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五款 SBK 部品包含:護具涼感膝套、K-3 半罩型頭套、K-5 涼感透氣滑手套、可拆式安全帽帽墊、防水氣密腰包,其中的護具涼感膝套有實際騎車體驗,防水氣密腰包也有做容量示範與防水測試,就來看看哪些部品是真正適合你的吧!
|護具涼感膝套
- 外側

- 車縫線

- 拉鍊

- 內側

- 取出護具

- 車縫細節

- 鬆緊帶

- 止滑設計

- 護具

- 雪花紋路

- 防護認證

- 套上

- 拉起拉鍊

- 魔鬼氈

- 正面

- 側面

- 背面

- 正面-長褲

- 側面-長褲

- 短褲-側

- 短褲-後側

- 短褲-油箱

- 長褲-側

- 長褲-後側

- 長褲-油箱

- 屈膝

- 短褲-實測1

- 短褲-實測2

這組護具膝套採用透氣材質,天氣熱時穿起來不太會悶熱,但比只穿短褲稍微暖和一些,如果是最近偏涼的天氣,不要期待膝套能給你太好的保暖效果,特別是在微涼的山路上,穿長褲搭配膝套還是比較好的選擇。
- 長褲-實測1

- 長褲-實測2

實際穿著半天時間,護具膝不太會影響騎乘的舒適度,相比防摔褲或魔鬼氈式的膝部護具也輕鬆很多,即使停下來休息用餐也不會覺得很卡,很適合日常通勤或假日出遊使用(不適合賽道),不過護具是提供你一般騎車更好的保護,穿上之後還是要注意道路安全喔。
|K-3 半罩型頭套、K-5 涼感透氣滑手套
- 頭套/滑手套

- 商標

- 車縫線

- 側面

- 正面

- 背面

- 手掌

- 手指

- 正面商標

- 內部車縫細節

- 手指車縫細節

- 戴手套

- 手背-1

- 手背-2

- 手掌-1

- 手掌-2

- 側面

- 按煞車

- 握車把

影片中小編請騎士示範戴滑手套和不戴滑手套的差異,不戴滑手套時防摔手套穿脫會比較慢,而且需要反復拉比較多次,脫的時候也是一樣,而戴上滑手套後穿脫過程會順很多,可以發現戴到一半時手套是直接滑到底,脫的時候也是小力拉一下就脫下來了,避免反覆用力拉手套以某種程度來說,也是延長防摔手套的使用壽命,小編個人是還滿喜歡用滑手套的,放裝備的抽屜裡就又三雙替換使用。
|可拆式安全帽墊
- 正面

- 花紋

- 正面車縫

- 背面

- 尺寸標籤

- 透氣材質

- 貼片

- 黏膠片

- 魔鬼氈

- 安裝/未安裝

- 背部空間

- 黏膠位置


由於是直接貼在安全帽的關係,所以戴上安全帽就可以使用(不用先穿頭套),而帽墊主要的三項好處是衛生、容易清洗、舒適,例如每個禮拜都可以拆下來丟洗衣機清洗,遠比拆內襯下來洗輕鬆很多,也可以減少安全帽內發臭的問題,如果安全帽原本的內襯材質不夠親膚/舒適的話,COOLMAX 帽墊也可以稍微緩解這個問題。
要提醒的是,雖然帽墊使用 COOLMAX 透氣材質,不過,如果你的安全帽本身就很悶熱的話,這款帽墊並不能讓安全帽順變成"超透氣",只能稍稍改善內襯的舒適度,若搭配在本身換氣效果很好的安全帽,那就可以在稍微犧牲透氣性的情況下,得到清洗方便、延長內襯壽命的優點。
|防水氣密腰包
- 正面

- 側面

- 背面

- 掛繩

- 前袋

- 可放 iPhone

- 調節帶

- 延伸襯墊

- 可條扣帶

- 塑膠扣

- 加厚襯墊

適,也可以減少揹負時的悶熱感。
- 拉鍊

- 魚尾造型

- 拉鍊底

- 放置三機

- 皮夾/行動電源

- 單放相機

- 手套正放

- 手套側放

示範一:相機 RX100、iPhone 8、AirPod 適合日常外出
示範二:小米 20000mAh 行動電源、長皮夾、Costco 擦車布 適合騎車出遊
示範三:放入一雙短版防摔手套
- 暗袋

- 放小物品

- 斜揹側面

- 斜揹背面

- 腰包側面

- 腰包背面

- 防水測試

- 往拉鍊噴

- 溼答答

- 濕身之前


所以這次的測試方式為拿噴霧器朝著包包四面八方狂噴,而且近距離(20 公分內)對頂部和正面拉鍊反復用力噴,整個灑水過程大約六到七分鐘,按壓噴霧器的次數大概接近 300 次,盡量模擬下雨天的情況。
- 前袋

- 內部空間

- 無滲水特寫

- 正面

- 左前側

- 裡面放毛巾

- 前暗袋放面紙

- 鐵桿

- 捲尺測量

- 120公分

- 畫記號

- 把腰包固定在末端

- 纏膠帶

。
這樣事前準備大致就完成了!到底能不能有水下一公尺的防水表現,馬上就可以揭曉了!
- 正面拉鍊

- 主要拉鍊

- 來到水邊

- 下水嘍!

- 辛苦的 Victor

,小編幾乎把內湖大埤繞了一圈,盡量把鐵桿往遠離岸邊的地方插,希望能找到比較深的區域,不過湖岸邊最深的地方大約只有 70~80 公分,還請網友見諒啦。- 沒入水中

- 上來一點

- 插到底



在等待 10 分鐘的過程,附近還飛來一隻黑頂夜鷺,看起來好悠閒啊!
- 正面

- 頂部

- 打開前拉鍊

- 衛生紙已濕

註:這是一款給摩托車騎士騎車、日常使用的腰包,只是標榜擁有很好的防水能力

紀錄一下,正面暗袋在水下 70 公分測試當中已經進水了,雖然上次在噴霧器近距離摧殘之下沒有進水,但這樣高壓力的水下測試還是擋不住。
- 打開主要空間

- 裡面一點水也沒有

- 毛巾

- 搓揉

- 真的沒濕

- 測試結束

- 狼狽

|總結

這次與之前比較不同,一次介紹了多款售價低於 NT$1,000 元的部品,除了比相對高價的進口部品平易近人之外,這些也是能在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性的騎士部品,也希望網友在這樣的實測裡可以認識部品的使用方式,以及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部品是什麼,至於測試心得內容可以參考上方的說明喔!
▋回文抽獎活動
- 防水氣密腰包

- 護具涼感膝套

條件一.回答你最喜歡報導中的"哪兩款"部品,並說明原因(需超過30字)
網友只要留言回答上述問題就符合抽獎資格!但複製內文或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抽獎回文截止日期為 11/07(週六)中午 12 點整,獎品將以隨機方式抽出,並在抽獎後於文章底下公布得獎名單。
#拍攝協力:翊豪、Leon、Victor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防水氣密腰包 gordon.
護具涼感膝套 chendavid
護具涼感膝套 Go Go Free Life
抽獎實況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