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的Tacoma改裝計畫同樣是交由位於汐止,專精Jimny車系改裝的「川野一吉」操刀,當初蔣大的Jimny就是在這邊完成改裝,雖然Tacoma各方面都比Jimny更大更複雜,但小圻老闆同樣專業,相信經過老闆的巧手及本身具備的豐富改裝知識,這輛Tacoma幾周後將有不一樣的轉變。
在正式進入改裝環節之前,先跟各位溝通這次Tacoma的改裝方向,雖然一般針對改裝的建議會是可以在熟悉愛車一段時間之後,經過自己平時用車的真實感受與各項反饋,再看哪邊是有原廠配備無法滿足或達到需求的地方再加以強化,盡量不要為了改而改,畢竟改裝通常是牽一髮動全身,尤其底盤、動力系統相關的改裝「均衡性」是非常重要的,要是沒改到位反而會達不到預期效果。
然而這次蔣大Tacoma的落地改看似任性,但就如前段所提,這次改裝主要就是為了提升車輛載重與強化越野能力,畢竟出門在外安全第一,而且車子又載了這麼大一個露營車廂,提升車輛底盤性能就成了必要之舉。已經有方向的蔣大再與小圻老闆討論過後,就決定針對懸吊與制動層面著手,因此大部分的改動都是著重在這兩個部份上,包含煞車、避震器、三角架、後葉片彈簧等等,外觀基本不會改變太多,頂多只有為了安裝電動絞盤必須將前保桿將另行更換,並預期可能的涉水需求加裝呼吸管,其餘幾乎維持原廠設定,甚至輪圈蔣大也決定先保留原廠輪框,僅升級越野胎,輪框這部分就未來再視狀況,真的有需求再做升級與調整。

所謂萬事起頭難,但等待訂購的零件一一到位後,就可以開始進行改裝作業囉。順道一提,這次所選用的改裝部品,都是小圻老闆考量蔣大需求並研究Tacoma的結構之後,所量身選用的,除了煞車系統品牌是來自南非、呼吸管品牌來自澳洲,其餘改裝品都是選用美國品牌為主(主要是為了對應蔣大的Tacoma為美規車),這邊建議改裝前都要跟清楚跟店家進行詳細溝通,免得二次施工還要多花一次錢。
- 呼吸管
- 集氣箱
先從肉眼明顯可見的部分介紹起,為了未來可能的涉水需求,進氣部分直接改裝Safari呼吸管,呼吸管安裝看似簡單但其實施作工程還不小,畢竟呼吸管會安裝在車側葉子板與A柱上,免不了的需要切割葉子板才能順利安裝。



新車就直接切割葉子板看了有點心疼,但至少葉子板不屬於重要的車體鈑件,並不會影響結構安全,未來若要回復原廠設定也只要重新更換一塊新的葉子板即可;扯遠了,回到改裝部分,見師傅用紙板將孔位對齊後,就利用特殊工具將葉子板切割出對應形狀及鎖點,切完後還要記得塗上鋅噴劑保護板件避免生鏽。
- 安裝集氣箱
- 安裝呼吸管
葉子板處理好後,就將集氣箱也換成對應新品,確認沒問題後就可以準備將呼吸管固定上車。
- 安裝-1
- 安裝-2
- 安裝-3
葉子板有切割對應孔位所以呼吸管下半部直接鎖上即可,但延伸至A柱的部分其實照原廠說明書也必須鑽孔,不過A柱鑽孔勢必會造成日後無法簡單復原(只能切A柱),因此小圻老闆決定用黏的方式固定,省去日後不必要的煩惱。


在葉片彈簧的選用上,等級通常區分為150、300、500公斤,這部分就依照車主需求做選擇,以蔣大的需求當然是挑選500公斤的囉。

除了葉片彈簧,桶身部分也是直接換上不少國外Tacoma車主愛用的避震器品牌King Shocks,與原廠桶身做對比,更粗壯厚實也多了一個外掛氣瓶,方便後續依照負重隨時調整懸吊軟硬。
- 取下軸承
- 改裝前
- 改裝後
見師傅迅速的將原車上軸承與襯套取下並套用在新的葉片彈簧上,接著連同新的避震器安裝到位,其中避震器氣瓶改裝品也都有附上專用支架,直接鎖在大樑上即可,經過兩位師傅合力配合,後懸吊的改裝就宣告完成。
- 原廠VS改裝比較
- 調整高度
前避震同樣換上King Shock的改裝品,其實以原廠避震器來說Tacoma已經非常粗壯,但改裝避震器的彈簧磅數更高,並具備多段調整。另外避震器並不是直接安裝上車這麼簡單,安裝前都需要確認每台車的預設高度,以Tacoma來說彈簧就必須升高3吋,所以需要先用避震器壓台調整彈簧長度,接著才能安裝上車。
- 專用支架
- 安裝
與後懸吊類似,一樣有氣瓶的專用支架可以鎖在大樑上,接著就是經由川野一吉師傅的巧手將避震器安裝到位。

Tacoma的煞車系統為前碟後鼓配置,因此煞車系統的升級就集中在前方,後面鼓煞就不進行更動,原廠碟盤尺寸為320mm(左)而改裝品就升級至350mm(右),卡鉗部分就將原廠的四活塞卡鉗升級為六活塞的Powerbrake卡鉗。Powerbrake這個品牌常出現在越野拉力賽中,尤其知名的達卡賽事更是各家改裝廠的首選,而這邊升級煞車的用意無非是為了上百公斤的乘載重量囉。
- 安裝-1
- 安裝-2
- 安裝-3
碟盤安裝前必須將原本的基座進行修改,新碟盤才能順利安裝,再來就是交給小圻老闆的專業巧手,很快的新碟盤與卡鉗就安裝完成。
- 上三角架
- 下三角架
除了懸吊與煞車系統,底盤件這次蔣大選擇改裝上、下三角架,至於為何只改這兩樣,原因是為了讓改裝避震器發會到最大值,小圻老闆表示改裝三角架能夠增加避震器的上下行程作動,提升輪胎上下活動角度,這也對應了蔣大所需要的越野需求。
- 原廠
- 改裝品
對比一下原廠鑄鐵件與改裝品的差別,原廠三角架僅為鐵片彎折成形,而改裝品為圓管構造,因此改裝品在強度方面會有顯著提升,重量也比原廠件輕的多。此外活動的關節處原廠件採用的是傳統類似和尚頭的構造,而改裝品則是魚眼球頭,優勢是活動角度更大並且更加耐用。
- 對比
- 第二組避震器鎖點
至於下三角架,安裝前一樣先來個超級比一比,原廠下三角架同樣是一般的黑色鑄鐵件,改裝品不僅材質強度更高,活動關節處與上三角架一樣改採魚眼構造,而且仔細看改裝品還多了另一組避震器鎖點,可以讓更Hardcore的越野玩家安裝第二組避震器。
- 改裝前
- 改裝後
此外下三角架改裝品的彎曲角度明顯更大,與改裝避震器一同搭配能發揮更顯著的越野效果,行駛崎嶇路面時可以有效增加輪胎的接觸面積,增強地形適應力。


整個底盤、懸吊與煞車系統的改裝告一段落後,最後一個改裝項目就是保桿與電動絞盤,當然為了將體積不小且重量不輕的電動絞盤安穩的藏在保桿內部,必續先將原廠保桿卸下並稍作切割修改,接著將改裝保桿與原廠保桿組合在一起,組合完畢後由於改裝保桿會佔去一部分空間,因此原廠前防撞鋼樑必須捨棄,這樣才有空間將改裝保桿與電動絞盤順利安裝上去。


首先師傅先將原廠保桿劃出需要修改切除的部分,接著就用切割工具逐步將保桿切除修整,當然保桿也是跟葉子板一樣,雖然為了改裝新車就得破壞有點可惜,但後續若要復原也就是換一個全新保桿,對於車體本身並沒有任何影響,所以,改下去就對了。


拆下來的前防撞鋼樑,就暫時用不到囉。

這張照片就可以清楚看見改裝保桿會直接鎖在原先防撞鋼樑的位置,所以這個鐵製保桿也有取代防撞鋼樑的功能。


電動絞盤則是安裝在改裝保桿中,另外可別小看這台電動絞盤,重量相當重之外,由於絞盤具有非常強大的牽引能力,運作也必須藉由車輛本身電瓶供電,因此需要進行嚴密的配線作業才能確保日後使用的安全。以上就是Tacoma的改裝過程,車輛升級完畢且因為改裝所衍伸的驗車手續都搞定之後,下一步當然就是可以將露營車廂給載回來合體啦!

使用皮卡搭配乘載式露營車廂這種形態的露營方式,近年也越來越受到國內露營玩家歡迎,比起VWCV的California車系、M.Benz的Marco Polo這種自走式露營車,雖然價格在車價與車廂相加之後,成本不一定會比直接買一輛自走式露營車來的便宜(甚至更高),但露營車廂具備高度客製化功能,各項機能與空間甚至可以超越自走式露營車,況且平時用不到車廂也可以與車輛分離,使用彈性會比自走式來的高,更重要的一點,承載式露營車通常都是使用越野能力強悍的皮卡車型,對於嚮往野營的蔣大來說,有機會可以前往更多一般車輛到不了的深山野嶺度過愉快周末,乘載式露營車就是最好選擇。

為了將承載式車廂安全的放上貨斗,底部必須先安裝固定基座,以Tacoma為例通常皮卡的貨斗都會有固定鎖點,所以安裝起來並不會太複雜與麻煩。

貨斗準備就緒後,就輪到露營車廂本體了,想必大家都很好奇四百多公斤的車廂究竟要如何安放到貨斗上,其實講白了倒也不難,只要使用四支專用的千斤頂腳架將車廂升高到超過貨斗一點的高度,再將車輛對準車廂並緩緩地倒車即可,就算只有一人也能夠完成所有作業,當然過程中需要隨時注意車廂與貨斗是否對準,一個人操作的話就必須反覆下車察看相對位置。



人數足夠的話大家一起合力當然是更省事囉,不一會兒就順利將車廂放置到貨斗上了,最後再從廂內把本體跟貨斗固定牢靠就大功告成了。

由於是首次安裝,確認車廂裝載牢固後,蔣大就可以進去把車頂升起,好好參觀他的「新家」


車頂升起後這高度還真是高,在室內升起時真的要特別注意上方是否有障礙物。



相信大家早已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沒錯,蔣大的Tacoma首次露營就決定前往國內著名的旅遊勝地「司馬庫斯」,而且這次除了蔣大的Tacoma外,還會有其他乘載式露營車車友一同出發,而我雖然沒有露營車可以共襄盛舉,但蔣大仍然熱情的在公司群組向大家發出邀請,過去只有耳聞司馬庫斯的壯闊美景,既然這次有難得機會,當然要實際前往好好體驗!
決定好後馬上打開Google地圖看看司馬庫斯距離到底有多遠,發現如果是從台北出發的話,其實前往司馬庫斯也不過一百多公里,但事情可不是憨人想的這麼簡單,仔細一看路程大多都是蜿蜒曲折的山路,而且路是越開越小條,因此Google顯示的抵達時間足足超過三小時,但換個角度想,或許正是因為路程遙遠,才讓司馬庫斯增添不少神秘感吧。

週六早上的國道三號擠滿出遊人潮,所以剛經過桃園我們就聽從導航建議下交流道改開台三線,接著就這麼一路行駛平面道路並接上前往司馬庫斯的山路,最後開了超過三個小時終於抵達司馬庫斯,此時早一天出發的蔣大早已在裡面的司馬庫斯舊部落露營區等我們囉。

除了蔣大的Tacoma,這次有許多車友們是使用Toyota Hilux與車廂做搭配,雖然Hilux的貨斗尺寸比較小無法承載蔣大所購買的車廂規格,但Four Wheel Campers也有推出符合Hilux尺寸的車廂,之前同事有做過相關介紹,有興趣的可以點這篇Four Wheel Campers「Project M Topper」承載式露營車廂介紹|同時滿足工作與休閒的選擇



車廂左側邊有包含暖氣出風、電源、清水及廢水等等的相關連接口。

瓦斯供應則安裝在車尾左側,裡面空間足以容納兩罐,至於水箱則有75公升,應付三天兩夜的露營需求綽綽有餘。


如同家裡的門,進出車廂的尾門也貼心的設計了兩扇,裡面的紗門可以防止蚊蟲進入同時保持車廂通風,外側的鋁門後方也有設計固定卡榫,開啟後可與車廂固定避免強風吹襲。


車廂的另外一側主要是一個大面積的側窗,同時側邊帳也安裝在這邊,展開之後就可以把露營桌椅等裝備擺放在此,形成一個舒適的戶外空間,此外展開側邊帳有個小秘訣,延伸出的兩根基座可調整不同長度,以利雨水落葉順勢滑落,才不會積水在帳頂造成不必要的重量負擔。
- 水槽
- 瓦斯爐
- 冰箱
車廂內部具備高度客製化選項,任何需求都可以在購買時進行選配,而蔣大的車廂基本上是選好選滿,因此包含水槽、流理台、雙口瓦斯爐、冰箱通通一應俱全,簡直就是一個移動小套房!
- 太陽能控制
- 暖氣控制
- 流理臺
一些電力系統的開關、家用插座、USB插孔、12V電源供應則都設置在流理台側邊,整體質感與整合性都設計得非常不錯。
- 置物空間
- 卡榫
這邊設計了一些收納空間,為了避免車輛行進間晃動,車內的每個門包含冰箱都有設置防止滑出的卡榫機關,所以不用擔心晃動導致抽屜及櫃子意外打開。
- 循環扇
- 室內燈
- 煙霧偵測器
- 滅火器
車廂頂部有配備了兩個通風循環扇,並具備雨滴感應功能可防止雨水進入車廂內,室內燈則採無段式的LED照明,由於車內會有烹煮需求,因此也配有一個煙霧偵測器及滅火器。
- 1
- 2
頂棚掀起後上面這區塊就是一個完整的床鋪空間,但畢竟車廂內空間有限,因此底板共有兩段可進行伸縮,晚上睡覺再把底板完全展開就能獲得一個非常寬敞的床鋪,這空間足以容納三位成人,頂棚高度足夠也不會造成壓迫感。
- 1
- 2
右側的折疊椅展開後馬上變成一個床鋪,基本上也能夠睡進兩個人,但舒適度與空間就沒有上面來的好,不過一旁有大面積窗戶做採光,有效提升整個空間的延伸感。

窗戶部分也有多層設計,最外層為紗窗,接著是一層可防風但透光的透明層,再來是一層白色遮光層可保暖防潮濕,最後一層灰色為加選的保暖層,本身有點透氣且可以更有效阻擋光線與溼氣。
- F-150
- 馬桶
- 排水槽
同場加映來到現場的一輛Ford F-150,蔣大的Tacoma已經很巨大了,但這輛F-150更是氣勢驚人,也因為F-150的貨斗尺碼更長更寬,因此這位車主可以選用更大一號的露營車廂,據車主表示為了符合老婆需求,車廂另外貼心的選配了一個馬桶與淋浴設備,讓全身的盥洗都可在車廂內完成。


以上蔣大的Tacoma乘載式露營車廂開箱介紹就告一段落,當然都大老遠跑來司馬庫斯了,蔣大也特地準備了專業烤肉到營地招待大家享用,各種美味食材上架後沒多久就傳來陣陣香味!另外12月的司馬庫斯夜晚溫度可不是開玩笑的,趁天黑前車友們馬上架起焚火台,待會享用大餐大夥圍繞在旁也更有儀式感。

露營或車宿之所以迷人,不外乎就是平時忙碌工作,但難得的周末假日可以開著露營車到全台各地,與家人朋友一同享受有趣的戶外生活,體驗平時都市叢林無法感受到的歡樂氣氛,我想這應該就是露營精華所在;當然露營方式百百種,蔣大過去也是累積了許多經驗,體驗過各種形式的露營後,各方面考量才決定購入乘載式露營車,達到心中最理想的露營方式!
採訪協力:
川野一吉
樂卡 LOCA