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將上半身最後一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人身部品:安全帽 升級!
由原先M2R SP-333 Ⅲ代 換成全罩式安全帽…
重點是:在有限的預算下!所以應該是國產帽
友站Mobile01有介紹過一款APEX TA-2700,當初它是第一版
而我在跑到台北市知名安全帽店看到的,是2008年小改版
說是小改版,我還覺得進步蠻多的:
1. 使用甲殼素內襯
2. 安全帽內設置氣道,而且在泡棉中也設有。雙氣道設計
3. 3000元搞定!我記得沒錯的話,只比M2R SP-333 三代貴1000元。
有心進步的國產帽才是我的首選啊!
馬上帶回家,當然,我有附錢
老闆娘還送我一雙防水防寒手套,太阿沙力了!
回家路上一路測試它的效果,測試了一個禮拜,今天總算可以寫出心得
讓有心從3/4安全帽升級為全罩的版友有更多的選擇
以下為心得,請各位前輩指教了~~
-------------------- APEX TA-2700 小改版照片解說 ------------------------------
帽體正面,與改版前的彩繪有點不同
側面照
正後方,有DOT認證
正上方進氣道,很像條「鯨魚」
頭頂進氣口特寫,關閉狀態,個人測試如果把它關了,就真的不會有風進去…
頭頂進氣口打開,看上去好像只有打個洞,但…
進氣口旁邊還是可以通到帽體裡面,但我實在沒有心臟把鯨魚拿起來看。
後方排氣特寫,我在測試這頂安全帽時作了兩種試驗法,一種是在家中,一個是實際騎上路。
在家中是拿著吹風機對著關閉的進風口吹,並且在內部氣道那邊放張紙條看看會不會震動
如果前方進氣口關閉,後方負壓口幾乎沒有動作,帽體內部的紙條也沒有動靜。
相反的,如果前方打,對著口吹氣,排氣這邊就能感受到風在吹,紙條會「小小」飄啊飄…。
在外面騎車關閉前進氣口測試,頭頂上面個人感覺沒風在動…打開之後比較明顯。
或許是因為人戴著安全帽時帽體空間減少,文式管效應比較明顯 (有說錯請指正,我不是學工程的)
鏡面與帽體上緣密合,這幾天飄小雨,鏡面內側沒有雨水滑入
鏡片與帽體順利密合,壓上的時候不會磨到橡皮
側面排氣孔,別小看它!當下巴進氣打開後,讓我覺得自己還在戴3/4罩安全帽,下巴、臉夾很涼快
下巴進氣口,看起來好像在微笑,快要來的夏天打開它,吹進來的風也會讓你微笑!
小鼻罩,我感覺不出來有什麼差異,對霧氣幾乎沒有幫助,原廠附的大鼻罩就很能很明顯壓住鼻子呼出的熱氣。
快拆鏡面設計,要拿下鏡面很簡單,但要小力一點。
雙D扣設計,安全性加分!旁邊還附有小扣環讓繫繩不會到處飄,很貼心的設計,但我很少去用它
下巴網,但在冬天真的有點太短了,風會衝進下顎,有版友改裝增長型的下巴網
原廠搭配甲殼素內襯,乾乾的,有種像曬得有點乾的毛巾壓在臉上,但又不會讓人感覺刺痛
比原先的絨毛要舒服很多。
至於內襯,兩頰的內襯是用魔鬼氈粘住,不知道算不算是一個敗筆?
缺點:如果真的黏了那就慘了。
優點:拆的時候不較不用擔心把帽體上的「扣環」拔到扣不住。
我是認為黏不住的時候,自己換上新的魔鬼氈,它又是一條活魚啦!
但…等它真的黏不住的時候,它也是一條老鯨,該退休了。
頭頂的內襯有預留空間讓空氣進入,很像68s的設計
頭頂內襯的反面,對應帽體氣道與氣孔位置,台灣廠商真的有在進步哦!
帽體內的氣道與氣孔,舊版只有兩個氣孔而沒有氣道設計。
想買新版的版友可以以此分辨新舊款。
雙氣道設計,也就是在泡棉中間還應該還要有一層氣道
為了呈現,我請3M的可再標籤紙當Model,並在上面畫面刻度
請它我們證實真的有另一層氣道在下面
一共有八個洞,限於時間我沒沒有一個一個下去試,我就選擇前方、中間的那個氣孔吧!
下去一點點囉!請各位留意刻度的變化
再下去一點
再下去一點,再下去一點!
標籤紙:再下去安全帽就要變成我的棺材了!
其實還是可以再下去,但我怕會拿不起來,探勘到此為止,辛苦你了,標籤紙。
事實證明,在泡棉與泡棉之間真的是有氣道存在的。
-------------------- APEX TA-2700 小改版測試心得 ------------------------------
頭頂的通風性:
在冬天測試我覺得比較準確,尤其是因為天氣冷,有風的感覺特別明顯!
在台北市無大風的環境下,時速40開始就能夠明顯感受到「冷氣」進入安全帽
這時的風主要是在頭頂的位置,比起M2R SP-333 Ⅲ頭頂有些悶熱,APEX-2700 真的通風許多
完全擺脫全罩帽會比較悶熱的舊觀!心情一個大好!
p.s. M2R SP-333 Ⅲ代,我還自己挖氣道,改日補圖吧…
時速50~60頭皮開始覺得涼快,從額頭到後腦都能明顯感受到風
但在太陽穴兩側就感受不太到是這頂安全帽的缺點。
下巴進氣口通風性:
打開下巴的進氣口,讓我以為自己在載 3/4罩,嘴巴、臉都會有風在吹
關掉進氣口,臉是沒什麼風了,但下顎還是涼快的可以…大概是下巴網太短了!
這幾天騎車得把下巴壓低一點。
鏡面除霧:
這幾天天氣算冷,載上安全帽,扣上雙D扣,戴上手套
鏡片馬上就都是霧氣了,一頂好的安全帽在行進時會讓鏡面的霧散開
但在這一方面就真的有點遜掉了。
在打開下巴進氣口的情況下,時速50~60才能「慢慢地」把霧氣消除
但也是有解決辦法,也就是廁所鏡面防霧的那一招…
我是用洗手乳平均塗在鏡面內側,再用面紙沾點水擦拭到可以看清楚的程度後裝回帽體
在等紅綠燈的時候一樣是會起點霧,在只要起步時速由0~40,霧就整個「快速」消除了
各位可以試試。
舒適度:
甲殼素的內襯就如同先前所說的,乾乾的,有種像曬得有點乾的毛巾壓在臉上,但又不會讓人感覺刺痛
比原先的絨毛要舒服很多。( 感謝老闆娘讓我新舊版都適戴 )
關於重量,我是覺得還好啦,拿在手上比較重,戴在頭沒有感覺比原先的3/4 m2r sp333 Ⅲ代重多少。
安靜度:
時速在60之後會聽到哄哄哄的聲音,但不會大聲到讓你聽不見排氣管
風切聲我還沒有聽過,據友站的測試報告是時速100左右會聽見。
但講真的,時速100哪有什麼心情聽風聲鳥叫啊…看路況都來不及了…
-------------------- APEX TA-2700 小改版最後總結 ------------------------------
這頂安全帽是我生平第二頂安全帽,第一頂是在7年前剛滿18歲時載的大賣場全罩帽
7年後戴的這一頂真的讓我對全罩帽有很大的改觀,不論是通風、舒適度都大勝以往。
真的可以看出來台灣安全帽廠商在進步!
沒有錢買頂級安全帽,這一頂真的可以是取代3/4帽的好選擇!
-------------------- APEX TA-2700 小改版相關主題 ------------------------------
在此列出相關討論連結,感謝各位前輩的指導,讓小弟得以補充各項心得!在此感謝各位前輩,謝謝!謝謝!

[分享] 便宜全罩帽入門好選擇! APEX SP-2200∣NA
請問在台南哪裡可以買到TA-2700?∣sonybick
分享 APEX TA-2700∣∣sonybick
[分享] APEX TA-2700 ∣etl
補圖~APEX 2700(BUY應成)∣fea930
APEX TA-2700 試戴心得∣思兼
APEX TA-2700試戴心得第二彈! ∣david0575
APEX TA-2700開箱分享文+個人小改造 ∣funny.exe
我以為〝莊孝維〞之神秘安全帽通風I(TA-2700)∣jjkkk555
差點中毒之莊孝維通風測試II(不同安全帽測試篇) ∣jjkkk555
--------------2/19 APEX TA-2700 小改版 心境轉變-----------------------------
小弟是由半罩(有進氣孔的「高級」瓜皮)、M2R SP-333 三代再轉到全罩式安全帽
當初M2R SP-333 三代最吸引我的,就是內襯可拆洗、有類似小飛俠的帽簷可以遮陽
再加上保護性比好一點的半罩安全帽要來得好
當初可以說是非常滿意。
但日子一久也就發現不論是半罩還是SP-333,載久了都會有悶熱的問題
那種悶熱的感覺在拿下帽子的那一刻最為明顯,好像頭皮終於呼吸到空氣一樣爽快!
剛開始以為是內襯沒洗所造成,可拆洗內襯的安全帽應該可以解決這樣的情況
最後發覺是安全帽內沒有設置氣道、光有兩個小進氣口應該沒辦法讓空氣流過。
因此,我自已用美工刀在 SP333 裡挖了兩條氣道,再96年7月的夏天試驗
發現騎快一點的確可以感覺有風經過頭頂上。
但前題是必需在時速60以上。
台北市上下班時間怎麼可能一直保持60?
改版後的APEX TA-2700在時速40就能有M2R SP-333 三代先前時速60才有的反應,這真的讓我非常滿意。
更頂級的安全帽,如SHOEI X-11,我在猜可能在時速30就能達到這樣的進風水準。
如果版友先前是由3/4轉到這一頂全罩帽,我想應該會覺得物超所值!
如果先前就已經戴更高級數,我想就會覺得普普。
「40公里有風進來,50~60就會感覺涼快」,這是我的測試的結論。
因此,請有同樣安全帽的版友幫我驗證這句話了。
-------------------- APEX TA-2700 文式管效應 ------------------------------
另外關於進風量與出風量,我畫了一個圖片說明一下文式管效應

文式管是一個類似於漏斗的管子 (黑色線畫出來的樣子),在下方有另外一條小導管接近漏斗低部
1.外部空氣(綠色)進入文式管後,因通道慢慢縮小,使得出口處的壓力大於入口處。
2.在較高的氣壓通過時,使小導管中的氣體 (紅色) 因壓力而被抽出。
3.在氣壓通過導管後,會因為抽取導管中的空氣而使壓力減低,但還是具有一定的的氣壓 ( 咖啡色箭頭 )
生活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平常在用的吸管如果有小破洞,我們還是可以把飲料吸出來,但感覺就是少了一點「力道」
運用這個導理於安全帽上就可以知道安全帽不是有開洞就好,還需要有「氣道」的設計讓空氣產生負壓。
當空氣大量進入帽體並且通往負壓口處時,將同時抽走在帽體內的空氣 (熱氣),因此產生空氣流動感。
所以我們感覺到頭頂有風,並不是外面的空氣「撞進來」了,而是帽體與頭髮之間的空氣被「抽出去」了
我的想法是:排氣愈明顯,表示帽體內的「氣道」具有一定的氣壓存在,「抽風」的效果應該也是愈好的。
所以APEX TA-2700 的泡棉應該是採用這樣的設計圖

關於氣道設計,我「猜測」目前有兩種作法:
第一種就是進入風洞測試,檢示帽體設計所產生的氣道是否「正確」導向出口
Aria應該是採這種模式
第二種就是在帽體泡棉中安置「溝管」作為空氣流通道。
雙層氣道設計除了採用第二種設計外,還在泡棉外層再安置一次氣道
主要是讓熱氣有空間離開頭部,進入文式管
如果我有說錯,請各位前輩再給我指導了。
-------------------- APEX TA-2700 雨天心得 ------------------------------
這幾天台北市是在下雨狀態,為了探親,經常戴著APEX TA-2700 經過汐止新台五路那裡的高速公路交流道
因為路很寬、也夠直,加上大家的車速都很快,正好可以測試它在雨天與高速 (80~100)下的狀態:
雨天:
有兩三次雨天忘記關下巴進氣口,帽體內也沒因此進水
但下巴進氣口入口處的設計是斜上,很容易有水珠卡在在那裡
除非天氣真的沒有下雨,否則我決定一律關上。
說到下巴進氣口的開關我也有一些要補充的地方
它的開關一共有三種狀態:全開、半開、關閉
在推動開關時會感覺得到有像卡筍的設計,很明顯有「一節一節」的感覺
不用擔心推久了下巴會「落牙」…
頭頂的進氣口如果遇上下雨,我建議是把它給關了
因為雙氣道設計的保麗龍內部氣道非常難清理
目前想到的辦法也只有去車行借高壓空氣槍噴一噴
如果水珠卡在裡面太久,搞不好會讓整個安全帽發臭…我猜
高速:
我騎的是GSR 125,在那邊的時速大概是90~100,在高速公路交流道右側有山,
在經過其中一小段的時候會有風從右側吹過來
也許是風不夠大,只感覺我的頭感受到風力,輕微晃動
但如果是回頭看看左右來車,想把頭轉回來就要花點力氣回正,而且會晃
那種感覺像後坐有人在左右輕輕拉扯安全帽。
如果是直視前方,時速90~100,頭部是感覺有風壓過來,但不致於到大力晃動
我認為這和繫繩有沒有拉緊、內襯是不是合頭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