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CC的橫空出世,基本上就宣告了一統江湖,也確實將自家的神A拉下了神壇,開啟了屬於自己的銷售神話。當然除了妥善率與二手價格夠硬等優勢,車型選擇多元也是CC的強項之一,和泰相當清楚國內消費者的喜好,因此除了雙動力各有不同的等級之外,代表年輕運動的GR Sport版本也不會缺席,雖說並非最大宗的銷售佔比,但依舊有著不俗的銷量支撐。去年CC推出首次的小改款,但GR Sport版本卻沒有同步亮相,直到26新年式才終於登場,也可以說是今年年底的重頭戲,同樣提供了1.8 NA與Hybrid油電雙動力,後者也是我們本次試駕的主角。


由於是小改款的身分,GR CC改動幅度並不算太大,外觀主要針對車頭進行重塑,但熟悉合泰的好朋友們應該都知道,GR CC並未採用日前釋出的日規式樣,而是我們自己的國瑞專屬版本,可以說是獨步世界,真滴讚!即便是台規,圓場還是有針對GR二字進行設計,全新的水箱護罩除了黑化之外,內裡格柵更是用上了G字的造型,雖然需要仔細端詳才可以看出端倪,但細節可以說相當出色,更重要的是車頭終於有了GR的專屬銘牌,心靈馬力肯定是漲到漫出來。此外,前保桿也有同步進行更動,進氣壩變得更具跑格,全車也多出了非常多黑化的元素,就連車尾的CC銘牌也改為黑色塗裝,外觀整體確實更為個性化。


進入車內,GR CC內裝改動幅度同樣不大,最主要的硬體變化在於中央鞍座,從原先的一體式改為漸層的設計,並將排檔座區塊改為矩形造型,並且向上墊高,改善就手程度。不僅如此,中央鞍座上的置物區也有進行調整,設計了可以直列擺放兩支手機的置物空間,後方也有另一組小型置物空間與鑰匙專用區域,算是相當貼心的升級。至於其他改動則是方向盤用上了帶有GR銘牌與紅色縫線的方向盤,紅色車縫線也延伸至儀表台與座椅之上,強化整體視覺氛圍的營造。

看完了明顯的改動,此次新年式的GR CC底盤與動力系統都與小改前大同小異,但是與一般版本相比車身剛性有所提升,避震器阻尼、彈簧硬度也提升了30%,強化支撐性的同時,也改善了一般版本晃動感過於明顯的問題,乘船感受可以說是大幅的減少,舒適性表現自然大幅提升。此提升效果也同樣適用於操控表現,由於支撐性的強化,在過彎時的信心度較以往增加不少,Power模式下的方向盤也會變得更加重手,都讓人更有餘裕攻略彎道。

必須要說的是,換了懸吊並不會讓GR CC瞬間變成Macan,過彎時車身側傾幅度依舊相當明顯,但懸吊即時的處理可以幫忙穩定車身,使得輪胎可以更服貼的咬在路面,極限自然比起一般版本優秀,且優秀的不只一丁半點。簡單來說,在近日彷彿颱風天一樣的陽金公路上,GR CC的極限比小編預期的高上了一些,光是這點就值得掛上GR這兩個字。至於動力加速,相信全台灣已經有超過八成以上的人體會過CC的表現,122匹綜效馬力基本上不是多了不得的數字,加速能耐也就那樣,起步的輕快感受也沒有不同,基本上不會讓人等到海枯石爛,但也不會讓人感到快感。因此GR CC更像是一部強化個性風格與提升駕駛體驗的車款,在等紅燈車聚時多了幾分自信,家人乘坐時也多了幾分愜意,不至於暈到昏天黑地。如果說你在考慮購買CC,不妨試駕一下GR的版本,或許會對本車改觀,甚至多了更多好感也說不一定。
感謝分享&介紹,銷量肯定是有出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