一樣的淫光黃

後方ECE認證貼紙,XL號含鏡片1415克
本身是中間橢圓帽型(intermediate oval)我自己是買大一號了後面稍微有一點空到時候會再請人補點泡綿進去吧!
頂部就忘記拍了~實際配戴感受內襯材質有些刺刺癢癢的~果然還是要戴頭套啊~
本人臉實在有點小與瘦挾持感受在戴上頭套之後明顯許多~雖然這樣但我還是希望能更緊實一點,Rpha 11雖然有三個帽體但S-XL內襯都是可以共用的這點真的省去很多麻煩呢!兩頰內襯的立體剪裁滿服貼的泡綿材質偏硬一點應該滿耐用的吧?上緣呢剛好蓋住我的顴骨我的額頭也是正常露出眉毛上緣一指的寬度Rpha 11 的開口高度其實有點小,
不過鏡片的開口角度可能比較重要一點,視野相當良好~
最後講一下他的通風性!
可能是HJC的特色吧,可以感受到有氣流從頭頂流過,但總覺得可以再更好?每個通風孔對應的時速都不太一樣,例如:時速3-40的時候下巴兩側的通風開始有明顯進風,然後是中央吹鏡片的進氣口時速差不多,5-60時額前通風口開始有明顯感受(這個真的超涼的)80up之後頭頂兩側通風開始有感覺到抽風進來,負壓排氣口也是差不多5-60開始有感~
不過60之後抽風後腦勺會開始冷冷的100之後的感覺就是這些綜合加起來然後開始會冷~
不過這個通風感還是比Airoh 的入門Valor 弱一些(這頂臉頰兩側是沒辦法關的我的印象中冬天很痛苦),我想可能本身定位就是賽道帽款本來就沒有要讓我慢慢騎的吧?但其實100內的通風實在就很強大了~
對比一下他們家的入門CS-15,是在5-60左右頭頂兩側通風口就開始有感然後再快也就這樣了,不會熱但也不會冷,沒有額前通風額前其實有點悶。
總之這頂HJC Rpha 11的開箱文到此草草結束啦~因為肚子餓了¯_(ツ)_/¯原本還打算講一下開關質感跟烤漆的不過打一堆可能也沒人看吧呵呵~
感謝各位的收看🙏祝各位行車平安啊~
ride safe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